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 唐朝历史

    李虚中 518

    李虚中,生于公元761年,卒于813年,字常容,唐魏郡(今河北大名)人,祖籍陇西(今甘肃陇西南)。北魏侍中李冲的八世孙。贞元十一年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后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世传《李虚中命书》,署名“鬼谷子撰,虚中注”。 ......

    刘禹锡 434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

    田悦 330

    田悦(751-784)唐朝魏博节度使。平州卢龙(今河北省卢龙县)人。为田承嗣之侄,唐代魏博节度使。778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三年)田承嗣死后,他任魏博(唐朝方镇名,为安抚安史之乱后而设之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现今河北省魏县。位冀南大名县东北,继之又扩至魏、博、卫、贝、澶、相等六州)节度使。781年(德......

    田弘正 466

    (七六四至八二一)唐朝节度使。本名兴,字安道,田承嗣侄,平州(今河北卢龙)人。宪宗时,充魏博节度使。穆宗时,兼中书令。性忠孝,好功名,聚书万余卷,通春秋左氏学。工丹青,尤善图人形。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忠愍。 《旧、新唐书本传》、《图绘宝鉴补遗》 ......

    孟郊 367

    孟郊 (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

    王洽 302

    (?至八o五)历代名画记作王默。唐朝名画录作王墨。善泼墨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历代画史汇传云:按此三名殊迹同,今俱录之,备考。师项容,风颠酒狂。画松石山水,虽乏高奇,流俗亦好。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早年授笔法于台州郑广文(虔),贞元末殁于润州,顾况乃其弟子耳。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

    张璪 879

    张璪,又作张藻, 中国唐代画家,字文通,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等,活动于盛唐,因安史之乱时任伪职,被贬为衡州司马、忠州司马。 张璪约活跃于8世纪后期,擅长文学,善画山水松石,尤以画松为人所称道。擅水墨山......

    卢纶 395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

    边鸾 425

    长安(今西安)人,官右卫长史。削足适履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亦精蜂蝶之妙未之有。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贞元(七八五至八○五)中新罗国献孔雀解舞者,德宗诏于玄武殿写貌。一正一背,翠彩生动,金羽浑灼,若连清声,宛应繁节。后因出宦,遂致疏放其意,因穷于泽潞间,写玉芝图,连......

    李益 307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

    周昉 526

    中国唐代画家。字仲朗(公元8世纪-9世纪初),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长兄周皓受家庭尚武风气的影响,善于骑马射箭,随从名将哥舒翰西征吐蕃,在攻取石堡城的战役中,骁勇善战立了军功,因授任执金吾。哥舒翰攻克石堡城事件发生在天宝八载(749年)六月,这时周皓的年龄当在二十岁以上。周皓......

    王建 255

    唐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沈既济 350

    沈既济(约750--800)字不详,德清(今属浙江)人。唐代小说家,史学家。唐德宗时做过史馆修撰,《旧唐书》本传称他“博通群籍,史笔尤工”。(元和姓纂作吴兴武康人。此从两唐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建中元年前后在世。 经学该明。杨炎荐其有......

    乞立赞 348

    (742-797)唐时吐蕃赞普。一作挲悉笼腊赞或乞立赞。弃迭祖赞子。754-797年在位。即位后.借吐蕃强盛、唐陷于安史之乱时,东联南诏.夺占唐河陇地区,并一度攻占长安。同时西攻大食(伊朗),南侵天竺(印度)。后期由于其相尚结赞专权,兵民困于兵役、赋役等原因,内乱迭起,吐蕃由盛转衰。...

    朱泚 313

    朱泚(742~784) 中国唐代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初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怀仙部将。朱希彩取代李怀仙后,朱泚又得朱希彩的信任。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朝廷即授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九年,......

    李适 345

    唐代皇帝。即唐德宗。779-805年在位。唐代宗长子。宝应元年(762)代宗即位。时方讨安史叛军,以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封鲁王,不久改封雍王。广德二年(764)立为太子。大历十四年(779)代宗死,李适即位。德宗即位之初,颇思励精图治,政局为之一新。建中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宣布废除租庸......

    李希烈 348

    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为原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的族侄,李忠臣因贪财好色,被其逐出淮西,逃往长安。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六月,李希......

    唐德宗 856

    唐德宗(742年—805年)李适,(适发音为Kuò),汉族,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唐肃宗的长孙、唐代宗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779年至805年在位。曾用年号:建中、兴元、贞元;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安葬地:崇陵。 【生平事略】......

    韦皋 287

    [唐]字城武(七四六至八o六),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余年,封南康郡王。谥曰忠武。诗三首。以文翰之美,冠于一时。南诏得其手笔,刻石以荣其......

    韦应物 350

    韦应物(737~792) 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

    朱滔 501

    朱滔(746-785),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兄泚。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朱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后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大历九年(774年),滔劝泚入朝。建中二年(781)奉朝命攻成德李惟岳,在束鹿(今河北束鹿东北)获大胜。建中三年(782年),朱滔谋反,朱泚被软禁在京城。朱泚......

    杜黄裳 603

    (738-808)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杜陵人,字遵素。宝应进士。初为郭子仪朔方从事,曾代主留后事务。贞元末为太常卿,反对王叔文用事,唐宪宗以太子总军国事时,用为宰相。元和元年(806),力主讨西川节度副使刘辟之叛,并荐神策军使高崇文为将,为宪宗采纳。后又力主削弱藩镇势力。二年......

    高崇文 308

    (746-809) 唐将领。其先渤海(今黑龙江宁安南)人,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击破,以功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代其节度行营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刘辟反,宰相荐其才,诏左神策行营节度,统兵往讨,......

    澄观 475

    华严宗四祖澄观,越州山阴人,字大休。十一岁时,依止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岁以后,开始习律,也学三论。大历年间,曾研习《大乘起信论》、《涅槃经》、《华严经》;大历十年(七七五),前往苏州,跟随湛然学习天台《摩诃止观》、《法华经》、《维摩经》等;又拜谒牛头山惟忠、径山道钦等人,究学南宗禅法;复参见慧云,......

    王武俊 382

    (735-801)唐将领。字元英,本契丹人。幼善骑射,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宝应初,王师出井陉,武俊献谋李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朝,以功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后杀李惟岳,唐德宗授武俊为恒、冀观察使。武俊怨不得节度使而失赵、定二州,遂与朱滔同叛,屡败王师,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派使说服,乃去伪号,拜......

    弃松德赞 313

    (742-797)唐时吐蕃赞普。一作挲悉笼腊赞或乞立赞。弃迭祖赞子。754-797年在位。即位后.借吐蕃强盛、唐陷于安史之乱时,东联南诏.夺占唐河陇地区,并一度攻占长安。同时西攻大食(伊朗),南侵天竺(印度)。后期由于其相尚结赞专权,兵民困于兵役、赋役等原因,内乱迭起,吐蕃由盛转衰。...

    李怀光 345

    (729-785)唐朝将领。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幽州,以战功赐姓李氏。他少从军,以军功累进都虞侯。德宗初,检校刑部尚书、为宁、庆等州节度使,转邠宁、朔方节度使。奉命抵御吐蕃,吐蕃自是不敢南侵。建中三年(782),奉命讨魏博镇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奔奉天。朱泚攻奉天,他前往救援,兵败朱泚,......

    杜佑 1540

    (公元735-812年) 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父杜希望,官至鄯州都督、陇右节度留后。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江淮青苗使、容管经略使、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

    顾况 1434

    (727—815),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字逋翁,自号华阳真逸。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或说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

    第五琦 1407

    (729-799)唐朝理财家。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以吏干进。天宝元年为陕郡太守韦坚从事,五载坚得罪,坐贬官。十三载为须江丞。十五载任北海录事参军,十月谒肃宗于彭原行在,请收江淮财赋,拜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迁户部侍郎,专......
    首页上一页 … 28293031323334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完颜雍13李存孝14沈贵妃15耶律阿保机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