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蔚(1876-1947年4月26日),字烈武,安徽寿州人。1899年就读于求是学堂。1905年入江苏新军,旋任第三十三标二营管带,并加入同盟会。1906年因参与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而离职。1907年投吉林新军吴禄贞部,曾任屯田营管带、奉天督练公所参谋处二等参谋等职。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南下任民军第一军军长,参与江浙联军会攻南京。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1913年参加讨袁,宣布安徽独立,失败后经上海流亡日本。1947年病逝上海,时年七十二岁。
生平年表
1899年就读于省垣求是学堂,因痛陈清廷丧权辱国,被勒令退学。
1900年与赵声等在南京组织强国会,密谋反清,事泄走安庆,入安徽武备学堂。
1904年任南京防营第二十三标管带。与孙毓筠等谋炸两江总督端方,事败亡命关外,在东北边防督办吴禄贞任管带。
1905年与陈独秀在芜湖成立岳王会,不久到南京任第九镇三十三标二营管带,秘密加入同盟会。
1909年于朝鲜购得《大东舆地图》,此图为朝鲜地理学家金正浩绘制,成图于1861年。此图不但证明现在的延边地区是中国的,还证明长白山天池在勘界中也在中国境内。
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策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部起义,占领南京、任第一军军长兼北伐联军总指挥。
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
1912年1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授予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衔。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并与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王传炯、温宗尧、陈锦涛、陈陶遗、莫永贞、褚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沈秉堃、孙毓筠、景耀月、虞汝钧、张琴、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1912年9月24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
二次革命时,宣布安徽独立,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3年6月被袁世凯撤职。
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
1915年随李烈钧等赴南洋募集军资。
1916年10月8日再授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
1917年归国,到川、湘、鄂边区策动军队进行护法运动,并任川鄂联军总指挥。
1920年起历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长江上游招讨使、建国军第二军军长等职。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奉命北上,整饬西北党务,同时与冯玉祥部进行联络。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
1928年改任北路宣慰使。
1929年3月与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何香凝等联名发表《关于最近党务政治宣言》,反对南京中央,被撤职。
1929年10月被开除党籍,受通缉。
1930年任反蒋派的北平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常务委员。
1931年11月恢复党籍。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条陈抵抗意见,为时论所推崇。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
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45年9月兼任国民政府委员。
1947年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72岁。著有《五十年革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