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第一位太子朱标病逝。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已经27岁了,这在当时绝对属于“晚育”的大龄青年。正因为此,朱元璋对朱标抱以极大的希望,让他跟随宋濂、李善长、徐达等人学习。
从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王时起,9岁的长子朱标就成为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朱标也不负期望,他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如果历史可以改写,朱标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选择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们,而是直接跨过他们,将皇位传给了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皇太孙朱允炆。
这种跨过第二代,直接传位第三代的方式,让许多现代人很是不解。
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当打之年,他为何要传位于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毛头小子呢?
其实,从当时人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安排,倒是我们这些现代人自作多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有感于两宋时期中央集权可一旦天下有变、皇室即被孤立的局面,决定重新搬出已经被废止了数百年的分封制度,他要分封朱姓子孙为王,共同保卫朱家江山。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就等于确定了严格的宗法秩序。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就是要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具体来说,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皇太子长子是皇太孙,而亲王的长子要等到10岁后再被立为王世子,亲王其他年满10岁的儿子则被封为郡王。再往下,郡王的嫡长子再被立为郡王世子,非嫡长子则被授予镇国将军。
总之一句话,在十分理想的条件下,按照这样严格的宗法制度,皇位只能在朱标及其长子长孙们手中传递,而朱元璋其他儿子的子孙们,最多只能做到藩王。
如此一来,虽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继承皇位,但却就能很好的解决王朝的皇位继承问题。先皇帝死后,再由谁来当皇帝,几无争议。
不过,为了朱家天下能够长治久安,朱元璋也给予了其他儿子们强大的特权。
藩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建有王府,他们可以任免自己属地之内的官员,可以在封地内自由裁量、生杀予夺,甚至连朝廷也不能干涉。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手中还握有军权。由于明初北元的威胁尚在,朱元璋将军权下方到各个藩王手中,尤其是建国于长安的秦王、建国于太平的晋王、建国于北平的燕王,都拥有相当雄厚的实力。
而后来朱元璋逐步消灭了功勋旧部后,原本他们所掌握的军权,也转移到了藩王们的手中,这就让藩王的势力进一步做大。
尽管朱元璋也用心良苦的教育儿子们要谨守本分,可屁股决定脑袋,实力决定野心,藩王们必然会因为兵力过大,而成为对抗朝廷的离心力量。
当时朝中的有识之士,也早已预感到分封制的弊端。洪武九年,叶伯臣上书朱元璋,直陈分封之弊:
“臣恐数世之后 , 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生触望, 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何不观汉、晋之事乎 ? ”
叶伯臣以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提醒朱元璋,削藩要趁早!
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认为叶伯臣在挑拨离间,将其下狱处死。从此以后,再无人敢提削藩。
直到洪武末年,当朱元璋目睹藩王的势力太大,已经给皇权构成威胁时,他才果断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而迅速的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要让儿子们,断了皇位的念想。
而朱元璋之所以不在年长藩王之中挑选皇位继承人,为的就是维护自己早年确定好的“嫡长继承”的宗法制度,以此来避免将来藩王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流血冲突。
在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以后,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他曾经专门交代朱允炆:“燕王不可不虑。”
很显然,在朱元璋弥留之际,他非常清楚在朱家的第二代人中,燕王朱棣最有可能对他的“嫡长继承”不服,首先站出来挑事。
于是,朱元璋临终前,又在遗诏中交代诸藩王:
“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惟护卫官军听王。诸王不在令中者, 惟此令从事。”
从这段话来看,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砍下的这一刀,确实是够狠的:
首先,他剥夺了藩王们进京的权利,即使是来给他吊丧也不行;其次,封国之内的文武官员不再受藩王节制,改由朝廷统一调度指挥,藩王们手中只剩下他们的护卫官军而已。
朱元璋的这道遗诏,也为他的孙子朱允炆接下来大刀阔斧的削藩,谱写了前奏。
只不过,朱允炆血气方刚,虽然勇气可嘉,可惜手腕不足,虽然他曾经成功除掉了五个藩王,但最终却不是朱棣的对手,以致丢掉皇位,神秘失踪。
不过,历史好像跟朱元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晚年处处提防的四儿子朱棣,要比他所选定的接班人朱允炆优秀的多。
朱棣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开启了闻名于世的“永乐盛世”。
或许,正是因为对父亲朱元璋的愧疚,也让朱棣能够时刻保持强烈的好胜心,让他始终想摆脱“得国不正”的帽子,最终也让朱元璋当年的选择,意外的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