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老炮儿”“局气”“裹乱”这些北京话你懂吗?

      “‘lǎo pào——er’,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南方口音的女孩儿站在影院《老炮儿》的海报前,有些糊涂地问身边的朋友。与此同时,正在放映《老炮儿》的影厅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这演员肯定是北京的,这话说得多地道。”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昨天开始公映的管虎新作《老炮儿》,地道的北京话成为一大亮点,但也让不少非京籍观众听着晕。

      在大屏幕上能看到这样一部极富北京味儿的影片,许多北京观众都显得颇为兴奋。小楠走出影院时还在给自己的朋友解释到底什么是“局气”,“这里头的北京话台词真是够劲儿,可以让人久久回味。”网友“琴瑟琵琶”看完《老炮儿》还觉得不过瘾,回家又翻出了家中讲北京话的书,“还是齐如山的《北京土话》言简意赅,又有意思。”还有人干脆把《老炮儿》当成一部北京话教科书,“看懂这个电影,你北京话就到八级了!”

      不过,北京人心里的痛快,到了外地人那里就变成了“不痛快”。

      虽然出品方贴心地给剧中地道的北京话都加了注释,但有的时候由于剧中人说话节奏非常快,根本来不及看注释,字幕就过去了。而有的词又解释得非常简单,“‘麻爪儿’为什么是‘慌’的意思?”赵小姐看了字幕还是觉得迷惑。一位东北观众直接表示,那些地道的北京话往往让他觉得“闹心”。著名编剧史航也表示,影片中个别北京话确实有点段位,挺考人,但导演加注释这个做法非常值得提倡,“有个性,知平等,懂尊重,求传播。”

      《老炮儿》中不仅有老江湖面对新时代的哀伤,北京观众还能读出另外一种愁绪。这部影片大部分主创都是北京人,在这部影片里他们也在传递着一种独属于北京人的感伤。影片中六爷让“小弹球”给当年的老哥们儿发江湖帖,往外寄信时,“小弹球”看着信封上的地址说了句,“六爷,没宣武区了,都叫西城。”影片放到这里,观众席里响起一阵唏嘘声,大家的心弦似乎也被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台词给拨动了。“听着影片里的北京话,我才发现身边已很少能听到这么有味儿的北京话了,似乎一下就回到了小时候在胡同里的时光,忽然就觉得有点难过了。”观众李悦说。

      疑问

      老炮儿为什么这么糙?

      温馨提示:建议17岁以上观众观看

      “看完这片儿,我得再看一部其他影片压压惊!”一位女性观众看完《老炮儿》走出影厅后,还对片中不断爆出的粗口耿耿于怀。除了地道的北京话,剧中人多达上百句的粗口也是该片一大特点。

      在影评人杨时旸看来,这是一部充斥着烟头和脏话的电影。有的时候,脏话是一种对对方的羞辱,有的时候,是一种语气,《老炮儿》中的脏话属于后者。他认为,这帮老爷们儿其实都是用脏话巩固着自己不断流逝的荷尔蒙和渐渐散失的自信心,“这电影的对白一旦文绉绉起来,也就彻底没了意义。”

      之前《老炮儿》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时,导演管虎就明确表示,公映版绝对不会有删减,所有粗口和激情戏也会完全保留,“我觉得我们片子里的粗口不是脏话而是语气助词,换其他的话都会让影片变味儿!”就在影片上映前一天,他仍然表示,“如果去掉这些粗口,那么‘老炮儿’就变成大学教授了。”

      冯小刚也表示,片中大量粗口根本没法改,比如里边张涵予有一句粗口,拍摄时尝试改了很多别的话,但都感觉情绪不对,“所以里边的粗口只要一删改,这味儿就不对了。”

      不过,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分级,台词粗口太多,对未成年观众多少有负面影响。对此冯小刚也认为,“所以就应该分级,这个制度已经经过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不同意中国分级。”他还举例说,“大家都说《教父》牛,我想问,你要是把《教父》里头的粗口都删了,那还是人家意大利西西里黑帮的感觉吗?”

      确如冯小刚所言,好莱坞影片不乏大量粗口者,“出口成脏”的频率甚至远高于《老炮儿》。比如,好莱坞创作生命力最强的导演之一马丁·斯科塞斯的上一部作品《华尔街之狼》,创造了一个纪录:史上粗口出现次数最多的剧情片,全片共出现了506次某著名粗口。该纪录先前的保持者是1999年老导演斯派克·李执导的《山姆的夏天》,总共出现了435次粗口。有一部纪录片(就不写片名了)里共出现粗口857次,是史上出现某词最多的电影。但在美国分级制下,这类粗口过多的影片,都属于限制级影片,一般是建议17岁以上的观众观看。

      科普北京话

      老炮儿(lǎo pàor):老炮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是那些仗义、耿直、执着、有阅历、真性情、讲规矩的人。

      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提笼遛鸟,生活在低处,是行业资深人士,有手艺有尊严;老辣劲道,行侠仗义敢担当;行事四九城,一切讲规矩,以我心灯一盏,照你长夜寒天。同时,“老炮儿”是文化,是精神,是一种原本拥有却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逼退蚕食的人性本真,是一副支撑着这个世界豪迈前行的侠义钢骨。身为广东人的吴亦凡表示粤语里应该叫“古惑仔”,冯导补充道,“应该是老了的古惑仔吧”。

      局气(jú qi):亦作(局器),形容为人仗义、豪爽大方,按规矩混江湖,既不怕自己吃亏,也绝不欺负别人。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