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周朝历史事件 周朝皇帝列表及重大历史事件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後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後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中文名称:周朝

      英文名称:The Zhou Dynasty

      简称:周

      所属洲:亚洲

      首都:镐京、雒邑

      主要城市:丰京、镐京、临淄、郢、朝歌

      货币:贝币、刀币、布币

      政治体制:君主制

      国家领袖:周文王、周武王、周平王

      主要民族:华,夷,戎、狄,蛮

      主要宗教:原始宗教

      地方管理:国野制和分封制

      政治制度:宗法制

      周朝君主

      周人始祖:黄帝、玄嚣、蟜极、帝喾

      先王时期:姬弃、姬台玺、姬叔均、姬不窋、姬鞠、姬公刘、姬庆节、姬皇仆、姬差弗、姬毁隃、姬公非、姬高圉、姬亚圉、姬公叔祖类、周太王姬古公亶父、周王季姬季历、周文王姬昌

      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涅、周携王姬余臣

    姬发

      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王子颓姬颓、周惠王复位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丐、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昭文君姬杰

      西周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左右。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西周地图

      中文名称:西周

      英文名称:the Zhou Dynasty

      简称:周

      所属洲:亚洲

      首都:镐京、丰京

      主要城市:雒邑、朝歌、亳州、临淄等

      货币:布币、刀币

      政治体制:君主制

      国家领袖: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等

      主要民族:华夏族

      建立时间:约前11世纪

      灭亡君主:周幽王

      政治制度:分封制

      主要诸侯国:晋、燕、齐、楚、卫等

    西周历史事件

      武王克殷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善。”乃从周公之言。

      封邦建国

      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狭义封建制指分封制,而广义封建制度,也就是常说的封建社会。武王灭纣后,论功行赏,大封功臣昆弟,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姜太公为首功,被封在齐,以营丘为。周初封邦建国,前后共有71个,其中姬姓之国占去53个,中原地区有康叔等,东方有太公望和伯禽,河东地区有唐叔,北方有召公长子,南方有“汉阳诸姬”和周文王两个伯父。

      周公辅政

      周公原名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中文名:周公旦

      别名:周公

      出生地:中华大地

      出生日期:周朝

      职业:辅臣

      主要成就:安内,东征,实现“成康之治”

      代表作品:周朝的一套典章制度

      三监之乱

      周公东征是约前1045年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是约前1045年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昭王南征

      楚国是西周统治下的“南国”之一。商末周初,由于鬻熊举族投周之后,楚与周王室的关系一般是良好的。周武王死,子成王立,“人或谮周公,周公 奔楚”(《史记·鲁周公世家》。)后来,流言澄清,周公又回去了。周康王时,楚与周关系亦属正常(《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灵王语:“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亻及、王 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究其原因,一是周楚同源(周人,姬姓,传说是帝誉之后),鬻熊臣周,奠定了亲善关系的基础。二是周初克殷,后又周公东 征,足见殷商残余势力与东方方国部落一直叛周抗周,周王朝不得不全力东向,重点打击东方方国部落。三是楚人辟在蛮荒之地,势弧力单,只得卑事周天子,当不 会引起周王室的重视。但是,“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楚是周王朝的异姓国,一开始就受到周天子的歧视, 甚致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盟的资格。周王室对齐、晋等诸侯国均有赏赐,而楚国则无。时过五百多年,楚人对此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如春秋中后期,楚灵王 就说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等国君一样并事周康王,四国可得珍宝之器,而楚国则无分,因此要与周王室“求鼎以为分”。右尹子革告诉他:“齐,王舅也;晋 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左传·昭公十二年》。)这种建立在“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主从关系,必然产生深刻的矛 盾,从而导致征服和反征服战争。事实上,早在周初,周王室为了加强对楚国和荆楚地区庸、卢、彭、濮等方国势力的控制,在汉东就分封了一些姬姓国,在南阳盆 地,又有申、吕等姜姓国(姻亲国)。楚国慑于周王朝的强大,不得不进贡苞茅等物,表示臣服。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 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 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可见周昭王亲领军队南征,声势浩大。另据《竹书纪年》 记载,周昭王攻楚,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这次,一般认为其时与上述《墙盘》记 载相同。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兕,古代犀牛一类动物。《左传·宣公二年》:“犀兕尚多。”)。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 年(约公元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日[壹],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 这次失败归咎于天时不利,实际上周王朝军队当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此年,据鲁纪年推算,当为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公元 前977年)。这次攻楚,周昭王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周昭王死因,《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 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这里说的“船人”,就是楚人起而抗周,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至中流,胶液融 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屈原在《天问》中写道:“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周昭王累累南征,当然不是为了贪求什么, 而是由于楚国的勃兴,引起周天子的惊恐,不得不领兵亲征,企图遏制楚国的发展。周昭王攻楚及其败亡,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穆王西征

      穆王元年(前976),昭王之子穆王满即位,在位长达55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穆王十二年(前965)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西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前961年,乘着征讨犬戎的胜利,穆王向西行,一直到达了青海东部一带。艰苦的千里往返并没有打消穆王对西方乐土的向往。据说周穆王有个善于驾车的车夫,名叫造父,造父的先人以擅长养马驾车而著称,中衍曾为商王大戊驾过车。造父受宠于周穆王,因而精心挑选8匹毛色相配、力量整齐的骏马,加以调驯,名为“骅骝”、“绿耳”等,献给周穆王。穆王乘坐8骏所驾之车,造父为驭,西行至西王母之邦,乐而忘返。周穆王环游西北地区的真正意图,后人有种种说法。从政治的角度看,他似乎是想向这些地区的民族展示一番周朝的力量,使他们不敢轻易反叛;或者是想转移国内的政治矛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殊不知,正是这种无谓的炫耀,才使周朝的势力接着昭王的步调,进一步衰落下去。

      夷王伐戎

      厉王专利

      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共和行政(周召共和)

      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八四一年。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因此史家以“宣王中兴”称之,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犬戎之祸

      犬戎之祸发生于西元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镐京残破,于是继位的周平王东迁至雒邑。犬戎之祸为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事件。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4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5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0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1“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4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5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6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7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8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