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薛稷
316
薛稷(649~713)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被赐死狱中。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 ......
苏味道
308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乾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
孙位
369
(公元9世纪)〔唐〕初名位,后遇异人,得度世法,改名遇(一作异),号会稽山人,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生卒年不详。唐广明元年(881)十二月初,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随僖宗李儇从长安入蜀,居成都。擅画人物、鬼神、松石、墨竹,所作皆笔精墨妙,雄壮奔放,情高格逸。尤以画水著名,与张南本善画火并称于世。举止......
李峤
304
唐代诗人。字分工山。赵猴怪(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
张彦远
313
中国唐代时期的(公元618——公元907年)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他出生在宰相家庭,学问渊博,擅长书画。曾经任职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编写的著作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和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 ......
慧能
393
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出生在广东新兴,生活、传法于广东。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慧能初见弘......
魏元忠
384
唐朝大臣。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人,本名真宰。为太学生,不以举荐为意,从江融习古今设险用兵之事。仪凤三年(678)上书言唐屡为吐蕃所败之故。累迁殿中侍御史。光宅元年(684),监李孝逸军击徐敬业,转洛阳令。旋为酷吏周兴所诬,临刑前始免死远贬。后又为来俊臣、侯思止陷害,前后流放三次。圣历二年(69......
法藏
314
法藏 (643--712),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本康居国人,共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 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高宗咸亨元年(670),荣国夫人杨氏死,武后施宅为太原寺,度僧......
武承嗣
301
武承嗣(?-698)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守纳言。天授元年(690)进文昌左相。武则天专权,他建议诛杀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庙,并要求武则天立他......
欧阳通
343
欧阳通(?——六九一)唐代著名书法家。字通师,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凤仪中迁中书舍人,怀州刺史,衡尉卿。累迁殿中丞、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封渤海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中国历代宰相志》)为相月余,会则天武后欲废中......
窥基
424
窥基(632~682) 中国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姓尉迟。长安人 。出身贵族。17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住大慈恩寺随玄奘学梵文和佛教经论。25岁入玄奘译场作笔受,译《成唯识论》、《辨中边论》、《辨中边论颂》、《唯识二十论》、《异部......
颉跌利施可汗
403
(?-691) 后突厥汗国(682-744)的建立者。即颉跌利施可汗(Ilterish)。本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疏族后裔,东突厥败亡后祖父为唐朝所任命之单于右厢云中(今内蒙古河套一带)都督舍利元英部下首领,世袭吐屯啜。680年,单于都护府管内突厥人阿史那伏念反叛。次年,伏念为唐所擒。682年,骨咄禄纠......
朱敬则
467
朱敬则(635—709)是毛泽东较为欣赏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曾任正谏议大夫等职。毛泽东在《旧唐书·朱敬则传》开篇的天头上批注:“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朱敬则”三字旁,毛泽东又用粗重的黑铅笔加了三条直线,批注:“年七五”。这是指朱敬则死时享年75岁。 ......
善导
353
善导(613—681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唐朝专弘净土法门的一代高僧,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念佛时,常有光明随口而出,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善导俗姓朱,自幼从密州(今山东诸城)明胜出家,潜心研究佛学......
武瞾
384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
义净
376
义净(635—713)唐代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地区)山庄人。 因慕法显、玄奘之高风,于十四岁出家。及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后,学习道宣、法砺两家律部的文疏五年,前往洛阳学《对法》(《集论》)、《摄论》,又......
李义府
391
[公元六一四年至六六六年]字不详,瀛州饶阳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太宗时,以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显,时称来、李。甚谄事太子,而文致若谠直。高宗时,累官吏部尚书。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
张柬之
554
[唐](公元六二五年至七O六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人。生于唐高祖武德八年,卒于中宗神龙二年,年八十二岁。少补太学生,涉猎经史,尤精三礼。为令狐德棻所重。永昌元年,(公元六八九年)以贤良召,对策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忤武后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狄仁杰荐其有宰相才。武后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
善无畏
576
善无畏(公元637~735),梵名 Subhakara-simha,中印度摩伽陀国人,唐代高僧,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了中国密教的基础。 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也就是现在的 Orissa,刹帝利种姓......
禄东赞
306
(Blon-stong-btsan/?~667)吐蕃大相。出身于塔布之世家噶尔家族。或作蒆禄东赞、噶尔·东赞域宋,皆mGar stong rtsan yul zung大同小异的对音。松赞干布为赞普时,曾以穷波·邦色叔则为大相,穷波阴谋叛赞普,事泄自杀。禄东赞因继为大相,极受信任。640年受赞普命入唐......
弃宗弄赞
473
弃宗弄赞(617年—650年),又号为松赞干布,是中国古代吐蕃王国第三十二世赞普。在他一生中,承继父祖基业,稳定内部,巩固王权,创建统一的吐蕃王国,并发展经济,对沟通汉藏文化友好关系,有过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弃宗弄赞,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赞普,吐蕃王朝的......
裴庭裕
391
唐末史学家。字膺余,闻喜(属山西)人。文思敏捷,号“下水船”。官至右补阙。奉诏编《宣宗实录》。今存其稿《东观奏记》。此书,对于考察晚唐史,价值较高。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亦多所取材。...
松赞干布
446
松赞干布(威利:Srong-btsan Sgam-po;藏语拼音:Songzain Gambo;THDL:Songtsen Gampo;又称 khri-srong btsan, 605 ? 617? - 650),在《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按照藏族的传统每他是吐蕃王......
噶东赞宇松
697
(?-667) 即禄东赞;藏籍称噶尔·东赞域松,或噶东赞宇松。唐代吐蕃王朝大伦。薛氏。不识文记。性明毅,善用兵,参与吐蕃军政大计,“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唐贞观十四年(640),奉赞普松赞干布命赴唐献金银珍宝,为赞普请婚,受唐太宗召见和礼待。次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松赞干布......
裴炎
391
(?-688) 吐谷浑王。慕容顺之子。父死,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太宗遣军援之,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十五年(641),其丞相宣王专权,欲劫其奔吐蕃,遂逃奔鄯善城。唐鄯州刺史杜凤祥与其威信王合军击破宣王。唐高宗时,拜驸马都尉。龙朔三年(......
神秀
492
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50岁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
细奴逻
304
(617-674) 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称为六诏(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的蒙舍族,在六诏的最南面,所以称为南诏。唐太宗时期,蒙舍族酋长张乐进让位给细奴逻......
李善
539
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人。卒于唐武后载初元年。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显庆中,(公元六五八年左右)累擢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为文选注,敷析渊洽,表上之,赐赍颇厚。除潞王府记室参军。后出为泾城令,坐与贺兰敏之善,流姚州。遇赦得还,以教授为业,居汴、郑间。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
上官仪
338
上官仪(约608~664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他常参加宫中宴会,又曾参预《晋书》的编撰工作。唐太宗每属文,遣仪视稿,私宴未尝不预。唐高宗即位,上官仪为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刚直肯谏,因建议高宗废武则天,遭武氏嫉......
李泰
609
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母长孙皇后。李泰雅好文学,工书画,才华横溢,倍受唐太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是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受封王子都应去往封地(所谓“之官”),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封王后,因为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长年留在太宗身边。太宗因为泰好士爱文学,......
首页
上一页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蒋纬国
02
敬新磨
03
冯宝
04
秦琼
05
没藏皇后
06
苏星河
07
周娥皇
08
张丽华
09
李嗣源
10
赵旉
11
胡三省
12
李存孝
13
完颜雍
14
野利仁荣
15
沈贵妃
16
耶律阿保机
17
宋子文
18
朱聪
19
胡铨
20
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
崔郸
02
刘方
03
郑朗
04
史万岁
05
隋炀帝
06
裴休
07
琼花公主
08
杨涉
09
张定和
10
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