现在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为省-市-县(区)-乡镇-村,其实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比现在要少。一般只有2到3级,比如秦朝只有郡、县两级,汉朝有州、郡、县,唐宋有州、府、县,明清时期省、府、县。从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不难发现,只有县这一级行政单位一直存在,最稳定!
“县”,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与“悬”为同一个字。即悬挂、联系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最早创建“县”制者,是楚国。公元前6世纪中期,楚国屡次攻陈,陈国的诸侯是虞舜的后代。楚国占领了鼎鼎大名的虞舜后裔的土地,有些为难。周天子的王畿,不是叫“县”嘛,楚国就在陈国土地上建立了“县”制。在春秋时期,那时“县”的建制没有推广开来。
西周和春秋战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是不存在县这个行政单位。所以,“县”最初设置在边疆之地,当时的秦、晋等诸侯大国把新兼并的地方设置为县,不再分封,君主直接统治;到了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推广到内地,渐渐地在边疆之地设郡,郡的面积比县大,但是地广人稀,所以地位要比县低。战国时期,边疆逐渐繁荣起来才在郡下设县,逐渐产生郡、县两级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确立郡、县二级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此后县这个行政单位一直稳定的延续到今天。汉朝郡国并行,也就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郡国之下就是县;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唐朝设道,道下设府、州,府州领县;宋朝设路、府州、县。元代之后,基本实行行省制,省,府州、县,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县为何是历史最悠久,最稳定的行政单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封建王朝,县是最低一级的地方政权。县以下的乡、亭、里、什之类,严格说来只是半官方的地方自治组织。所以,地方官也好,地方政府也好,均以县级为最低。然而县却又是最重要的,因为县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而其他的州、郡、府等都是不直接接触老百姓的,他们只负责监督、管理县级政府和县官。所以封建帝国的统治,是由县级政府和县官来完成。所以从秦汉到明清,不论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和名称如何变化,只有县亘古不变!
在今天也同样如此,虽然现在乡镇一级行政机关也是政府机关,但是真正有独立制定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之类的权限还是在县里。在官场上也有句话,不到县级,牵扯不到政治,不叫从政。县的影响非常深远,比如今天填表在籍贯这一栏,以小编为例,我填的一直是山东莒县。一般不写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相信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只写到xx省xx县。我们读历史人物的传记,很多也是这样,比如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县这一级行政区划的稳定性,也可以从数目上看一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的县约有1000个,2000多年以后清朝末年县的数量是1455个。基本可以说,除了因为开疆拓土,或经济发展县偶尔分裂之外,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像河南息县,山西绛县,安徽萧县等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县,甚至2000多年连名字都没有改变。大家可以自己查一查自己家乡县的历史,估计很多都是几百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