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傅宽 484

    阳陵侯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阴。从击项籍,待怀,赐爵通德侯。从击项冠、周兰、龙且,所将卒斩骑将一人敖下,益食邑。...

    费长房 744

    东汉方士。汝南(郡治今江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因称其有缩地术。后因失其符,为众鬼所杀。事见《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

    魏伯阳 508

    魏伯阳(约100—170),东汉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唯有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修道,服丹成仙:魏伯阳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精通纬候,恬淡守素,惟道是从。视轩......

    许劭 402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经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蔡文姬 374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音yǎn),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

    蔡邕 295

    东汉后期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延......

    徐幹 321

    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

    袁绍 541

    袁绍[1](153 — 202) ,字本初,东汉大将军、邺侯、太尉。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灵帝死,大将军......

    祢衡 407

    祢衡 (173~198) 汉末辞赋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德平镇)人。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

    刘志 458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146年—167年在位),他是汉章帝曾孙,在位21年。 汉桓帝刘志能够登上皇位,纯属偶然。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只因为......

    安世高 458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

    李膺 613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出身于东汉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个性孤傲,不爱随意与人交往,惟独与同郡人荀淑、陈定为师友。由于他学问高,为人正直,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一般人都以能与他交往为荣。如荀淑的第六子荀爽,因为父亲的关系经常得以拜见李膺,并曾为李膺赶马车,回到家里,逢人便说:“我今天为李君赶过马车了。......

    刘宏 475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汉灵帝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 汉桓帝刘志虽然36岁而终,但身后并......

    张俭 403

    张俭(115—198),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汉桓帝时任山阳郡东部督邮,宦官侯览家在山阳郡,其家属仗势在当地作恶,张俭上书弹劾侯览及其家属,触怒侯览。但为太学生所敬仰。建宁二年(169年)党锢之祸再起,侯览诬张俭与同郡24人共为部党。朝廷下令通缉,张俭被迫流亡。官府缉拿甚急,张俭望门......

    张仲景 337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

    郑玄 941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

    陈琳 256

    (?~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

    郭泰 543

    郭泰(128-169),泰或作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身长八尺,相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列国。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事起,被士子誉为“八顾”之一,言能以德行导人。官府召辟,皆不就。他虽好褒贬人物,然也不危言骇论,故不在禁锢之列。后闭门教授,弟子千人。 ......

    范滂 574

    范滂(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他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他疾恶如仇,为官清厉,任清诏史按察诸郡时,贪官污吏望风解印绶而逃。任汝南郡功曹时,抑制豪强,制裁不轨,结交士人,反对宦官。第一次党锢之祸起,与李膺同时被捕,被释还乡时,迎接他的士大夫的车有数千辆。党锢之祸再起......

    何休 343

    何休(129~182)中国东汉时期杰出经学家。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滋阳)人。何休为人质朴多智,精研六经,对“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莫不成诵”。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诏拜郎中,因不合于自己的志愿,以病辞去。太傅陈蕃召请他参与政事。党锢事起,陈蕃被杀害,何休也遭禁锢。他闭门......

    王允 541

    王允(137-192)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献帝时司徒。 简介 王允,字子师。根据《后汉书》记载,他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

    张纲 394

    东汉名士、官吏。字文纪,犍为武阳人。为人刚正不阿,为忠义之臣,以德行服众,深为人民爱戴。汉顺帝汉安元年,身为光禄大夫的张纲等八人被遣巡行州郡,以察贤奸。其中张纲一人年纪最轻、官位也最小。张纲才出洛阳都亭几里许,便慨然叹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意即:祸国大盗正在那儿当道呢!何必去抓小偷啊!于是他即......

    赵歧 362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初名嘉,字邠卿、台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任并州刺史,因“党锢之祸”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去世时年九十四岁。(参见《后汉书·赵歧列传》) 与张衡、刘褒、蔡邕(文姬之父)同为东汉四大画家......

    董卓 947

    董卓(132年-192年4月),字仲颖,性别男,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官至太师、郿侯。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

    应邵 524

    东汉著作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少时笃学博览。献帝时,任泰山太守。献帝初,旧章湮没,书籍罕存,他编集所闻,著《汉官仪》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为他所订立。还著有《风俗通义》三十卷、《汉书集音义》,今佚。...

    梁太后 306

    梁太后(?~1085)西夏惠宗秉常生母。西夏毅宗李谅祚死,秉常年7岁嗣位,梁太后摄政,任弟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惠宗亲政。汉人李清建议联宋,以削弱梁氏势力。梁太后与□臣罔萌讹等定计杀李清,因禁惠宗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皇陵所在的水砦。拥帝势力拥兵自卫。西夏统治集团面临分裂。宋神宗赵顼......

    服虔 445

    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更名虔,河南荥阳人。少年清苦励志,尝入太学受业,举孝廉,官至尚书侍郎、高平令,中平末,迁九江太守,因故免官,遭世乱,病卒。虔少有雅才,善文论,所著赋、碑、诔、书记、连珠、九愤凡十余篇,其经学尤为当世推重,著春秋左氏传行谊三十一卷。郑元欲注春秋传尚未了,听服注传意,多与同,遂......

    高诱 340

    高诱 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受学于同县卢植。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任司空掾,旋任东郡濮阳(今属河北)令,后迁监河东。所著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经注》(今佚)、《战国策注》(今残)及《淮南子注》(今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侯览 350

    侯览(?-172)东汉山阳防东(今山东单县东北)人,汉桓帝时宦官,为中常侍。延熹年间赐爵为关内侯。因诛梁冀有功,进封高乡侯。后迁为长乐太仆。任官期间,专横跋扈,贪婪放纵,大肆抢掠官民财物,先后夺民田地一百八十顷,宅第三百八十一所,模仿宫苑兴建府第十六处。他还掠夺妇女,肆虐百姓。为其母大起冢墓,督邮张......

    徐淑 401

    [约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陇西(今甘肃东南)人,诗人秦嘉之妻,生卒年不详,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原有《徐淑集》一卷,已散佚。在世年代约与秦嘉同。常患疾病。归秦嘉后,夫妇爱好异常。嘉离家为郡掾。淑因病不能同往,两地相思,时时互赠诗、书以通情意。秦嘉死时,淑尚青,便毁形不嫁。不久以哀恸过甚,亦卒。淑有......
    首页上一页 … 187188189190191192193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没藏皇后05秦琼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李存孝12胡三省13耶律阿保机14完颜雍15沈贵妃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刘龑20胡铨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