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万历皇帝是怎样疯狂敛财的?

      在中国古代,很多皇帝都很贪财,无疑就是最大的贪官。明朝也有这样的几位皇帝,其中万历帝就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有资料显示,明朝万历皇帝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对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就好像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帝王极为热衷黄金一样。说到底,不过是贪财敛财的一种表象罢了。

      虽然万历帝没有认真推行老师张居正所制定的一条鞭法,但他对白银的热爱却一天胜过一天。这位皇帝想尽一切办法要把白银收归国库。

      故而,为了敛财,万历皇帝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让地方官吏定期向他进贡,还把进贡钱财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有了这样一个爱钱的皇帝,朝廷各级官员的敛财之风可谓上行下效。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豢养了许多官宦到各地去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

      一般说爱财贪财的人,都比较吝啬,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就是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我想,万历帝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他在小的时候,张居正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常常是衣服旧了也不许更换。张居正认为,贤明的君主要厉行节俭,不能把珠玉之类的奢侈品看得太重。甚至逢年过节时,小皇帝给太监宫女们的赏赐都很寒酸。可惜,严厉的教育并没有使得小皇帝养成良好习惯,反而暗生不满。于是,张居正刚刚去世,万历帝就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尤其是当他从张居正家中抄出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时,他顿觉老师言行不一,旧日的信念彻底崩溃,令他对钱财的爱好变得更不一般了。

    万历帝

      万历皇帝在20岁时,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来因为和大臣们的矛盾而罢朝,从此把朝政丢给大太监刘瑾,几十年不上朝,致使很多大臣一辈子也不知道皇帝长的是什么模样。

      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既然没有了上朝的负担,干脆自顾自地沉浸在“发财”的白日梦中。他把后宫的许多宫殿“装修”成店铺的式样,然后命人从宫外买些商品回来,摆放在其中,自己则堂而皇之地坐在椅子上,以“掌柜的”身份自居,命令太监召唤大臣进宫购物,商品价格则由自己定,既不准还价,也不准不买。这样的“模拟市场”令皇帝乐此不疲。

      因为热爱银子,便想方设法多敛财。就这样,万历皇帝瞄准了采矿业。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明朝在银禁、海禁之外,新增加了另一禁----矿禁。过去,民间是私自开采银矿的。而到了万历时期,虽然允许个人开矿,但要交很高的“矿税”。

      好容易找到了新的敛财之道,当然不能轻易放过。每遇有奏报开矿的,皇帝就派宦官前往监督。这些公公们只顾奉旨搜刮金银,有矿无矿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见到矿主的良田美宅,就虚报地下有银数量,借此敲诈一番。到后来,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开矿,却也强行把“应得收入”分摊到百姓身上,号称是“包矿”。

      如此大肆搜刮,自然“成果”丰厚。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一年,宦官们进献给万历皇帝的白银就达90余万两、黄金1575两,此外还有大量的珠宝。不过,进奉皇帝的其实只有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金银却落入了宦官们的中间拦截,被中饱私囊,只要鼓了个人腰包,哪管是否国家吃亏?

      这种胡作非为自然引起了民间的极大骚动。不但百姓反抗,朝中官员也纷纷给皇帝上书,劝他废除民愤极大的矿税。后来,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又和大臣们闹别扭,他再次躲到深宫中“罢工”,不理朝政,却唯独有关矿税的奏报都批复得特别快。

      有一次,万历皇帝生了大病,觉得自己快死了,这才准备废除矿税。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他第一个反应便是:马上派太监传令内阁,要追回那道废除矿税的谕旨。

      万历皇帝搜刮了这么多钱却舍不得花,全都囤积在府库里。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边境四处发生战事,朝臣们苦苦相求,他才拿出一点无济于事的小零头,而自己收刮的银子竟因窖藏太久已经变色十分难看了。

      于是,上有皇帝“带头”藏银而不用,列位大臣和百姓们也就有样学样,竞相把银子埋在地下了。曾有人笑侃,中国古代的富人习惯将银子埋在地下,是否就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的?

      直到万历皇帝死后,矿税才算宣告停止。而这几十年的横征暴敛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因而,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明朝的灭亡,与过度开采金银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干系。

      其实,万历帝不顾百姓生计大肆敛财的做法,很早就有人极度反感,就连当时有些大臣也认为这位“当今皇上”脑子不太正常,为开采金银,竟弄得民不聊生。对此,“言官”田大益在疏奏中曾经毫不客气地说:“皇上嗜利心滋,布满狼虎,飞而食人,使百姓剥肤吸髓,剜肉刺骨,亡家丧身。”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如此作为呢?曾有人撰文指出,万历皇帝的横征暴敛,或许正是幼年时的心理压抑令他对张居正产生扭曲的报复心态,转化成一种疯狂的攫取欲望,令他一心要把更多的钱收归国库,却绝不考虑百姓的疾苦。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有些道理,但并不全面。

      其一,万历帝的大肆敛财,首先是基于他个人本性的贪婪。从外因与内因关系看,内因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没有他自身的贪婪无度,焉能有执政期间的疯狂行径?

      其二,万历帝的大肆敛财,是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万历帝所表现出的那种狂热的“白银收藏癖”,正是当时全球“金银崇拜”的一个缩影;而这个皇帝在紫禁城搞的“模拟市场”,正是跟随了当时全世界“重商主义”的“时尚”。

      其三,万历帝的大肆敛财,是明朝灭自万历始的明证。许多史家在谈论明朝灭亡原因时,常常会针对万历年间的方方面面探讨和追究过错过失,错误的执政理念、错误的经济政策、错误的统治方法,不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吗?

      可叹,当欧洲人把“金银崇拜”和“重商主义”化作发展的动力时,大明的皇宫内却上演着最腐败、最变态的闹剧。明朝灭亡已经深深埋下了种子,在遇到适当时机适合环境怎会不生根发芽结出苦果呢?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0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1“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6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7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8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