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著名战役

    范增为什么被项羽踢开?亚父范增的悲惨结局

      到了汉三年4月,项羽攻打刘邦所在的荥阳依然很凶猛,刘邦继续受不了,为此,不得不派人去请和,愿意以荥阳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但范增不同意,撺掇项羽继续攻打刘邦。刘邦在这时候就惦记上范增了。项羽的使者去刘邦大营时,陈平摆出高规格的接待,可发现来使是项羽派来的,就把高规格的礼遇给撤下了,还说了一句,“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使者,原来是项王派来的,你早说啊”。为此,马上让人降低了接待规格。项羽因此而怀疑范增这人不地道,有通敌嫌疑。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和群臣探讨为什么自己能取得天下时,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禽也”。这句话无形中抬高了范增的地位。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是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关系。七十多岁的范增时刻维护项羽的利益,把项羽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爱护和关心。他这把年纪还参加造反,史书有记载他“好奇计”,肯定是江湖经验、人情世故和奇谋韬略都很精通的人物。在各类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人们习惯性地把他打扮成诸葛亮和张良这类仿佛神仙附体的大谋士,在《鸿门宴传奇》这部电影中,他的沉稳、谋略和奇人气质明显压过张良一头。因此,年轻且出道不久的项羽自然也把他当成可以依赖的父亲。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项羽主持的戏水分封,范增是如何在旁边帮着谋划的,但在分封诸侯时,根据史书记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这说明范增和项羽对分封这件事如何搞,私下里是商量过的。最起码,把刘邦贬封到巴蜀,肯定和范增有关。据此推断,项羽的很多决策应该和范增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很多决策和计谋就是范增出的。然而,陈平仅仅使用了一个并不高明的反间计,就把范增给拉下水了。让人不禁怀疑,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是不是真的像我们一贯理解的那样亲密无间呢?不过,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很难看清楚究竟在项羽和范增之间发生了什么,只能靠一些推测来和大家分享。我们推测,范增可能被项家家族的核心人物排斥了,以及他的所作所为也遭到了项羽的厌弃。

      鸿门宴最能反映范增和项氏家族的微妙关系。尽管《史记》中关于鸿门宴的记载,有很强的文学色彩,现在我们基本能确定,司马迁写鸿门宴时,参考了刘邦的近臣陆贾所写的《楚汉春秋》,而陆贾写《楚汉春秋》时,刘邦和当时参加鸿门宴的汉朝大臣,应该都看了这部书。陆贾在这部书里大概不会、也不敢“抑刘扬项”,看过《史记》对鸿门宴的记载人,都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项羽的脑子短路了,项家人之间玩窝里斗,刘邦则显得大智大勇,还长了一副好舌头,凭借机智和众人的舍命脱离了危险。而且很多细节都脱离了常人的理解,因此,其真实性受到了古今研究者的怀疑。

      虽然我们看到的鸿门宴和真正的史实会有出入。但有一点还是比较能肯定的,范增主张杀刘邦,在项伯为首的项氏家族里,有很多人在鸿门宴前后是不主张杀刘邦的。之所以这么说,一是范增在多个场合都要求项羽痛打刘邦,使其永不得超生,二是汉朝建立后,刘邦赐项伯刘姓,原因就是因为项伯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解了围。而《史记》中记载,范增让一个叫项庄的人,去刺杀刘邦,项庄同意了,上演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好戏,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范增就和项氏家族就很好。项庄这个人从鸿门宴之后,就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了,这个人应该不属于项氏家族中的核心人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范增和项氏家族中一些实力派人物的关系并不和谐,他所能依靠的就是项羽的信任。可我们知道,从之后的楚汉争霸看,项氏家族是项羽最依赖的军事政治集团,除了项伯以外,这个家族中有曝光率的还有项陀(一般认为他和项它、项他是一个人)、项悍、项冠、项声、项襄等人,都是项羽很依赖、很信任的将领或者文臣。一旦这些人不和他和睦,范增就显得很孤立。

      既然得不到项氏家族的亲近,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外姓人都和项家人关系不好,项羽除了依赖项氏家族的势力外,其他和项家有渊源关系的外姓人,其实也得到了项羽的信任,比如龙且、周殷、郑昌、曹咎、季布,还有一些地方势力派,比如薛公、终公等。这些人比如龙且和项家人关系就不错,项声、项陀都和龙且曾一起并肩作战过。即使根据《史记》记载,尽管钟离昧受陈平使的离间计的影响,被项羽怀疑,但根据以后钟离昧的作战,其实,钟离昧并没有真的失去项羽信任。在以上这些人中,比如,郑昌、曹咎,在史书中则明确记载了,他们在项家还在秦朝做地下工作时,就已经有恩于项家或者和项家过从甚密。除了这两人外,虽然在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其他人和项家在早期就有了很深的交往,但陈平等人说过,项羽就喜欢任用本族人和项家关系铁的人,因此,这些人得到项羽信任并被委以重任的人,也应该可以归入和项氏家族有渊源关系的人物之中,至少在早期就参加了项家军,比如,龙且、周殷、季布。

      可是,范增和这些人是不同的,他是项梁从江东起兵后,到达齐地的薛郡后,他通过怂恿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才从此进入了楚国和项家军的核心圈。之后,他被楚怀王任命为末将,和宋义、项羽一起救援赵国。大概宋义被项羽杀了,范增力挺项羽,才使得项羽和范增走得近了。之前,范增和项羽、项氏家族其实没有什么多么过于亲密的关系。

      当然,没有和项氏家族的血缘关系、也没有很铁的旧交,但根据《史记》记载,范增是项羽的亚父,这说明至少说范增是受到项羽儿子对父亲一样的信任和热爱。可是,范增这个亚父身份也是可疑的。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只有在记述鸿门宴时,才提到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之前之后都不再这么称呼范增了。而在记述鸿门宴这场戏时,在说到范增的座次时,突然来了一句“亚夫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这样表述一个人的身份,和司马迁以前的写法是很不一样的。用“亚父”来指称范增,主要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在《高祖本纪》中,第一次出现亚父称谓,还是在鸿门宴之前,范增劝项羽打刘邦时,史书如是说,“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有些人为此怀疑范增亚父这个身份的真实性,并据此提出,刘邦的阵营有故意抬高范增的地位,以显示项羽不会用人的缺点。大家可以想,连亲父亲的人都被项羽抛弃,项羽还有不失败的理由么?

      当然,范增的脾气很大,也可能是让项羽逐渐嫌弃他的一个原因。他可能仗着在杀宋义时以末将的身份力挺项羽,以及帮着项羽分封天下(大概为此项羽还封他为历阳候),从此,逐渐对项羽说话就不客气了,最直接的证据还不是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后,范增气急败坏骂项羽是“竖子”(我们说了鸿门宴可能被人编撰过)。而比较可靠的证据则是,范增被陈平离间后,项羽“稍夺其权”,他范增看出来项羽不信任他了,脾气大的范增大怒说一句,“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恳请骸(hái)骨”。这句话是很伤人的。

      其实,在战争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人家项羽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怀疑他一下,也就是稍微夺一些他的权力,并没有明目张胆地把他晾一边,更没有对他隔离审查。而他就暴怒了,说什么“天下事定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一目了然的。无非是说,“你项羽完蛋了,肯定打不过刘邦,你等死吧”,听到这句话,不管是谁,肯定会生气。而从他说的这句话看,他离开项羽,是他主动提出的,还真不是人家项羽撵他走的,更没有逼他走。如果范增稍微存住气,动动脑子,和项羽掰扯清楚,破掉陈平这个并不高明的反间计,绝不是什么难事。可他就是如此意气用事,最终上了陈平的当。作为年轻人的项羽,自尊心肯定是有的,项羽还是那时代能力超强、势力巨大的风云人物,自尊心则会更强。范增如此表现,人家项羽肯定赌气、生气,放他走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相比而言,项羽还是比较理智,没有因为范增说出这么充满讽刺、敌意和挖苦的话,就动了杀人的念头,而是随了他心愿,让他走人。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被很多人忽视了,范增离开项羽,他去的地方是彭城,而不是自己的老家。这也许说明项羽给他留了后路,说实在的,项羽对范增是相当够意思了。在回彭城的路上。史书记载,他是“疽(ju)发背而死”,得这种病的人一般都是急火攻心、自己想不开所致,范增应该是活活气死了。

      至于范增的能力问题,其实也不用太把高祖得天下后高抬他的话当回事儿。大家知道,范增应该是一个能人,这不会错,但他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就高到半仙的程度呢?根据能看的史书,我们知道,范增应该对项羽分封天下是立了大功了,但对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陈了。比如,刘邦东征彭城时,也没听说范增有什么让人佩服的谋略,都是项羽独撑危局,反败为胜。与张良相比,范增很少在关键时刻替项羽摆平难事。鉴于陈平使反间计,只有在范增身上灵验了,而在其他人身上则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高祖也只有拿范增说事,才显得有理有据,以此贬低项羽,也才能说得过去。说高祖故意这么说的,也是不为过的。

  • 热点推荐
    01国共金门炮战一共死了多少人?金门炮战的背景是什么?02西路军突围惨遭浩劫:女战士遭强暴后吊在树上03谜团:朝鲜牡丹峰乐团为什么突然不辞而别? 04马步芳军队抗战纪实:抗战中的马步芳和马家军!05杜聿明怎么死的?杜聿明临终之际为何没见到儿女06青树坪战役中,四野49军的损失到底有多大?07揭开被刻意隐藏半世纪西路军毁灭真正原因?08揭秘:朝鲜战争的17国联军都是哪些国家?09青树坪之战的伤亡情况如何?钟伟率部歼敌553人,自身伤亡达1400余人10孟良崮战役伤亡情况 双方兵力对比11飞豹战机试飞史:085号原型机失事两飞行员牺牲12二野十大虎将传奇:第二野战军十虎将都有谁?13揭秘:中国特种兵曾三次正面打击美国海豹突击队14粤军出身的抗战十虎将:共和国元帅位列其中15抗日爱国将领邱清泉简介:邱清泉上将怎么死的?16越南残害女兵暴行!越南人竟如此虐待中国女俘虏17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总指挥官是谁?徐向前是怎么打得?18为什么说金门炮战,使蒋军损失惨重是有人提前泄露了消息?19朝鲜为啥要跟韩国打仗?朝鲜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20揭秘:青树坪战役真相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