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群雄纷争的春秋时期,作为外交官的贵族们往往要诵上一段诗,以彰显自己有学问。
能诵者不胜枚举,能写者也不乏少数,但能在《诗经》中署名并经岁月洗礼流传下来的,屈指可数。
有这样一位女子,《诗》载其名,诗言其志,她就是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生长于春秋时期一个传奇家族,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国家为亡时刻挺身而出,作为千古第一女爱国诗人,许穆夫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三首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有炽热崇高的爱国精神绵延至今。
在水一方
2500多年前,发源于陕西省陵川县的淇河水清澈、草茂,从卫国都北部和中部蜿蜒流过,这里有卫国儿女们的喜悦忧伤。
一天,卫国来了两位使者,此番正是奉齐、许两国国君之名前来求亲。
卫国属于周王室的嫡亲宗国,虽然弱小,并有北面的狄戎虎视眈眈,但通过和大国联姻得到庇护,也算过得安稳。作为春秋时期的公主们,很难逃脱联姻的命运,所以对于这一点,卫国美丽的公主想的十分透彻。
身为公主,既然没有自由选择爱情的权利,那便以身许国。两国相较,齐国不论亲疏还是国力强盛,都要优于许国。许国弱小,倘有一日,难以担负拯救卫国的重任。
但思路清晰的许穆夫人却遇到的是爱鹤极奢的哥哥卫懿公,这位国君能把鹤封为将军和大夫,在历史上因为“好鹤”而亡国,也不难理解他的短视了。
面对昏庸的哥哥,妹妹的力争注定得不到好的结果,只得舍弃自己的理想,远嫁许国,成为“许穆夫人”。
忧思难忘
身在许国的许穆夫人,不知婚后可幸福?可有小儿常绕膝?可有夫君长陪伴?纵使这些全部拥有,也难以排解山高水远带来的去国忧思之感。
在异乡的流水边,她时常想念故乡淇河岸秀丽的风光,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的她多美轻松、自在、从容。也幻想着自己回到了家乡,然而梦中的欢笑声和着环佩叮咚,随着奔流河水总也抓不住。
比起故乡温润欢乐的母亲河,异国水总有飘零之感。多少次落泪而后,她提笔将自己的刻骨相思写了下来:
《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故乡是许穆夫人心底最温柔的港湾,是她无法割舍的情感,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一星一月,都是在异国土地上无比的思恋。
许穆夫人对于故乡不仅是思恋,还整日担忧。那个不干正事的哥哥,早已将国库挥霍一空,在拿不出钱财时,便把手伸向了老百姓,强制征收所谓的“鹤捐”。
处于卫国北边的少数民族狄人,当时活跃在太行山附近的游牧民族,始终对于卫国造成压迫之势。
风雨欲来,许穆夫人怎能不担忧?
《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勇赴国难
终于,公元前660年,狄人大举进攻卫国,浩浩荡荡而来。
卫懿公这才晃过来神儿,赶紧召集兵士应敌。但卫国将士们不愿意作战,因为昔日意气风发的他们,赢得功劳全部被卫懿公赏了鹤爵,他们早已经心灰意冷。并对回怼了卫懿公:“国君请派您的鹤将军迎战吧!”
当然,卫懿公也不是傻到家,喜欢归喜欢,他明白鹤是不可能代替人去打仗的。他命人放掉所有的鹤,集结人心,亲自带兵在朝歌城外拼尽作为一个君王或者一个男子最后的血性。
噩耗传来,许穆夫人悲愤交加,立即去求自己的夫君。然而,正如当年所料,许国君王顾及的是自身力量弱小,不肯出兵援助。不论许穆夫人怎么相求,许国竟无一人相助。有人责怪她思虑不周置许国安危于不顾,也有人嘲笑她回国驰援徒劳无益。
内心堆积满满的失望与担忧,很快许穆夫人做了调整。她决议带着随嫁而来的姐妹们,火速赶回卫国,不论力量多么渺小,也不愿眼巴巴地望着一寸山河的沦丧。
空旷的田野上,一骑马车卷起飞尘,急速向前。后边,飞奔而来的是一群马车,许国大夫们的目的是拦截。许穆夫人大声嘱咐车夫快马扬鞭,忧心如焚。一场大夫追夫人的闹剧在春秋许国的原野上演着。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不管前路如何,一个誓要拯救祖国于危难的女儿,表达了自己矢志不移的决心。
历尽千辛回到卫国的许穆夫人,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土地,流离失所的百姓。来不及伤心,她就赶紧与哥哥卫戴公相见,商议复国之策。
他们先招来四千余名百姓,操练起来,一边安家谋生,一边决心训练。同时,他们决议向齐国求援。
当时的齐国国力强大,齐桓公还是许穆夫人的舅舅兼“绯闻男友”,面对许穆夫人的求援,不知是否夹杂儿女私情,齐桓公答应支持卫国,不仅派兵戍卫漕邑,还派自己的儿子率兵三千、三百辆战车去驰援卫国。同时,在许穆夫人的不懈奔走下,宋、许等国也参与了援助,卫国逐渐收复失地,重建都城,从生死线上缓了过来。
有趣的是,卫国后来在春秋战国弱肉强食的夹击下,幸运地又摇摇晃晃地延续了四百年,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延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许穆夫人有知,该感到如何的欣慰,当初所做的一切皆需要!
三月桃花,会于淇上。我们知道,有这样饱含深情的女子深深地眷恋着她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