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唐朝历史

    义净 367

    义净(635—713)唐代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地区)山庄人。 因慕法显、玄奘之高风,于十四岁出家。及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后,学习道宣、法砺两家律部的文疏五年,前往洛阳学《对法》(《集论》)、《摄论》,又......

    李义府 381

    [公元六一四年至六六六年]字不详,瀛州饶阳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太宗时,以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显,时称来、李。甚谄事太子,而文致若谠直。高宗时,累官吏部尚书。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

    张柬之 537

    [唐](公元六二五年至七O六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人。生于唐高祖武德八年,卒于中宗神龙二年,年八十二岁。少补太学生,涉猎经史,尤精三礼。为令狐德棻所重。永昌元年,(公元六八九年)以贤良召,对策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忤武后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狄仁杰荐其有宰相才。武后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

    善无畏 554

    善无畏(公元637~735),梵名 Subhakara-simha,中印度摩伽陀国人,唐代高僧,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了中国密教的基础。 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也就是现在的 Orissa,刹帝利种姓......

    禄东赞 302

    (Blon-stong-btsan/?~667)吐蕃大相。出身于塔布之世家噶尔家族。或作蒆禄东赞、噶尔·东赞域宋,皆mGar stong rtsan yul zung大同小异的对音。松赞干布为赞普时,曾以穷波·邦色叔则为大相,穷波阴谋叛赞普,事泄自杀。禄东赞因继为大相,极受信任。640年受赞普命入唐......

    弃宗弄赞 449

    弃宗弄赞(617年—650年),又号为松赞干布,是中国古代吐蕃王国第三十二世赞普。在他一生中,承继父祖基业,稳定内部,巩固王权,创建统一的吐蕃王国,并发展经济,对沟通汉藏文化友好关系,有过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弃宗弄赞,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赞普,吐蕃王朝的......

    裴庭裕 380

    唐末史学家。字膺余,闻喜(属山西)人。文思敏捷,号“下水船”。官至右补阙。奉诏编《宣宗实录》。今存其稿《东观奏记》。此书,对于考察晚唐史,价值较高。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亦多所取材。...

    松赞干布 438

    松赞干布(威利:Srong-btsan Sgam-po;藏语拼音:Songzain Gambo;THDL:Songtsen Gampo;又称 khri-srong btsan, 605 ? 617? - 650),在《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按照藏族的传统每他是吐蕃王......

    噶东赞宇松 652

    (?-667) 即禄东赞;藏籍称噶尔·东赞域松,或噶东赞宇松。唐代吐蕃王朝大伦。薛氏。不识文记。性明毅,善用兵,参与吐蕃军政大计,“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唐贞观十四年(640),奉赞普松赞干布命赴唐献金银珍宝,为赞普请婚,受唐太宗召见和礼待。次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松赞干布......

    裴炎 380

    (?-688) 吐谷浑王。慕容顺之子。父死,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太宗遣军援之,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十五年(641),其丞相宣王专权,欲劫其奔吐蕃,遂逃奔鄯善城。唐鄯州刺史杜凤祥与其威信王合军击破宣王。唐高宗时,拜驸马都尉。龙朔三年(......

    神秀 467

    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50岁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

    细奴逻 300

    (617-674) 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称为六诏(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的蒙舍族,在六诏的最南面,所以称为南诏。唐太宗时期,蒙舍族酋长张乐进让位给细奴逻......

    李善 512

    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人。卒于唐武后载初元年。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显庆中,(公元六五八年左右)累擢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为文选注,敷析渊洽,表上之,赐赍颇厚。除潞王府记室参军。后出为泾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善,流姚州。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居汴、郑间。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

    上官仪 334

    上官仪(约608~664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他常参加宫中宴会,又曾参预《晋书》的编撰工作。唐太宗每属文,遣仪视稿,私宴未尝不预。唐高宗即位,上官仪为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刚直肯谏,因建议高宗废武则天,遭武氏嫉......

    李泰 587

    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母长孙皇后。李泰雅好文学,工书画,才华横溢,倍受唐太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是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受封王子都应去往封地(所谓“之官”),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封王后,因为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长年留在太宗身边。太宗因为泰好士爱文学,......

    娄师德 317

    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娄师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长史卢承业感到惊异。为此,卢承业对他说:“吾......

    阎立本 269

    阎立本(约601~673),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契苾何力 396

    契苾何力(?-677年),突厥人,祖与父都为可汗。“契苾”是他所属部落的名称,而“何力”则是他的名字。契苾部落在迁入内地之前,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及天山一带。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632年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众内属,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甘凉二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并任命契苾何力为左......

    弘化公主 437

    唐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嫁吐谷浑王诺曷钵。龙朔三年(663),因吐谷浑为吐蕃所败,和诺曷钵率部落数千帐奔凉州(今甘肃武威)附唐。武则天时,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召公一作邵公、召康公。西周初人。姬姓,名奭。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曾助武王灭商。周公东征胜利后,与周公主持营建洛邑。官为太保......

    王玄策 478

    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官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国王曷利失尸罗迭(逸)多(Harsha Sīlādit......

    诺曷钵 375

    (?-688) 吐谷浑王。慕容顺之子。父死,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太宗遣军援之,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十五年(641),其丞相宣王专权,欲劫其奔吐蕃,遂逃奔鄯善城。唐鄯州刺史杜凤祥与其威信王合军击破宣王。唐高宗时,拜驸马都尉。龙朔三年(......

    骨咄禄 285

    (?-691) 后突厥汗国(682-744)的建立者。即颉跌利施可汗(Ilterish)。本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祖父为唐朝所任命之单于右厢云中(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都督舍利元英部下首领,世袭吐屯啜。680年,单于都护府管内突厥人阿史那伏念反叛。次年,伏念为唐所擒。682年,骨咄禄纠......

    玄奘 346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 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唐言:大乘天 Mahā摩诃(大)yāna耶那(乘)deva......

    陈硕贞 360

    陈硕贞,又名陈硕真,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境内),巾帼女杰。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众起义,自封为“文佳皇帝”。最后虽然被镇压了,但因她开天辟地般的壮举,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陈硕贞自幼父母双亡,和一......

    李淳风 373

    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淳风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附淳风,故以将仁郎直太史局。制浑得仪,诋摭前世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丞,与诸儒修书,迁为令。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

    弘忍 416

    弘忍(公元601-674年)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俗家姓周。《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他七岁时,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见,道信叹曰:“此非凡童也......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

    李元吉 348

    李元吉(603—626)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窦皇后。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大军入关,留他守太原。唐建国后,封为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他弃太原归长安。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元吉与建成同遇害,终年24岁。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

    薛万彻 432

    薛万彻(?-652) 唐初将军。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薛万均弟。与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车骑将军,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时,率宫兵力战,直趋秦王府,众示以太子首,乃逃入南山。太宗屡次遭人招谕,始出。贞观三年(629),以行军总管从李靖击破突厥颉利可汗。后又副李绩击薛延陀。......

    阎立德 447

    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名让,字立德,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早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曾主持设计帝后所用服饰。绘画以人物、树石、禽兽......

    阿史那社尔 471

    唐初名将。又作阿史那社尔汆,突厥人,阿史那氏,与契苾何力、执失思力一起,是唐初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军事将领。 阿史那社尔原为突厥处罗可汗次子,十一岁时,便以智勇闻名于本部,因此拜拓设(部落首领),在漠北建起牙旗(用象牙装饰的大旗,作为大将或首......
    首页上一页 … 34353637383940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完颜雍13李存孝14沈贵妃15耶律阿保机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