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历史人物

    李适 353

    唐代皇帝。即唐德宗。779-805年在位。唐代宗长子。宝应元年(762)代宗即位。时方讨安史叛军,以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封鲁王,不久改封雍王。广德二年(764)立为太子。大历十四年(779)代宗死,李适即位。德宗即位之初,颇思励精图治,政局为之一新。建中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宣布废除租庸......

    李希烈 352

    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为原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的族侄,李忠臣因贪财好色,被其逐出淮西,逃往长安。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六月,李希......

    唐德宗 868

    唐德宗(742年—805年)李适,(适发音为Kuò),汉族,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唐肃宗的长孙、唐代宗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779年至805年在位。曾用年号:建中、兴元、贞元;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安葬地:崇陵。 【生平事略】......

    韦皋 291

    [唐]字城武(七四六至八o六),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余年,封南康郡王。谥曰忠武。诗三首。以文翰之美,冠于一时。南诏得其手笔,刻石以荣其......

    韦应物 368

    韦应物(737~792) 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

    朱滔 513

    朱滔(746-785),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兄泚。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朱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后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大历九年(774年),滔劝泚入朝。建中二年(781)奉朝命攻成德李惟岳,在束鹿(今河北束鹿东北)获大胜。建中三年(782年),朱滔谋反,朱泚被软禁在京城。朱泚......

    杜黄裳 612

    (738-808)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京兆杜陵人,字遵素。宝应进士。初为郭子仪朔方从事,曾代主留后事务。贞元末为太常卿,反对王叔文用事,唐宪宗以太子总军国事时,用为宰相。元和元年(806),力主讨西川节度副使刘辟之叛,并荐神策军使高崇文为将,为宪宗采纳。后又力主削弱藩镇势力。二年......

    高崇文 311

    (746-809) 唐将领。其先渤海(今黑龙江宁安南)人,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击破,以功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代其节度行营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刘辟反,宰相荐其才,诏左神策行营节度,统兵往讨,......

    澄观 490

    华严宗四祖澄观,越州山阴人,字大休。十一岁时,依止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岁以后,开始习律,也学三论。大历年间,曾研习《大乘起信论》、《涅槃经》、《华严经》;大历十年(七七五),前往苏州,跟随湛然学习天台《摩诃止观》、《法华经》、《维摩经》等;又拜谒牛头山惟忠、径山道钦等人,究学南宗禅法;复参见慧云,......

    王武俊 386

    (735-801)唐将领。字元英,本契丹人。幼善骑射,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宝应初,王师出井陉,武俊献谋李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朝,以功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后杀李惟岳,唐德宗授武俊为恒、冀观察使。武俊怨不得节度使而失赵、定二州,遂与朱滔同叛,屡败王师,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派使说服,乃去伪号,拜......

    弃松德赞 317

    (742-797)唐时吐蕃赞普。一作挲悉笼腊赞或乞立赞。弃迭祖赞子。754-797年在位。即位后.借吐蕃强盛、唐陷于安史之乱时,东联南诏.夺占唐河陇地区,并一度攻占长安。同时西攻大食(伊朗),南侵天竺(印度)。后期由于其相尚结赞专权,兵民困于兵役、赋役等原因,内乱迭起,吐蕃由盛转衰。...

    李怀光 355

    (729-785)唐朝将领。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幽州,以战功赐姓李氏。他少从军,以军功累进都虞侯。德宗初,检校刑部尚书、为宁、庆等州节度使,转邠宁、朔方节度使。奉命抵御吐蕃,吐蕃自是不敢南侵。建中三年(782),奉命讨魏博镇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奔奉天。朱泚攻奉天,他前往救援,兵败朱泚,......

    杜佑 1552

    (公元735-812年) 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父杜希望,官至鄯州都督、陇右节度留后。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江淮青苗使、容管经略使、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

    顾况 1473

    (727—815),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字逋翁,自号华阳真逸。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或说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

    第五琦 1417

    (729-799)唐朝理财家。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以吏干进。天宝元年为陕郡太守韦坚从事,五载坚得罪,坐贬官。十三载为须江丞。十五载任北海录事参军,十月谒肃宗于彭原行在,请收江淮财赋,拜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迁户部侍郎,专......

    贾耽 1479

    [唐](七三o至八o五)历代人物年表碑传综表作(七一o至七八五)误,今依历代名人生卒表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天宝(七四二至七五六)中举明经,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历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魏国公,顺宗(八o五)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谥元靖。正书宗虞世南。卒年七十六。《唐书本传、书......

    李泌 1402

    南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李泌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生前在南岳隐居、受篆,仙逝后又魂归南岳,与南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外立世功,内修道法,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为人楷模。由于某种原因,史家对他有不同看法,《旧唐书·李泌传》说他为相以后“无足可称”,《太平广记》甚至把他的事迹列入“妖妄”类。这些看法是偏颇的,我......

    卢杞 1461

    (?-约785)唐朝大臣。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为人阴险狡诈,居相位期间,忌能妒贤,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排斥宰相张镒等。又征收房屋“间架税”、“除陌税”,天下怨声载道。建中四年(783......

    戴叔伦 1500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

    李宝臣 1392

    (718-781) 唐藩镇。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名张忠志,为安禄山部将,属唐代藩镇。安禄山叛变时,他为安禄山进攻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后驻军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北)与唐军对峙。史思明失败后,他拒绝史朝义之官爵,开井陉之道以纳唐军。史朝义死,隧以其地降唐,被任命为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位石......

    孔巢父 1419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七世孙,“竹溪六逸”之一,与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诗文佳作行世,后散失。 唐玄宗末年,孔巢父曾与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隐居于山东泰安府徂徕山脚下,纵......

    李正己 1393

    (733-781)唐朝地方割据者。高句丽人,生于营州(今辽宁朝阳)。本名怀玉。初为平卢军裨将,节度使王玄志死后,推侯希逸为帅。上元二年(761)随希逸南迁青州(治今山东益都)。永泰元年(765)逐侯希逸,代为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受赐名正己。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等更相影响。大历中,李灵曜叛唐......

    安庆绪 1473

    (?-759) 安禄山第二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素懦弱,不善言辞而善骑射。天宝十载(751)年未20,拜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后为安禄山都知兵马使。其父称帝时,封晋王。至德二年(757)春,杀其父,严庄、高尚拥其即帝位,改元载初。唐军收复西京长安后,率余众弃东京洛阳,奔河北,退保邺郡(河北临漳......

    元载 1346

    元载(?-777年)子公辅,凤翔岐山(今陕西凤翔县)人,唐朝中期政治人物。 天宝初,因熟读庄子、老子、列子、文子之学,而考上进士,后任新平尉,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

    李皋 1496

    唐宗室。字子兰。天宝十一载(752)嗣封曹王。由都水使者迁左领军将军。曾任衡州、潮州等地刺史,所至有善政。建中三年(782),为江南西道节度使,拔擢牙将伊慎等为大将。会李希烈叛,他率军进讨,收复黄、蕲等州,屡战有功。转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在江陵(今属湖北)修复古堤,开辟良田王千顷。曾设计制造战舰,......

    史朝义 1888

    (?-763)史思明庶长子。天宝十四载(755)史思明叛唐,以其留守冀州、相州等地。乾元二年(759),其父称帝,封为怀王。骁勇、宽厚,下多附者,而无经略之才。上元二年(761)三月,杀其父,即帝位,改元显圣。洛阳一带,几经战乱,州县为墟,安禄山收将,亦不受其征召,泥陷困境。宝应元年(762)十月,......

    王冰 1420

    王冰,号启玄子,约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804年,曾任唐代太仆令。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陆羽 1381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

    袁晁 1471

    (?-763)唐代宗时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原为司鞭小吏。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朝廷为追征江淮地区八年赊欠租调,派豪吏为县令,搜括民间粟帛,农民纷起反抗。他在翁山(今舟山岛)率众起义,攻下台州,年号宝胜(一作升国),连克信、温、明等州,拥众近二十万。次年夏,为唐将李光弼部所败......

    怀素 1423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主于唐玄宗 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
    首页上一页 … 159160161162163164165 … 下一页尾页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秦琼05没藏皇后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胡三省12李存孝13完颜雍14野利仁荣15沈贵妃16耶律阿保机17宋子文18朱聪19胡铨20刘龑
    月点击排行
    01崔郸02刘方03郑朗04史万岁05隋炀帝06裴休07琼花公主08杨涉09张定和10定彦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