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楚汉争霸过程初期,刘邦除了拜韩信为大将,还封另一个韩信为王。他就是“韩王信”。
什么?两个韩信?
是的。他们都姓韩名信,姓与名一字不差。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不妨将萧何推荐、刘邦拜将的韩信,叫“韩信A”,而把另一个封韩王的韩信称为“韩信B”。
韩信A
刘邦一统天下后,封了7位异姓诸侯王,韩信A和韩信B是其中之二,可见两人都很牛。
“韩信B”是哪来的?
他为什么被封为韩王?
他与之前项羽所封的“韩王韩成”,又是什么关系?
一切要从秦末第一位韩王、刘邦和张良的老朋友韩成之死说起。
话说前206年二月,项羽大封19路诸侯,其中就有韩王韩成,不妨称他为“韩王1.0”。
但韩成这次所封韩王,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他和张良与刘邦关系很铁,项羽很生气,不仅没让韩成去韩国走马上任,而且把他挟持到自己的西楚国国都彭城。
张良
张良将刘邦送到汉中后,火速赶赴彭城跟韩成汇合。项羽看见张良,越发来气,冲他发飙。
张良趁机对项羽说:“放心吧,楚王,汉王把秦岭上的栈道全烧了,他肯定不想再回关中了。”
张良不仅劝项羽不要打刘邦,反而告诉齐国要反,项羽于是专门出门,对付齐国。
但不久,刘邦就兵出秦岭、夺取关中,搞定三秦,摆出一付与项羽争霸的态势。
项羽认为这一切都是因张良而起,鉴于他和韩成都是刘邦的铁杆,项羽怒从心头起,先借故免掉韩成的韩王头衔,降级为“侯”,后又冲动之下,把韩成杀了。
项羽封他相熟的一个县令郑昌为新韩王,这就是秦末的“韩王2.0”。
项羽
项羽让郑昌当韩王,明面上是照顾老朋友,其实是让他在韩国阻止刘邦东进楚国。
韩成死后,张良“复韩”理想彻底破灭,心灰意冷的他想办法逃出彭城,逃回关中,正式加盟刘邦汉营,被刘邦封为“成信侯”。
刘邦借项羽深陷齐地之机,从关中东进,连战连胜,项羽所封的数位诸侯王,都是墙头草,纷纷投降刘邦。
韩王2.0郑昌不在前面17位诸侯之列,是新晋封的诸侯王,故而特别卖力,全力对付刘邦,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打败郑昌的谁?
韩信B。也就是日后的韩王信。
同韩成一样,韩信B也是韩国王族后代,是原来战国时韩襄王的孙子。刘邦见他有意复国,就派他打韩王2.0郑昌。
韩信B作战勇猛,连下十几城,郑昌不敌投降。
刘邦立即韩信B为新韩王,他就是“韩王3.0”。
韩信B韩王信
刘邦出兵不到半年,接连大胜,自信大振,谋士张良的及时回归,更让他无比振奋。
之后,刘邦又打了几场胜仗,俘虏了即位诸侯。至此,项羽最初所封17位诸侯王(除他和刘邦外),已有6位投降刘邦。如果加上韩王2.0郑昌,就是7位。
此外,韩王1.0韩成被杀,齐地反叛,3个诸侯王或灭或逃,辽东王韩广被燕王臧荼所杀,雍王章邯正被刘邦围困于废丘。
秦末19诸侯
如果加上上述这6人,那么,项羽亲封、原本忠于他的17个诸侯王,背叛他或失去战斗力的已有12人。
能够帮他对付刘邦的,只剩5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zāng tú)和代王赵歇。
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快速向刘邦倾斜……
“松鼠父子读西汉”系列故事(26):创业必须真刀真枪
小松鼠问:“项羽和刘邦为什么要各封一位韩王?”
松鼠爸爸答:“楚汉争霸,本质上刘邦与项羽两人争地盘。争谁的地盘?当然就是秦末19路诸侯中除了刘、项之外17个诸侯国的地盘。”
刘邦与项羽
“怎么争?”
“刘项争霸,既要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也要消灭、争取和拉拢这17个诸侯国。后者有点像美国竞选,谁率先拿下美国50个州的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270以上),谁就自动当选为总统。”
“哈哈哈……好玩。”小松鼠笑,“这17路诸侯,为什么这么不经打?”
“主要是实力太弱。灭秦之战,19路诸侯中,真正吃过苦、出过力、流过血,有比较成型团队的,就是刘邦和项羽。其他各路诸侯要么观望,要么投机,要么跟随,实力与刘、项二人相差太大。可见,创业必须真刀真枪、流血流汗,靠投机弯道超车换来的财富和名誉,都是沙滩建筑。一遇重大外力,很容易崩溃。”
“除了17个诸侯王之外,还有别人吗?”
“还有三位:田荣、陈余和彭越。这三位实力都不差,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封王。但他们对左右楚汉争霸的胜负,又特别关键。”
“田荣我知道。齐国大乱,就是因他而起。”小松鼠飞快问,“除余和彭越是谁?”
“不急,我们后面还会说到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