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法国巴黎宝蓝-福尔拍卖公司(Poulain & Le Fur)举行的一场中国艺术品拍卖,拍品中包括一套《清康熙佩文斋御用十二组玺》。其中刻于康熙六十年的“戒之在得”印,更具有特殊意义。据《秘殿珠林》卷一《圣祖仁皇帝书心经册》著录和乾隆《高宗御制文二集》卷十三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命大臣采择经语刻小玺。备六十年时用,康熙六十年五月刻成后,康熙即随身携带,驻避暑山庄时,乾隆亦以此小玺受恩,以后乾隆顺利继位,当与此有关。可见此印虽小,作用却非寻常。
2002年北京华辰拍卖推出清康熙寿山石夔龙钮御宝“戒之在得”和“七旬清健”两方印章。这对印章是清代康熙帝晚年的御用印。这两方印文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宝薮》中均有著录,亦是清朝末年流失海外的重要帝王御玺。
2004年4月25日香港苏富比从海外征集到一枚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玺,圆雕异兽钮,阴文篆书“契理在寸心”五字。印文“契理在寸心”源于皇帝本人的御制诗文:“盘古实有三,中盘为最幽。我曾坐松下,几度沿溪流。契理在寸心,旷观足千秋。长哮万壑空,彷佛晤田畴。”将其中的“契理在寸心”一句单独摘出刻成宝玺,自我炫耀自我陶醉的意味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