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神会 1374

    668~760)唐代禅僧,菏泽宗之祖。襄阳(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幼学五经、老庄、诸史,後投国昌寺颢元出家。讽诵群经,易如反掌。年十三,参谒六祖慧能。慧能示寂後,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八年(720)奉敕配住南阳龙兴寺,大扬禅法,人称南阳和尚。六祖入灭後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沈废,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由......

    张若虚 1430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

    张仁愿 1466

    [唐]张仁愿(?-714) 唐朝大臣。本名仁亶,改仁愿,华州下(今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人。唐代名将,曾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督都、朔方军总管等职,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张仁愿少有文武之才。武则天时期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督都。当时,东北营州的东突厥逐渐强盛,尤其是长寿三年(694)默啜自立可汗......

    金刚智 1361

    金刚智 (公元669---741), 梵名 Vajrabodhi,印度人,中国佛教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金刚智经由海路,善无畏经由陆路,分别携带了"金刚部"和"胎藏部"的灌顶传授密法来到中国,成为开中国两部密法的始祖,为中国奠定了密......

    陈子昂 1556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

    李显 1432

    唐中宗李显(656-710),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

    苏颋 1401

    苏颋(tǐng) 670-727 唐朝大臣、文学家。字廷硕,京兆武功(今今陕西武功)人。弱冠敏悟,举进士第,调乌程尉。武后朝,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胄曹参军,迁监察御史,转......

    刘知己 1722

    (661-721) 唐代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680)中进士。武周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职,兼修国史。中宗时官凤阁舍人,暂停史职。不久又除著作郎,仍兼修国史。后参与纂修《则天皇后实录》,因与纂修大臣武三思不合,请辞史馆职,但不久又三度入馆。玄宗时,官左散骑常侍。他自幼......

    唐中宗 1457

    唐中宗李显(656-710),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

    吴兢 1403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

    贺知章 1407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

    韦后 1515

    韦氏(?-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弘道元年(683年)唐中宗李显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都要置幔坐在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

    李旦 1388

    李旦(公元661-716年),高宗第八子,母亲为武则天皇后。封豫王,又封冀王。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后继位,时年23岁,在位10年(公元684-690年,公元710-712年)。病死,葬桥陵。年号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桥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丰山上。历史上丰山......

    张易之 1483

    张易之(?~705) 中国唐代武则天宠臣。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初以门荫迁为尚乘奉御。武则天临朝,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昌宗复荐易之。深得武则天的恩宠,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

    张鷟 1372

    张鷟(约660—74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 (今河北深县)人,唐代小说家。他的命名为"鷟",据两《唐书》说,是因为他幼时梦见一只紫色的大彩鸟飞临庭院,他祖父认为紫色的大禽是凤类的鸑鷟,征兆着以文章显扬家园,表字"文成"正由此而来。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

    张昌宗 1463

    武则天宠臣。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行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神功元年,以太平公主荐,与其兄张易之同入侍宫中,为武则天男宠。拜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旋进右(一作左)散骑常侍。圣历二年,为控鹤监内供奉。历司仆卿,俄改春官侍郎。与兄易之专权乱政,时人侧目。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崔玄暐、张柬......

    郭震 1387

    郭震,(656~713) 中国唐朝将领。字元振,魏州贵乡人。以字显。少有大志,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馀,以饷遗宾客。武后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曾出使吐蕃. ......

    李贤 1401

    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尝诏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后以明崇俨为盗所杀,疑出太子之谋,诬构而废之。后得政,遂遇害。子三人: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

    徐坚 1354

    [唐](公元六五九年至七二九年)字元固,湖州长城人,徐齐聃之子。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卒于玄宗开元十七年,年七十一岁。幼有敏性。沛王闻其名,召见,授纸为赋,异之。举秀才及第,为万年主簿。预修三教珠英。神龙初,为给事中。后出为绛州刺史,又入为秘书监。复为集贤院学士,副张说知院事,封东海郡公。坚多识典故,......

    章怀太子 484

    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尝诏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后以明崇俨为盗所杀,疑出太子之谋,诬构而废之。后得政,遂遇害。子三人: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

    索元礼 503

    (?-691)胡人,籍贯不详,为武则天时酷吏,武则天临朝后,拟废除异己,他承旨上书告密,擢为游击将军。派他在洛州设置机构,审理“谋反者”,并对谋反者施行各种酷刑,还令受刑人广泛牵涉无辜,使被陷害而致死者多达数千人,而他则大受武则天之赏赐。之后,来俊臣、周兴等纷纷相互与之仿效,制造极为严重的恐怖气氛。......

    孙过庭 423

    孙过庭(?648-?703)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朝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右卫胄参军,一说官率府录事参军。工楷、行、草,师法二王。宋米芾以为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然也有论者如窦巫讥其书为千纸一类、一字万同者。...

    周兴 477

    武则天时酷吏,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以明习法律,为尚书省都事。武则天垂拱以后,屡兴大狱,被其陷害者数千人。天授时除尚书左丞,上疏请除李家宗正属籍。后为人所告,授来俊臣以请君入瓮之法,作茧自缚,伏罪。与丘神绩同下狱,当诛,则天特免其死,徙于岭表,被仇家杀于途中。...

    王涛 437

    王涛,(生卒年不详)唐朝医学家。是名医王珪的孙子。曾任给事中、邺郡太守等职。勤奋好学,博览古医书多方求教名医,尤以治疗妇科和儿科病见长。著有《外台秘要》一书,记载很多古医方和各种传染病,并特立妇科和儿科专章。...

    司马承祯 415

    司马承祯 (647—735) 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

    徐敬业 332

    (?~684) 唐代反抗武则天专政的军事首领。唐初名将李绩孙。祖籍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李绩本姓徐,赐姓李。总章二年(669),李绩死,敬业袭爵英国公,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卒,中宗即位。次年,改元嗣圣......

    王孝杰 340

    王孝杰(?-697)唐朝将领。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仪凤二年(677),吐蕃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三年(678)正月,唐高宗命中书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乐都)都督,代刘仁轨于洮河镇守,又于关内、河东募兵击吐蕃。时王孝杰为副总管,从工部尚书刘审礼领军西行。九月,唐军与吐蕃战于青海大非川,唐军败,......

    李贞 353

    李贞(?—688年),贞观五年(631年)封汉王,十年(636年)改封越王、扬州都督。“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与其子琅琊王李冲联合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服毒自尽。...

    来俊臣 656

    来俊臣(651~697) ,唐朝武则天时酷吏。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少时凶险,不事生产。因告密得武则天信任,成为武则天在政争中的鹰犬。来俊臣和羽党共撰《罗织经》,作为告密的典范,网罗无辜,捏造罪状。凡罗织人罪,皆先进奏事状,敕令依奏,即籍没其家。每有赦令,则遣狱卒先杀重囚......

    杜审言 292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首页上一页 … 163164165166167168169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李存孝13完颜雍14野利仁荣15沈贵妃16耶律阿保机17宋子文18朱聪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