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商周礼服介绍 中国商周时期帝王王后礼服特色

      商周礼服

      《论语》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冕”就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商书》有“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的告诫,表示国王有至高的权力。殷墟甲骨文中有王、臣、牧、奴、夷、王令等文字,表示阶级等级制度已经形成。《商书·太甲》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表明奴隶主贵族穿了冕服举行祭礼。以上两例史料,说明夏、商两代已有冕服。

      所谓冕服,即由冕冠和礼服组成的整套服装。夏代称冕冠为“收”,周代名为“爵弁”,夏代的冕冠是泛着红光的黑色,形状前小后大;商代的冕冠世发白的黑色,形状前大后小;周代的冕冠是泛红的黑色,形状前小后大。国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格式的冕服,总称六冕。六冕的内容如下: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为冕与中单、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黄赤色,玄即青黑色,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帝皇冕服各部分名称说明图

      ②兖冕(王之吉服):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鷩冕(王祭先公与飨射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韨、佩绶、赤舄等相配,并因服用者身份地位高低,在花纹等方面加以区别。

      冕冠的形式,商周时期尚缺少直接资料,儒家经典《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说明天子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旒,悬于延板前后,衣服上有卷龙纹为饰。进一步具体的描述,见于汉唐儒家著述,至唐代更有帝王图的形象留传至今,就更加明白了。大体上说,冕冠的基本款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称为延或綖),冕板的尺寸有说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的,也有说广七寸,长一尺二寸或长六寸八寸的,以前一说法较多。冕板装在帽卷上,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纁色以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悬12旒,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干,即胎架,后来改用竹丝、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状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从玉笄两端垂黈纩(黄色丝绵做成的球状装饰)于两耳旁边,也有称它为“瑱”或“充耳”的说法,总之是表示国王不能轻信谗言。这就是《汉书·东方朔传》所讲的“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及《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天子玉瑱,诸后以石。从武上横贯左右而下的,是一条纮,即长长的天河带。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历代皇帝不过是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罢了。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以上6种冕服之外,还有4种弁服,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皮弁形如复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顶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动时所戴。韦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晋代韦弁如皮弁,为尖顶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称皮冠,配缁布衣素裳。爵弁为无旒,无前低之势的冕冠,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采。

      周代王后的礼服与国王的礼服相配衬,也和国王冕服那样分成6种规格。《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一作翟)、阙狄、鞠衣、展衣、禄衣、素纱。”其中前3种为祭服,袆衣是玄色加彩绘的衣服,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桑黄色,展衣白色,禄衣黑色。揄狄和阙狄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缝于衣上作装饰。6种衣服都用素纱内衣为配。女性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妇女贵情感专一。

    这6种礼服的头饰也是不同的。《周礼·天官》下:“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其中以副最盛饰,编和次次之,所谓副是在头上加戴假发和全副华丽的首饰,编是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次是把原有的头发梳编打扮使之美化。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追衡笄是指在头发上插上约发用的衡和笄。也有人把追释为玉石饰物,衡悬于两旁当耳之处,笄贯于发髻之中。此外,男子固定冠帽的笄也叫衡笄。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3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