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一战赵括背锅千年!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现在人们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此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其实不然,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两千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被人们嘲笑了两千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来说
战事吃紧
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1年,起因是秦、赵两国为了争夺一块地盘——韩国先要献给秦国,后又送给了赵国的上党郡韩国献给赵国上党。是为了让两虎相争。赵国贪图小利,得到上党郡,直接引起了与秦国的冲突。年初,秦将左庶长王龄率军径取上党,打跑了占据上党的赵军。赵王听说秦军抢了上党,也派军去夺。在统兵将领的人选上,赵王并不糊涂,派出了久经沙场的一代名将廉颇。廉颇率军来到了上党东面的长平。与秦军遭遇,先后打了两仗,但都败了,还战死了一个副将,两个重要的据点也被秦军占去了。不过廉颇毕竟久经沙场,经验老道,眼看打不赢了,干脆躲在深沟高垒的营寨里,坚守不出,准备与秦国长期对峙。
可是,廉颇不出战,急坏了赵王:上党还被秦军占着哪,派你赫赫有名的老将去是指望你能夺回上党,不是做缩头乌龟的。但廉颇深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为将之道,无论赵王怎么催促,他就是坚守不出。赵军不出战,同样也急坏了秦王:如不能消灭在长平虎视上党的赵军,上党随时可能易入赵国之手。秦国的宰相范睢为了促使赵王撤换廉颇,就用了离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赵王听了,终于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命赵括去代替廉颇,以实现他击败秦军占据上党的战略意图。
临危受命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了廉颇。他到长平后,积极地贯彻执行赵王的意图,准备主动大举进攻,企图一举击败秦军,夺回上党,以报赵王的知遇之恩。战军本来就以主动攻击闻名,善打攻击战。秦王得知赵括替代了廉颇,也增加了在上党一带的军队,并秘密地调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改命王龁为裨将,并严令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
这个白起是何人——他是我国古代战功最为卓著的军事家,在他之后,只有汉初的韩信可与之比肩。据说赵王任命赵括为将前,曾问赵括有没有信心打败秦军,赵括想了一阵后回答:“秦国除了用白起为将,我需费点心思对付,其余的秦将全不在我的话下。”你看,既然连一向自负的赵括为不敢轻视的白起,可见白起的名望之高。秦王如不采取保密措施,一旦赵括知道了他的对手也换了,说不定他也像廉颇一样不敢出战了,那秦军就真的无计可施了。白起来了以后,知道赵括善主动进攻,为了全歼赵军,制订了以2.5万骑兵作诱饵,在赵军发起进攻时,佯作败退,诱敌深入,断其退路,三面夹击的战术来对付。不幸的是,赵括上任后,因对敌情变化知之甚少,又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错误,即正面快速进攻,“以身殉职,抵死反抗”。先是在秦军的骑兵诱导下,快速进入敌人的口袋,赵括被围40天,粮绝无援,又向敌人的主力方向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5万人被俘。
往事追忆
当然,赵括作为主帅的实战经验不足,策划偏于一谋的弱点,也在这次战役中暴漏无遗。但是赵括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呢?赵括生于公元前4世纪初年,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曾多次打败过强大的秦军和凶悍的匈奴。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赵括自小就熟读兵书战策,与人辩论起兵法来,更是头头是道。据说,有时就连赵奢也辩论不过他,这使他的名气大震。赵括作为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在其父死后,赵惠文王念其父子功高,让赵括袭封马服君爵位。因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因而又被尊称为马服子。赵奢好刑名之学,早年为田部史,以严正著称。后来统兵打仗,靠严肃军纪,循规蹈矩,也能多次取胜。但赵括认为他的父亲虽然治军严明,但不善于谋划,能不大败可求小胜但也难求大功。赵奢起初有些恼怒,认为赵括口出狂言,便决定以后再出征的时候,将赵括带在身边,希望让残酷的战争来教训这个十分自负的儿子。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大将乐毅破齐后,惠文王又命赵奢为将,攻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这个孤城,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守军中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没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气,命令赵奢在一个月拿下麦丘。赵奢一到麦丘,就命令进攻。但赵括认为,采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从种种迹象来看,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赵括希望父亲先搞清楚城中的情况,暂停进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惠王给的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赵奢没有听赵括的话,下令攻城。结果赵军死了不少人也没有攻下麦丘。赵括对赵奢说,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对赵军的进攻很有防御办法,而此次的赵军与以往的赵军没有什么不同,不比他们更善战,攻城的手段也并不比他们更多,如果像以前的赵军一样硬攻的话,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样的惨痛代价。而且城中的人经常在晚上出来偷袭赵军。赵奢无奈,只得按儿子的建议,先询问抓到的俘虏,向他们了解城中的情况,可是俘虏不说。赵括每天给这些俘虏饭吃,对他们很客气,还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带回城中给家里人吃。于是,俘虏中有人悄悄地告诉赵括,城中的粮食不多,都被齐军控制。百姓早已断粮,已经开始吃人了。赵括问齐军还能守多长时间。俘虏说最多还能守个把月。于是赵奢听从赵括的建议,停止进攻,把俘虏全部放了回去。俘虏回去后,说这支赵军很客气,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带粮食回来。城里的百姓有的就想出来投降赵奢了。齐将见俘虏给城中带来了骚动,便将他们都关了起来。士兵和百姓对此都有怨言。赵奢让围城的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这样过了几天,守城的齐军派代表把这些粮食送回来,对赵奢说,赵军要战就来攻,不要再抛粮食了。赵奢让他回城里等着,但却并不进攻,只是隔了几天才继续向城里抛粮食。这样又过了几天,赵奢听从赵括的意见,拒绝与麦丘的人见面。没想到,麦丘城里的人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投降了。赵括的办法奏效了,赵奢暗暗佩服这个儿子比自己强。惠文王因此重赏了赵奢和赵括。
就事论事
由此看来,赵括并非不懂谋略和变通,然而,壮阔、血腥的长平大战,使赵国40万军队被秦军坑杀,从此一蹶不振。那么,长平之败的责任全在赵括么?如果用时下流行的“问责制”来问责的话,这事可能就复杂了:
第一:首先,起用赵括为主将是谁的错?赵括这个统帅可不是像时下有些官那样是跑来、买来的,而是赵王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任命的。赵王为什么要换掉廉颇?我们替赵王想想:秦军占了本属自己的上党,如不夺回来,对国内的舆论怎样交代?其他的诸侯国又会怎样看赵国?这不但是个面子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在接替廉颇的人选上,赵王不可能没考虑过其他人选。赵国当时除了廉颇,还有李牧等人,也是名将。但他们全都认为在长平只能像廉颇一样打防御战。只有赵括认为可以主动进攻打败秦军,在此情形下,赵王起用赵括,恐怕也是孤注一掷的无奈之举。
第二:其次,长平大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术性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当然是所谓的四大名将之一的上将军廉颇。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战略环境和地理环境所限,赵国的军队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薄弱环节就是防守作战,赵国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才在对匈奴和胡人的战役中屡建奇功。秦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呢?是步兵和防守,虽然秦国有地理地形的优势,但是数百年来东方六国攻入秦国本土的次数,有几次呢?可以说赵军一开始就犯下了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尤其在对垒中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骑兵的方法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赵军可以说彻底的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
第三:还有一个战略错误:当时就是业余战略家也知道,赵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要低于秦国,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可是赵国的政治集群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换而言之,赵国应该主动让出上党求和,以图保住赵国最珍贵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精锐部队,才是上策,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人想到这一点,为赵国精锐部队的覆灭掘好了坟墓。这就是赵国犯下的第三个错误,可以肯定的说赵国已经输定了。
第四:由于物资、军队的大规模消耗和对垒,使赵国政治集群的心灵很脆弱,本来用擅长进攻的赵括换下丧失斗志的廉颇,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可惜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双方的对垒阵式已经完全形成,赵国是必输无疑了,只是看输多少和输多大而已了。加上临阵换将,新统帅上任后又要二到三个月磨合才能形成战斗力,而赵国国力基本耗尽,秦军又不是傻子怎会让赵军有这样的机会呢?所以,这时也就犯下了第四个错误,赵军覆灭的时机完全成熟了,所以不是赵军统帅赵括的纸上谈兵的缘故,而是这时的长平大战本身就是赵国输定了战争。
结语
赵括的军事才干是否就真的不如廉颇?不是的。其实,“纸上谈兵”并非贬义,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其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而现代,“纸上谈兵”更是军队的训练手段之一,现在军队中的司令部演习,图上作业,以及用计算机做的兵棋推演等,均属“纸上谈兵”之列。再说赵括败于实战经验不足,也比较牵强。虽然他过去一直没有独自带兵打仗的机会,只当过中、下级军官,或做过幕僚。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就此推定他一定不会打仗。韩信在被拜为大将军前,只是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诸葛亮更是一出山,就打败了曹操的几员大将。所以说,古代战争,经验与才干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廉颇可说是大名鼎鼎、实战经验丰富,开始他也想夺回上党,但面对强大的秦军,结果是损兵折将又失地。
因此,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乃无稽之谈,实在冤屈了这位赵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