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登闻鼓制度:击鼓鸣冤这个词的制度由来

    过去臣民或如今日之所谓“犯罪嫌疑人”,若有冤案或不服地方判决,可以直接到中央上诉。朝堂外置有一鼓,由升朝官掌管,臣民可击鼓上闻。这种“登闻鼓”,《晋书》上就有记载,此后历代都有设置。而宋代还有专设的与这面“鼓”有关的机构。宋初叫鼓司、登闻院,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鼓司为登闻鼓院,改登闻院为登闻检院。鼓院、检院将案状直呈皇帝,由皇帝审理。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任从他贼丑生,百般家着智能。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可见登闻鼓之有意思。当时甚至还规定,如鼓院、检院还不受理,可向御史台乃至皇帝申诉。一般人当然无法见到皇帝,所以朝中又设理检使,你可以向他报告。

    要皇帝断官司,他当然忙不过来,又无法设替身。当他那个登闻的规定下达的时候,天下可真有许多人进京,乃至事无大小。这可怎么办?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下诏:诸路禁民不得越诉。后来又详细说明,须是当地路、州、县有受理案子的才接受。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又规定,县之事经州而州不理经路后,州县长官、转运使、在京臣僚有机密案件或刑狱司不受的案件,可以登闻进。上诉有一定期限,北宋规定为半年,南宋绍兴年间放宽为1年。朝廷官员比百姓长,为3年。如遇大赦等特殊情况,还可延长至5年。这个“登闻制度”最终徒有其名。

    不过皇帝倒不是全不负责任。他知道自己断不了那么多案子,便把这个权力委托给各级官吏。而这得有一个保护公正的办法。所以宋代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刑事审判制度,其中包括审判管辖、审判机构的组成、法官回避、法律起诉及审判程序等几个方面。

    宋代的县级审判无甚重之刑,最大止于杖一百而已。州级有权判决县级报呈的徒刑以上案,同时本身也受理诉状、审讯刑案。元丰改制以前,州可以对包括死刑在内的大小案件进行判决,之后则必须报路提刑司核准才能执行。州级受诉权限的设置,可以弥补登闻院之受理容量不足。路级设转运司、提刑司等机构,负有定期巡历审查本路州县刑案、平反冤狱之责。这是一种监督性的措施,以弥补州县诉讼制度的不足。中央监司则不治狱,无刑狱机构,仅负责审查地方案件,平反冤案,监督地方官吏,使之依法审判。京师为皇族、达官贵人的居住地,又有皇帝直接受理案件,所以设了开封府院(南宋为临安府院)、左右军巡院、御史台狱、大理寺狱、三司及各寺、监刑狱20余所治狱机构。这又是一种扩大登闻范围的措施。宋初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京师案件通常由开封府和各寺、监的刑狱机构审判,送大理寺审核,再送刑部复审。大理寺不治狱。宋后期则开封府、大理寺和御史台成为最主要的司法机构,京师刑案常移审于三者之间。

    宋朝的司法审判制度特别周密。皇帝以为,如此一来,非但案子有人受理,而且受理了就能判准,那么他自己就可以省省心,少面对百姓的告状了。自太祖乾德元年(963年)逮南宋末,每个皇帝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法律编修,致使法律形式十分繁杂,有律、敕、令、格、式、断例、申明等,甚至司、路、州、县也别有敕。仅仁宗皇祐时(1049—1053年)编修法典,《一司敕》2317条,《一路敕》1827条,《一州一县敕》1451条。叶適曾说:“吾祖宗之治天下也,事无小大,一听于法。”“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叶適集·水心别集》卷三《官法上》、卷一二《法度总论二》)审判分为鞫与谳两大步骤。鞫是审理犯罪事实,谳是检法议刑判决。这两大步骤各自又分为两个程序,前者分成审讯和录问,即审讯后再录问,核实审讯结果;后者分成检法议刑和判决,在检出适用的法律条款后,先由别的州官拟判,再交其他州官审议,最后由知州定判。审判中知州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审判法还规定,参与审判活动的所有官员都负法律责任,如果错判,一并处罚。如此细致的审判制度在中国古代独一无二。在这套制度下,法律的公正性确实大有改观。

    当然,皇亲大臣不能管得这么严。皇帝没忘了给他们以特别的方便。在他看来,他们的身份高于平民百姓,是不能依常法的。徽宗在一道诏书中说,如果品官依常法审理,“将使人有轻吾爵禄之心”(《宋史·刑法志》),所以在专门管辖中规定,朝廷命官犯法,地方无权处置。犯法官员有荫身的特权,可免杖、黥法。品官死刑案,司法机构判决后,还须经朝廷百官集议才能定判。

    如此一来,皇帝不大听登闻鼓便能摆平天下臣民之纠纷,还让他要保护的人活得相对自由放纵一些。这真是个好主意。登闻鼓之最大作用,恐怕不在为民申冤,而是让百姓监督皇帝的僚属为皇帝工作的情况。这也有意义。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