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宋朝历史

    刘恕 487

    刘恕[公元1032-1078],字道原,筠州人。生于宋仁宗明元年,卒于神宗元丰年,年47岁。(郡齐读书志作49岁。此从宋史本传)少颖悟,读书过目即成诵。未弱冠,举进士,历官秘书丞。篇好史学,司马光编资治通,遇纷错难治者,辄以委恕。王安石欲引实三司条例,恕以不习金杀为辞。因言宜恢张尧、舜之佐明主,不应......

    种师道 636

    种师道(1051-1126)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人。 生平略纪 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

    赵挺之 567

    [宋]赵挺之(1040-1107)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四年,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

    赵曙 466

    北宋皇帝,濮安懿王允上第十三子。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幼时由仁宗养之于宫中,后归入濮邸。1036年(仁宗赵祯景祐三年)赐名为宗宝。1050年(仁宗皇祐二年)起,为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团练使、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防御使等职。1054(仁宗皇祐六年)立为皇太子。即位后用旧臣韩琦、曾公亮、文彦博等......

    谢良佐 493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元丰进士。徽宗时,因召对忤旨,废为民。受学于二程,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程颐尝问其所进,答曰:“但去得一矜字尔。”强调“穷理”、“居敬”为入“圣德”之门。为后世学者称道。著有《论语说》、《上蔡语录》......

    范祖禹 402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字萝得,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年五十八岁少孤;闭门读书,所交皆一时闻人。举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蔫为秘书省正字。王安石尤爱重之。哲宗立,还给事中。宣仁太后,卒,小人乘间害政,谏章累上,不报。时绍述......

    刘攽 440

    刘 攽(liú bān)(1023-1089) 刘攽 字贡夫,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公元一○四六年)进士。历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

    郑侠 457

    郑侠(1041~1119) 北宋诗人。字介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年少时由于学习刻苦被王安石所器重。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时任光州司法参军,任满后进京城,监安上门。他不赞同王安石新法,曾借旱灾的机会,绘流民困苦图献给神宗,将灾民之苦归罪于新法,还揭发过曾与王安石交往密切的吕惠卿的罪状......

    种谔 423

    种谔(1027-1083)北宋将领。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子正。世衡子。以父任荐知青洞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旋进军银、石、夏等州,以士兵溃变回师。上书请筑横山城,徐禧与沈括定议筑永乐城,以议......

    吕大防 786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政治人物。 家族 其先汲郡(今河南卫辉)人。祖吕通,太常博士。父吕蕡简,比部郎中。与兄吕大忠,弟吕大钧......

    张载 511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家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令。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神宗熙宁二年(1069),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

    范纯仁 359

    范纯仁(1027-1101)北宋大臣。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以父恩补太常寺太祝。皇祐元年进士及第,以事亲不赴官,后为范仲淹执服毕始出仕,知汝州襄城县,签书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治平中,擢江东转运判官,迁殿中侍御史、知制诰。通判安州,移知蕲州,权陕西转运副使。除尚书兵部员外郎,兼......

    苏颂 584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出身于厦门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一书香门第,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苏颂从小聪敏好学,经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童年在福建泉州南安长大,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省镇江一带)。官至北宋哲宗宰相,为北宋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是中国古代和中......

    邓绾 417

    邓绾(1028-1086)北宋官吏。字文约,成都双流(今属四川)人。举进士,为礼部第一。迁职方员外郎。熙宁三年,通判宁州。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当事更化。召对,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同知谏院,献所著《洪范建极锡福论》,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事。五年,擢御史中丞,加龙图阁待制,迁翰林学士......

    周敦颐 399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以母舅龙图阁学......

    王韶 531

    王韶(1030-1081)北宋名将。字子纯。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嘉祐进士。足智多谋,富于韬略。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1068),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南)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为宋神宗所纳,被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四年八月,......

    文同 613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他与苏......

    刘挚 475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北宋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初任冀州南宫县令时,因政绩卓著,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被称为河朔三令。后任江陵府观察推官,由韩琦推荐为馆阁校勘,升迁为著作郎。当时王安石刚开始执掌政权,对刘挚非常器重,提拔刘挚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之后刘挚又被提升为监察......

    吕公著 370

    [公元一〇一八年至一〇八九年]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人,吕夷简之子。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卒于哲宗元祐四年,年七十二岁。幼嗜学,至忘寝食,夷简器而异之。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通判颍州。欧阳修与为讲学之友。累官御史中丞。元祐初,(公元一〇八六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务一切持正。光疾革......

    吴充 401

    吴充(1021-1080)北宋大臣。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吴育弟。景祐五年进士,调谷熟县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改知太常礼院。出知高邮军,召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知陕州,为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即位,权盐铁副使。熙宁元年,知制诰,同知谏院,为河北......

    刘敞 318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 庆历六年(1046)进士。其弟刘攽,字贡父。与敞同登科,尤长于史学,曾助司马......

    王令 395

    王令(1032~1059) 北宋诗人。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

    陈升之 355

    陈升之(1011-1079)北宋大臣。建州建阳(今福建瓯省建阳县,位建瓯县西北)人。字旸叔,初名旭。进士出身。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吕海等劾其阴结宦官,遂出知定州(河北省定县,位保定市西南)、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复拜枢密副使。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任知枢......

    冯京 989

    (1021—1094)北宋大臣。鄂州江夏(今湖北咸宁)人,字当世。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卒于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 冯京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在1048年8月至1049年3月举行的乡......

    王拱辰 628

    [公元一o一二年至一o八五年]原名拱寿,字君贶,开封咸平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于神宗元丰八年,年七十四岁。年十九,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监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公元一o四一年)为翰林学士。累拜御史中丞,数论事,颇强直。尝论夏竦不宜官枢密,帝未省遽起。拱辰至前引帝裾,竦遂罢。......

    郑獬 470

    郑獬(1022——1072) 字毅夫,一作义夫。北宋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獬少年时,即有才名,词章豪伟峻整,除同榜鸿胪进士、会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外,其他同辈则望尘莫及。 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

    韩绛 461

    韩绛(一○二一~一○八八),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亿子。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火理评事。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自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嘉佑中,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

    王珪 390

    [宋](一〇一九至一〇八五)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徒舒(今安徽舒城)。弱岁奇警,出语惊人。举进士甲科,为翰林学士。嘉祐七年(一〇六二)帝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命珪诚岁月姓名,分赐侍臣,欧阳修得双幅大书,珪夹题八字云:"嘉佑御礼赐欧阳修。"仍于绢尾书翰林学士臣王珪奉圣旨题。神宗时(一〇六......

    庞安时 412

    庞安时(约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取黄帝、扁鹊脉书研读,不久即通晓其说,并能阐发新义,时年不满20,后安时病耳聋,进一步钻研《灵枢》、《太素》、《甲乙经)等医籍,经传百家与医药有关者,亦无不涉猎,融会贯通。庞安时......

    吕诲 388

    吕诲(1014-1071)北宋官吏。字献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寓居开封,吕端孙。登进士第,历旌德、扶风主簿,迁云阳令,历知翼城、交城二县。召为殿中侍御史。以言事罢,出知江州。上疏仁宗请早建皇嗣。英宗即位,召为侍御史,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治平二年,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以争濮王封赠......
    首页上一页 … 6789101112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完颜雍13李存孝14野利仁荣15沈贵妃16耶律阿保机17朱聪18宋子文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