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0年代以来,两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有了新的动向:印度一直以来都怀有大国梦想,为争当地区军事大国和世界政治大国,积极向中国南海扩张势力,与越南的军事政治合作就是其成就大国梦想的重要手段。越南自从1986年确 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以来,就积极从南海获取油气资源,为其国内发展提供资金、能源等方面的支持,为了在与周边大国的竞争中获得南海的各种利益,近些年来越南积极发展其海空军力量,以此增强其参与南海资源争夺的实力。
印度和越南在军事政治方面展开的合作,并不是正常的经贸往来 发展所致,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只能使得双方的合作限定在战略层 面。根据各自的战略需要,印越双 方的各种合作事项完全是在政治主导下军事、经济等战略合作的产物。
军事合作内容
第一,印度向越南提供武器装备援助。印度2007年曾经从退役的11艘俄制舰艇中拆解了5000多个零件,提供给越南海军,以便使越南海军现役最大的舰船“别佳”级护卫舰恢复战斗力,今后两国有可能 继续在“基洛”级潜艇的人员培训、 设备维修上展开合作。此外,印度 还同意向越南出口“布拉莫斯”超声速反舰导弹。
越南海军的舰艇主要来自于前苏联,这些舰艇大多是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产品,设备严重老化, 舰艇零部件非常缺乏,“别佳”级护 卫舰就因为缺乏备件不得不长期停 靠在军港内无法出航。而印度也拥有大量俄制舰艇,且具备较强的零部件生产和设备维护、修理能力, 正可解越海军燃眉之急。同时,越南把性能先进、破坏力大的“布拉 莫斯”超声速反舰导弹装备到其性能相对落后的舰艇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越 南海军的实力。而印度海军向越南提供其舰艇所需零部件和出口先进的反舰导弹,可取得越南对其进入南海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能扩大 印度本国军工产业的外贸版图,赚取利润。
第二,越南和印度两国军队进行交流训练 合作,相互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在2010年12月 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后,印度防长安东尼与越 南最髙领导阶层举行会谈,并在此期间确定联 合演练山地及丛林作战的措施,同时印度将为 越南军队提供信息技术和英语人才培训方面的帮助。印度将重点帮助越南升级其军事硬件,包 括海军舰艇的维修和保养。
越南近些年来大力加强其海军现代化建 设,但它面临人员、技术和经验缺乏的瓶颈限制 和历史欠账,而印度在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能够为越南海军提供人才、信息技 术、舰艇维修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培育越南本 国的海军人才。而印度由于国土面积大,热带山 地丛林多,需要加强其军队的山地丛林作战能 力,而越南军队历史上有过长时间的热带山地 丛林战争经历,实战经验非常丰富,在这方面印 度军队可获得越南的帮助,提升印度军队山地丛林作战能力。
第三,越南打算向印度海军开放本国军事基地。越南打算放弃一直奉行的“北防南攻”军事战略,正在和印度建立针对中国的准军事同盟 “印越合作计划”,该计划同意印度“租用”越南即将建成的“东京湾海军基地”,用来停靠航母。越南海军总司令阮文献在近期访问印度时, 再次邀请印度在越南芽庄港永久驻留。在2010 年12月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后,印度媒体更透露越南已同意开放本国港口,为印度军舰提供维修补给服务,这一举措“将使印度海军获得接近中国海军基地的港口”。
越南海军缺乏大中型水面舰艇,已有的舰艇装备陈旧落后,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相比力量 很弱,向海军实力较强的印度海军开放本国军事基地,是打算借助印度海军力量以抗衡周边 强国,即使是不能得到实际的帮助,只要印度海军能够进驻越南军港,就能够达到为越南撑腰的效果。而印度则正在积极实现向南中国海及 亚太的势力扩张,越南在中国南海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这正是印度海军所需要的,因此也积极回应越南的邀请。
政治经济合作
印度和越南在南海的政治经济合作主要在南中国海争议水域开发石油天然气 方面。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 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 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合作,在两国外长越南河内的会晤 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 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 划。此前,印度最大国有石油公司OVL已与越南合作,在南海两块油 气田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印度外长 克里希纳称,印度会继续在南海进 行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而越方则 表态“全力支持”。
对于印度和越南双方来说,这种能源合作的政治效应,远远大于 经济效应。印度的石油需求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不急需南中国海开 采的石油资源,联合开采石油只不 过是个幌子,借机把经济、政治触 角深入东南亚,为争当世界大国铺 路才是其真正目的。而对越南来说, 它拿出一些能源利益拉印度介入南海,更有利于其把南海的水搅浑,可以将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达到与中国制衡对抗的目的。
结语
在印度、越南中国南海战略的引导下,相信印度和越南在中国南海会有更进一步的搅局动作发生。他们将会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不断寻求扩大和 深化双方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各自的战略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