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著名战役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何冒着两线作战的风险,主动对美国宣战

    1941年12月11日,柏林国会大厦,希特勒站在演讲台前,面对着一群狂热的听众,声音中燃烧着一种近乎自毁式的亢奋:

    “美国已经向日本开战……德国和意大利作为日本的盟友,必须履行义务……因此,德国立刻断绝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关系,并宣布:即日起,德国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

    仅仅四天前,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珍珠港。硝烟尚未散尽,远在柏林的希特勒竟主动将美国这个庞然大物拉入欧洲战场,德国由此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与苏联、美国这两个超级工业巨人作战的绝境。这无异于主动跳进自己亲手挖掘的战争坟墓。

    深埋心底的仇恨:希特勒的“美国心结”

    希特勒对美国的态度,绝非临时起意。他骨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美国是一个由“劣等种族”和“犹太财阀”操控的“堕落帝国”。在《我的奋斗》中,他就多次表达对美国实力的不屑与对其“种族混杂”的鄙夷。美国强大的工业潜力?在他眼中不过是“没有灵魂的暴发户”,缺乏德国军队的“钢铁意志”和“雅利安精神”。希特勒的私人谈话中,充斥着对美国“软弱无能”、“不堪一击”的轻蔑论断。这种深入骨髓的偏见,蒙蔽了他对真实威胁的认知。

    误判深渊:德国眼中的“纸老虎”

    1941年的美国陆军,规模确实远逊于横扫欧洲的纳粹铁骑。德国高层普遍弥漫着一种致命的误判:美国要完成战争动员、训练军队、跨越大西洋投送力量,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海军元帅雷德尔就曾乐观地向希特勒保证,美国海军主力已被日本牵制在太平洋,此时宣战“风险可控”。他们完全忽视了美国恐怖的工业转化能力——这个“民主兵工厂”一旦开动,其爆发的能量足以淹没整个轴心国。

    三国同盟:脆弱的“黑帮兄弟盟约”

    1940年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像一条无形的锁链。条约第三条规定:若缔约国中任何一方遭受目前尚未卷入欧战或中日冲突的国家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及军事手段相援助”。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认为,若不“表示支持”,同盟将威信扫地,甚至可能崩溃。 墨索里尼几乎是紧随希特勒之后,也急忙对美国宣战,生怕显得不够“兄弟义气”。讽刺的是,日本在策划偷袭时,出于保密和对德国的不信任,并未事先告知希特勒其具体计划。 当珍珠港的爆炸声传来时,柏林和罗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华盛顿。这所谓的“钢铁同盟”,其内部沟通之混乱、信任之脆弱,可见一斑。

    “先下手为强”:希特勒的赌徒逻辑

    与其坐等美国在解决日本后,以“援助英国”或“反对纳粹暴政”为由,从容不迫地加入欧洲战事,希特勒选择了一种极端的赌徒心态——主动宣战,掌握“道义”主动权(尽管扭曲),打乱美国节奏。 他在宣战演讲中极力渲染罗斯福的“敌意”和美国的“挑衅”,试图把美国塑造成蓄谋已久、一心要毁灭德国的敌人。他更幻想,对美宣战能极大地鼓舞因莫斯科战役受挫而低落的德军士气,并迫使日本在亚洲更猛烈地牵制英美力量。

    自掘坟墓:代价与历史的嘲讽

    希特勒的豪赌,输得血本无归。宣战非但未震慑美国,反而彻底激怒了美国民众和国会,原本国内关于是否全力投入欧洲战场的争论瞬间烟消云散。美国庞大的工业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动,成千上万的飞机、坦克、军舰和装备,连同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开始跨越大西洋涌向欧洲。德国的两线作战,从东线(苏联)一个巨人的压力,骤然变成了东西两线同时面对两个超级工业巨人的碾压。 这直接加速了纳粹德国军事、经济资源的枯竭和最终的覆灭。丘吉尔得知德国对美宣战后,在回忆录中坦承,那一夜他“怀着最大的满足感酣然入睡”,因为他知道“希特勒已经完了”。罗斯福政府则彻底摆脱了束缚,可以名正言顺、全力以赴地实施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将毁灭性的力量投向纳粹的心脏地带。

    1941年12月那个寒冷的冬天,希特勒以为他主动点燃的是美国这只“纸老虎”,却不知他亲手引爆的,是埋葬第三帝国自身的一颗超级炸弹。历史以最残酷的幽默昭示:当傲慢遮蔽双眼,当误判成为战略,盟友的刀锋也能化为刺向自己心脏的利刃。 德国主动拥抱两线作战的“死亡之吻”,其决策中的狂妄、短视与对力量本质的致命误读,至今仍是国际政治中一个沉重而鲜明的警示。

  • 热点推荐
    01国共金门炮战一共死了多少人?金门炮战的背景是什么?02西路军突围惨遭浩劫:女战士遭强暴后吊在树上03谜团:朝鲜牡丹峰乐团为什么突然不辞而别? 04马步芳军队抗战纪实:抗战中的马步芳和马家军!05杜聿明怎么死的?杜聿明临终之际为何没见到儿女06揭开被刻意隐藏半世纪西路军毁灭真正原因?07青树坪战役中,四野49军的损失到底有多大?08揭秘:朝鲜战争的17国联军都是哪些国家?09青树坪之战的伤亡情况如何?钟伟率部歼敌553人,自身伤亡达1400余人10孟良崮战役伤亡情况 双方兵力对比11飞豹战机试飞史:085号原型机失事两飞行员牺牲12二野十大虎将传奇:第二野战军十虎将都有谁?13揭秘:中国特种兵曾三次正面打击美国海豹突击队14粤军出身的抗战十虎将:共和国元帅位列其中15抗日爱国将领邱清泉简介:邱清泉上将怎么死的?16越南残害女兵暴行!越南人竟如此虐待中国女俘虏17为什么说金门炮战,使蒋军损失惨重是有人提前泄露了消息?18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总指挥官是谁?徐向前是怎么打得?19朝鲜为啥要跟韩国打仗?朝鲜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20揭秘:青树坪战役真相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