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人物

    载泽

    爱新觉罗·载泽(1868年3月17日一1929年6月),初名载蕉,字荫坪。晚清宗室大臣,立宪派的重要人物,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

    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镇国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清廷特派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为出国考察政治,是为“五大臣出洋”。载泽出洋时尚未满30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们重点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载泽出洋考察结束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上了《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的宪政体制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载泽还著有颇具史料价值的《考察政治日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贝子衔。历任度支部尚书、督办盐政大臣、度支大臣。清亡后加入宗社党,成为复辟派的重要人物,1929年忧郁而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载泽是晚清主要的宗室大臣之一,他的身份追溯到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十五子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载泽为胤禑的五世孙。其父为辅国公奕枨,奕枨因清仁宗嘉庆帝的第五子惠亲王绵愉的第四子奕询无子,所以他奉旨过继为嗣。光绪三年(1877年),载泽袭封为辅国公。

    光绪二十年(1894年),载泽成婚,婚后晋封为镇国公;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担任职务,任满洲正蓝旗副督统。

    然而载泽的重要政治生涯,还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宪政改革的重要性,任命他外出考察开始的。

    出洋风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清廷发布上谕,特派载泽和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为出国考察政治,是为“五大臣出洋”。

    九月二日,五大臣准备从北京正阳门车站启行,各界人士前往送行,此时却发生了谋杀爆炸事件,载泽轻伤。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国内的有识之士都很着急,生怕朝廷就此改了主意。实际上,朝廷已经不可能改主意,因为这也是当时的国际形势所迫。这年十月,俄国沙皇颁布《十月宣言》,着手政治改革,召开国家杜马(议会),也就是说,西方列强中最后一个专制政权也宣告结束了。光绪帝和慈禧得知这消息,立刻召见载泽,催促他们要抓紧出洋考察。

    “五大臣出洋”因吴樾炸弹谋杀案而推迟了两个月,清廷原定出国的兵部侍郎徐世昌因任巡警部尚书,商部右丞绍英在谋杀案中受伤较重,均不能成行,清廷另任命尚其亨、李盛铎代替。五大臣出国的路线由德国驻华公使代拟和安排。

    在外考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所谓宪政筹备机构。由于各种原因,出洋五大臣最终被确定为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共分两路,其中前三人为一路,后两人为一路。

    载泽、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于同年十二月十一日离京赴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月十四日离沪抵日,后途径美国到达英国,再赴法国、比利时,李盛铎留任驻比利时国大使,其他两人于七月十二日返抵上海,其正式考察的国家是日、英、法、比四国。

    这次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出洋考察历时半年余,其中重点考察了美、英、法、德、俄、日,这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其中尤其是以采取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日本、英国、德国为重中之重。考察的结果实际上是为选择君主立宪制模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政策依据:美国与法国是民主共和政体,清政府绝得不能效法;英国是虚君,亦不能效法。所以日本无疑就成为中国的清政府效法之首选。

    归国重用

    载泽出洋考察结束回国后,力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载泽还著有颇具史料价值的《考察政治日记》。在日本考察时,载振感触很深。除了天皇接见,日本的前首相、明治维新的元老伊藤博文还前来拜会了中国的考察团,他们之前有过一场长谈。载泽一行回国后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的宪政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载泽任度支部尚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泽加贝子头衔。

    宣统元年(1909年),载泽任筹办海军事务大臣。宣统二年(1910年)任纂拟宪法大臣。

    宣统三年(1911年),载泽任清政府新成立的“皇族内阁”(庆亲王内阁)的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但是载泽与庆亲王奕劻的召回袁世凯的意见不和,力持杀袁世凯。

    清亡之后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在奕劻等人的保举下复出后,载泽被迫去职,暗地积极参与宗社党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的活动。民国六年(1917年),载泽曾拥护张勋复辟。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国民政府的孙殿英盗掘慈禧太后陵墓之后,载泽代表清朝皇室到清东陵将慈禧太后的遗体重新安葬。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六月,载泽在北平穷困落魄,郁郁而终。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没藏皇后05秦琼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李存孝12胡三省13耶律阿保机14完颜雍15沈贵妃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刘龑20胡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