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著名战役

    1949年后十多年的两岸关系:张治中成为交流使者

    1949年后十多年的两岸关系,北京大学教授刘金质说:“其实还是一种内战的延续,不过表现形式是冷战,是全世界冷战局势的一部分”,“但并不排除缓和与接触”。在这种环境下,国共双方或派出密使,或托人传话。中共方面最先受命作谋和试探的,是由毛泽东亲自点将、与国共两党都有很深渊源的著名将领张治中。

      1950年3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国防研究小组组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经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开始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行工作。1950年3月11日,毛泽东起草了《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给张治中的电报》。电文称张“现在从事之工作极为重要,尚希刻意经营,借收成效”。同年3月20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张治中,“同意”张“来京面叙”这方面的工作。

      从这一年开始,张治中努力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多次给台湾当局写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在他1969年4月所立的遗嘱中,还将祖国统一当作他的遗愿。”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对本刊记者说。

      张治中在国民党军队中曾位至行营主任、集团军总司令、侍从室主任、政治部长,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还担任过湖南、新疆两省主席,与蒋介石过从甚密。同时,他又与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有长期交往,曾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出过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代表国民党与中共进行过多次和谈,有“三到延安”之举,有“和平将军”之美称。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些主战派将领敦促蒋介石通过内战,剿灭中共,唯独张治中提出不能战,因为“无论从政治、经济、民心三方面来说都不能有内战”。邓颖超在《张治中回忆录》中评价说,张将军“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因此,在1950年,中共中央选择张治中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这一重要工作的人选,无疑非常恰当。张的工作开始后,毛泽东与他在半个月内互通了4封电报。在张由南方赴京汇报时,毛泽东曾亲电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为其布置沿途护卫,可见张治中肩负的使命之重要,以及中共中央对此举之重视。

      1954年,张治中发表名为《告逃在台湾的人们》的广播,在历述国民党反动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后,号召逃往台湾的故旧:“只要你们能弃暗投明,就必然得到立功赎罪、既往不咎的宽大待遇。”“全国人民已经伸出手来,希望你们勇敢地走上这条生路,主动地尽自己一切可能靠拢祖国和祖国人民,使台湾早日得到解放。”这篇广播稿播出后,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曾评论“是那么合情合理,那么有说服力,那么令人安心”。

      1956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并希望台湾当局适时派出代表到北京或其他合适的地点进行商谈。张治中在回答《团结报》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周总理的讲话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诚恳的态度,我相信台湾的绝大多数人是会接受和同意的。”“周总理一再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曾两次并肩作战,反对帝国主义,这等于暗示我们不妨再来第三次合作。”

      时隔不久,在1957年3月的一次民革会议上,他又专门就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阐发了自己见解,认为这种可能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新中国的强大所产生的吸引力很大,在台湾的军政人员,自命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信徒,眼见祖国几年来的飞快发展,日益强大,他们在今昔对比之下,自然发生倾向祖国的心情。第二,目前世界总的情势是缓和与进步,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容乐观。第三是台湾内部的情况,台湾军队一天天变老,经济一天天败坏,美援也不能久持,因此人心涣散,前途无望;第四,美蒋矛盾日益尖锐,美国已发动倒蒋运动,利用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分子,主张毁党救国。他们在香港出版反蒋的小册子,提出反共必先倒蒋论,这对蒋介石的刺激很大。”

      1958年10月,张治中写了一篇《台湾应主动抛弃美帝》的短文,号召在台湾的故旧毅然抛弃美帝,回到祖国怀抱。在这篇短文中,他充满感情地写道:“你们离开祖国九年了,人生几何,经得起几回沧桑巨变?鸟倦尚且知还,人情谁不思乡?每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翘首北望,宁不神伤?你们回来吧,家人亲友在盼望你们,祖国人民在召唤你们!”

      1960年5月24日,周恩来请张治中致信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次年6月,毛泽东再次表示:“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1962年,周恩来邀请张治中、傅作义、屈武等在钓鱼台吃饭,席间谈到台湾问题。周恩来希望他们写信给台湾当局,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张治中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转达了周恩来的意思。1963年初,周恩来加紧了争取台湾的工作,他请张治中写信给刚赴美访问的陈诚,阐明台湾的处境和前途,说明反台者并非中共实为美国,而支持台湾者并非美国实为中共,中共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之不可侵犯性。

      为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张治中亲自主持民革中央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为使台湾回归祖国,他尽心尽力。特别是向战犯战俘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56年5月,他分批会见宋希濂、杜聿明、范汉杰等26名战俘战犯,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1959年国庆节,上述战俘多数被释放,后来做了很多对台宣传工作。

  • 热点推荐
    01国共金门炮战一共死了多少人?金门炮战的背景是什么?02西路军突围惨遭浩劫:女战士遭强暴后吊在树上03谜团:朝鲜牡丹峰乐团为什么突然不辞而别? 04马步芳军队抗战纪实:抗战中的马步芳和马家军!05杜聿明怎么死的?杜聿明临终之际为何没见到儿女06青树坪战役中,四野49军的损失到底有多大?07揭开被刻意隐藏半世纪西路军毁灭真正原因?08揭秘:朝鲜战争的17国联军都是哪些国家?09青树坪之战的伤亡情况如何?钟伟率部歼敌553人,自身伤亡达1400余人10孟良崮战役伤亡情况 双方兵力对比11飞豹战机试飞史:085号原型机失事两飞行员牺牲12二野十大虎将传奇:第二野战军十虎将都有谁?13揭秘:中国特种兵曾三次正面打击美国海豹突击队14粤军出身的抗战十虎将:共和国元帅位列其中15抗日爱国将领邱清泉简介:邱清泉上将怎么死的?16越南残害女兵暴行!越南人竟如此虐待中国女俘虏17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总指挥官是谁?徐向前是怎么打得?18为什么说金门炮战,使蒋军损失惨重是有人提前泄露了消息?19朝鲜为啥要跟韩国打仗?朝鲜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20揭秘:青树坪战役真相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