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甲午战争如果打陆战会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陆战不是没打,同样是打输了。
但清政府真要是倾举国之兵、破釜沉舟打陆战,日军还真够呛,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也许历史就会改写。
一、天时: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不大。
虽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明治维新开始于1968年,1872年开始军队改革,1882年开始订立西式刑法,1885年开始开始实施内阁制,1889年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898年制订西式民法,1899年才订立了美式的商业法。
更为关键的一点,正是在1868年,德川幕府造反,天皇出兵平叛,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差不多十年,1877年才宣告结束。此时距离甲午战争仅仅十七年。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变革是一场系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这就证明,日本明治维新的确让日本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但并不是一日千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中国在甲午战争的时候,综合国力是落后于日本,但两国的差距还没有拉开,当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可以说,到了四十年之后的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跟日本的差距才是真正拉开了,怎么说也比甲午战争时的中日差距要大。
可是四十年之后,我们还敢全民抗战,四十年之前,中日差距相对小的时候,打地面战争我们不是胜算更大吗?
二、人和:此时的国内形势很有利。
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国国民政府只是名义上控制了中国,但各地军阀都是各自为政,不听从中央政府指挥。军阀林立,党派林立。
而甲午战争的时候,满清是一元化领导,没有人敢抗拒命令,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玩花招。
虽然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各地"军阀"提出了东南互保,但那是对慈禧跟八国开战蛮干的一种消极反应。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衅,错在日方,八国联军侵华是慈禧鼓动义和团挑衅洋人,错在慈禧。
所以说,慈禧领导下的中国,是统一的,全国军民是一盘棋,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到同仇敌忾,如果打地面持久战,不存在内忧外患的糟糕局面。跟抗战比,国内形势更有利。
三、地利:日军的机械化程度不高。
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日军机械化程度不高。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他们只有疲于奔命和挨打的份,根本无法在战略纵深的战场上游刃有余。
而且,日本当时没有空军,跟40年之后的抗战时期相比,他们又多了一个劣势,而中方又少了一个不利因素。
还有一点,当时中国没有公路,远道而来的日军后勤保障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而中国军队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就可以凭着主场之利确保后勤供应。
四、大清陆军是主场,而且有的部队也很能打。
很多人一提起清朝军队都是一脸不屑,其实清朝军队也有很能打的,不全都是草包。
1894年9月1日,中日两国陆军在朝鲜大同江一带狭路相逢,展开激战,山西太原镇总兵马玉崑指挥中国军队,日军则由其武田第21联队负责进攻任务,凭借有利地形狠狠教训了不可一世的武田率领的第21联队,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9月14日,平壤中国守军在左宝贵带领下誓死迎敌,将士万众一心血战到底。左宝贵以身殉国,将士血染平壤城,进城的日军将士见了无不对中国军人肃然起敬,很多人自觉掩埋清朝官兵尸体。
平壤失守,日军乘胜追击,在辽东战场的鸭绿江战役中,负责守卫虎山的清朝军队在统领马金叙、总兵聂士成率领下跟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旧英勇顽强 "毫无退却之色"。
日军先后组织4次对虎山大规模的进攻,清军一直拼死抵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在随后进行的草河岭激战中,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部跟日军展开激战。依克唐阿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身边大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况非常惨烈,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在攻占了草河岭。
在辽南战场上,正定镇总兵徐邦旗下的拱卫军更是打出了军威,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1894年11月,日军第二军第1师团第1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率部进攻徐邦道驻守的金州,日军兵力是中国守军的7倍,武器装备也胜过我军,他们满以为胜券在握,可是同样经过两天血战才攻破了城池,日军士兵尸横遍野,多名日本军官阵亡。
由此可见,清朝军人固然贪生怕死的孬种很多,但也有不少热血男儿,愿意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
既然这么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慈禧不敢跟日军打陆地战,打持久战呢?
主要是满清统治汉人,是少数统治多数,政权合法化有问题。
他们怕打起仗之后,汉人武装乘机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他们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胃口也没有40年后那么大。他们打仗的初衷就是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强大了,要在满清身上小试牛刀。让满清政府让出朝鲜,再花点银子,打开中国市场;可能的话,再割去台湾。说白了,自己给自己搞个成人礼,想通过此战检阅自己维新成果,正式开启强国之路。
对满清政府来说,这个要求太低了,他们完全可以满足。慈禧担心的是自己的统治,只要政权不丢,其它一切好说。
跟日本爆发全面战争,大清会元气大伤,政权还会有丢掉的危险;而求和,最多割地赔款,对满清政府来说小菜一碟。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之下,还是求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