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故事

    “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出自哪里?

      萧峰心下又是痛惜,又是愤怒,当即大步迈出,左手一划,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击去,正是降龙十八掌的一招“亢龙有悔”,他出掌之时,与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个相距已不过七八丈。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地压将过来。

      只一瞬之间,丁春秋便觉气息窒滞,对方掌力竟如怒潮狂涌,势不可当,又如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向自己身前疾冲。他大惊之下,哪里还有余裕筹思对策,但知若是单掌出迎,势必臂断腕折,说不定全身筋骨尽碎,百忙中将阿紫向上急抛,双掌连划三个半圆护住身前,同时足尖着力,飘身后退。

      萧峰跟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到。丁春秋不敢正面直撄其锋,右掌斜斜挥出,与萧峰掌力的偏势一触,但觉右臂酸麻,胸中气息登时沉浊,当即乘势纵出三丈之外,唯恐敌人又再追击,竖掌当胸,暗暗将毒气凝到掌上。萧峰轻伸猿臂,将从半空中附下的阿紫接住,随手解开了她的穴道。——《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那个啥,看到上面这段文字,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又想起了小时候曾经的那个武侠梦,想起了跟随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一干武林豪杰纵横江湖、快意恩仇的岁月?什么……?这么快就暴露年龄了?好吧,无所谓了,暴露年龄我也要说,反正看到这段文字,我是立马就想起了当年废寝忘食地阅读武侠小说、守着电视看武侠剧的场景。你看,就连我在网上一直用到现在的名字——亢龙有悔,也都是取自武功招式的呢。

      “亢龙有悔”作为降龙十八掌的第一掌,其威力之巨大,相信上面摘引文字里的丁春秋是深有体会。为什么此招这么厉害呢?我想大部分小伙伴们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好了,不卖关子了,作为聪明、勤奋而又好奇心强(罪过,好久没有这么自夸了)的死忠武侠迷,我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清楚其中原委的。

      “亢龙有悔”这四个字,出自《易经·乾卦》:上九,亢龙有悔。是的,你没看错,是《易经》,而不是《易筋经》。后者可是我当年曾经无比渴望能修习的少林秘笈哦。

      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易经·乾卦·文言》作出了解释“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亢龙有悔的“亢”,就是毫无保留、倾其所有、一往无前的意思,正因不知节制,因此才会过了头,出现“有悔”的可能结果。

      基于上面的理论基础,因此该掌法就扬长避短,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而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其精要不在“亢”而在“悔”,刚劲柔劲混为一体,连绵不绝。丁春秋在三掌连击之下感到“气息窒滞”,狼狈不堪,无力招架,道理正在于此。

      怎么样?现在大家明白这一掌为何如此日天了吧。是不是豁然开朗?有木有一种涨姿势的感觉?!

      其实,不仅“亢龙有悔”,降龙十八掌的十八个招式名称几乎全都来自《易经》,下面我就按顺序给大家罗列一下:

      第一式——亢龙有悔。出自《易经·乾卦》:上九,亢龙有悔。

      第二式——飞龙在天。出自《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第三式——见龙在田。出自《易经·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第四式——鸿渐于陆。出自《易经·渐卦》: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第五式——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第六式——利涉大川。出自《易经·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此式还见于《易经》之《同人卦》《大畜卦》《颐卦》《益卦》《涣卦》《中孚卦》《未济卦》。

      第七式——突如其来。出自《易经·离卦》: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第八式——震惊百里。出自《易经·震卦》: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第九式——或跃在渊。出自《易经·乾卦》: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第十式——双龙取水。或言此招源自佛经。待考。

      第十一式——鱼跃于渊。或言此招源自佛经。待考。

      第十二式——时乘六龙。出自《易经·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第十三式——密云不雨。出自《易经·小畜卦》: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此式又见于《易经·小过卦》: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第十四式——损则有孚。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第十五式——龙战于野。出自《易经·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第十六式——履霜冰至。出自《易经·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

      第十七式——羝羊触藩。出自《易经·大壮卦》: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第十八式——神龙摆尾。出自《易经·履卦》: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好了。各位都看完了么?都看懂了么?知不知道上面每一句变楷体的话具体都是神马意思?想了解么?不好意思,请恕我无法一一解答了,各位还是看书去吧。

  • 热点推荐
    01商朝皇帝姓什么?02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哪里来的?03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怎么样的?04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05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饥荒”?06“外蒙”和中国是什么关系?07戴季陶有几个儿子?08河西之地是哪里?09和田为什么盛产玉石?10“禅宗”是怎么形成的?11明清时期知县老爷之下还有哪些官职?12东胡族起源于哪些?13绵竹是个怎么样的城市?14“黄巢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15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瘟疫?16监狱是怎么出现的?17安澜园是什么地方?18外蒙古是怎么脱离中国的?19古代的“鞋子”有哪些称呼?20护城河的发展历史!护城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