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历史人物
朱敬则
朱敬则(635—709)是毛泽东较为欣赏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曾任正谏议大夫等职。毛泽东在《旧唐书·朱敬则传》开篇的天头上批注:“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朱敬则”三字旁,毛泽东又用粗重的黑铅笔加了三条直线,批注:“年七五”。这是指朱敬则死时享年75岁。
朱敬则在武则天执掌朝政时,曾向她提出“宜绝告密罗织之徒”的建议。他上书武则天,举秦朝灭之为例,即前面引述的那段原文。毛泽东在这段评述处,逐字都加了旁圈。由朱敬则这段关于历史的分析,毛泽东联想到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在天头上批注:“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和朱敬则都认为,秦朝的灭亡,其值得后世汲取的深刻教训是对人民施行暴政,丧失了民心。贾谊和朱敬则都熟悉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都有视人民力量为国家兴衰、帝王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一进步政治思想。所以毛泽东称赞他们都是“政治家、历史家”。
朱敬则在上书武则天时,又举汉朝初定之后,孙叔通杂采古礼和秦代制度,同儒生共立朝仪;陆贾著《新语》,为汉高祖论述秦及古代兴衰之国的经验教训,说明天下既定,“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谋帝图”,乃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议武则天“览秦、汉之得失”,“改法制,立章程,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对朱敬则的这些意见,武则天认为,“甚善之”。以上引文都是毛泽东逐字加了旁圈的重点内容,在天头上也多处画着三个大圈作标记。
朱敬则生性耿直。御史大夫魏之忠、凤阁会人张说被诬陷,将处死刑,“诸宰相无敢言者”。独有朱敬则上书武则天,申述这两人无罪,并说,这两人“素称忠正,而所坐无名。若令得罪,岂不失天下之望也”。这两人在他的帮助下,因而免死。奸臣张易之为武三思等18人画《高士图》,多次拉朱敬则“予其事,固辞不就,其高洁守正如此”。朱敬则任职时,所推荐的人才,都很能干,“则天以为知人”。
《旧唐书·朱敬则传》记载:朱敬则“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他“尝采魏、晋以来君臣成败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又以前代文士论废五等者,以秦为失,事未折衷,乃著《五等论》”。这也是毛泽东称他为“历史家”的根据。
朱敬则很清廉,神龙二年(706)他被诬陷,遭贬回到家乡,行囊中“无淮南一物,唯有所乘马一匹,诸子侄步从而归”。“敬则重然诺,善与人交,每拯人急难,不求其报。”对这两段引文,毛泽东逐字加了旁圈,并在天头上画着三个圈。
真正的政治家才懂得因时而变政。不知机变者“宽严皆误”。毛泽东读史真读到了骨头里。历史的精髓尽取。
-
- 热点推荐
-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没藏皇后04苏星河05沈贵妃06赵旉07胡三省08耶律阿保机09李存孝10李嗣源11完颜雍12张丽华13宋子文14野利仁荣15平阳昭公主16孟昶17朱聪18周娥皇19胡铨20刘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