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历史人物

    李陵

    ◇汉将李陵◇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风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去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艺文类聚卷二十九·李陵赠苏武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在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思情日已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慰我平生亲。” ---《艺文类聚卷二十九·苏武赠李陵别诗》 (一) 穿越于儒家忠孝思想所浸淫之中国动荡多变的历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主题,即所谓的忠奸之辨。浩如烟海的历史巨帙中,每当遇到给一个历史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时,总免不了要让他在此一天平上过过秤,并将其中之行为昭彰者,分列入诸如“忠臣传”或“奸臣传”之中,褒其忠而贬其恶,以或垂范、或警示后人。虽偶有因修史者受主观或客观之局限而其评或有失处,但总的来说,此一忠奸之辩,仍是中华文化所以能从一终始的重要精神脉索。 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堪数计。前者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为千古景仰;后者如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被万世唾弃。然而鲜有如汉将李陵这样的让人又痛恨又同情者:人们不齿其之临难变节之举,而他的不幸遭遇,却能甚至在他生前,即赢得不少人的深深同情;更有史家司马迁为他而受宫刑之难。他竟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获得相对之解脱,成为一个异数。因此,如果试图了解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忠奸原则,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李陵这个特殊的历史典型。 长期困扰历代中原统治者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北部边患。尤其在冷兵器时代,习于“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的彪悍凶猛的北方游牧民族,相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聚集而居的中原农耕民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到了汉初,问题日趋严重。 汉初立国,兵疲民倦,百废待兴。此时颇有作为的冒顿单于却在北域异军突起,纵横捭阖,“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更有“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和遗书高后之举,使得刘汉在此后数十年时间内,无力北顾,而只有靠和亲送礼等手段,委屈求全,以暂时缓解矛盾激化,解除边境压力。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倚文景四十年生聚之财、挟国富民强之威,才终于能有精力和能力北顾。名将李陵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 热点推荐
    01蒋纬国02敬新磨03冯宝04没藏皇后05秦琼06苏星河07周娥皇08张丽华09李嗣源10赵旉11李存孝12胡三省13耶律阿保机14完颜雍15沈贵妃16野利仁荣17朱聪18宋子文19刘龑20胡铨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