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朱棣为何不立有才能的朱高煦而立朱高炽为太子?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不多,长大成年的一共只有三个,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兄弟三个都是徐皇后所生,是同胞的嫡子。朱棣在选择皇太子的时候,可选的范围实在太小,却也让他很费了一番心思,主要是在大儿子与二儿子之间,难以选择。

      大儿子朱高炽心地善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夸奖这个孙子有“君人之识”。朱棣在北京起兵南下,留下大儿子朱高炽和夫人徐氏留守北平,朱高炽以区区万人,对抗几十万官兵,最终保全北平。

      当时有人给建文皇帝出了一个主意,派人送了一道圣旨给朱高炽,离间朱棣父子的关系。朱棣身边的太监黄俨一直暗中支持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燧,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密报朱棣,说朱高炽暗中与南京的朝廷联络,朝廷已经派了使者前去北平。

      朱棣大惊,正要准备对策。好在朱高炽足够谨慎,收到朝廷的书信,根本没有开启,直接派人送给父亲朱棣。朱棣感觉有些后怕,说:“几杀吾子。”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相貌英武,身体轻捷,骑术精湛,据说腋下的皮肤很像龙鳞。如此材料,又生在帝王之家,似乎是天生的一个皇帝。可惜朱高煦排行第二,而且性格凶悍,举止轻佻。

      明太祖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很重视孙子们的教育。把皇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等五位嫡子的儿子都留在都城南京,和他的庶子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学习训练。其中有几个孙子比较顽劣,一点都不安份,比如晋王的儿子朱济熿,燕王的儿子朱高煦等人,最让朱元璋痛恨。

      朱元璋去世,燕王朱棣派大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到南京。朱高煦的表现不好,舅舅徐辉祖私下里反复叮嘱告诫,朱高煦不听,反而偷了舅舅的一匹好马,骑马离开南京跑回北平,一路上随便杀人,还把涿州的驿丞打死,给父亲朱棣引来一片责备之声。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朱高煦随军征战,立下许多大功。建文二年四月,朱棣与李景隆的军队在白沟河会战。战况惨烈,朱棣前后换了三匹战马,箭也射光了,剑也砍断了,困顿之中,幸亏儿子朱高煦率领几千精兵来救,让朱棣脱离重围,反败为胜。在与徐辉祖的会战中,朱高煦再立大功,朱棣说:“我没力气了,你要接着战下去。”

      和平年代的顽劣子弟,遇到战乱,往往容易变成一员猛将、一个英雄。朱棣亲眼见识了朱高煦在战场上的勇武,认为他在许多方面都与自己相像,对他的感情颇为复杂。朱高煦也倚仗着父亲的纵容,胡作非为。

      在选择继承者的时候,朱棣曾经考虑过二儿子朱高煦,朝廷中也有他的支持者,比如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经常在朱棣面前夸赞朱高煦的战功。

      朱棣秘密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有才干,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议论政事与人物时,少有顾忌,还有一身的狂气。解缙倾向于朱高炽,认为:“皇长子仁义孝顺,天下归心。”

      这种话,既是事实,也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话,朱棣沉默不语。解缙又叩头,补充了一句:“好圣孙。”

      解缙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这句话正说到朱棣的心坎上。朱棣微微点头,下定决心选择皇长子为太子。解缙的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对他恨入骨髓,后来解缙因此而丧命。

      替皇长子说话的,当然不只解缙一个人。当时朱棣询问北平按察司尹昌隆的意见。尹昌隆叩头之后,只说了一句:“长嫡承统,万世常经。”

      由嫡长子继承大位,是一种传统。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要破除传统,需要一种特别的力量。在朱棣的心目中,二儿子朱高煦要比长子朱高炽出色得多。但是,这种出色,不足以为朱高煦添加足够的砝码,不足以让朱棣破除传统。毕竟,选择皇储不是选拔带兵的元帅,综合考虑之后,朱棣还是让大儿子做了皇太子。

      永乐二年四月,朱棣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