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是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一处景致,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唐代的《艺文类聚》中曾经做过这样的记载: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则,弘诞弥光。意思就是说,天上的紫微星座就是世上皇帝所居住的皇宫,所以紫微星的光芒是无边无际的。这一点我们经常会在后宫剧中看到有“冲撞紫微星”的言论言论后,皇帝一般会比较着急,甚至会对朝中进行的一些事情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就说明紫光阁和皇帝的关系非常重要。
紫光阁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最开始是皇帝检阅骑射的场地,后来废掉平台建成了楼阁的样子,因此也就被命名为紫光阁。到了清朝的时候,这里就变成武科举殿试的地方,每逢武科举殿试的年份,皇帝都要亲自到紫光阁对考生进行考试,但是到了乾隆的时候,因为“十全武功”,乾隆对于紫光阁的重视便和其他皇帝有所不同了。那么,为什么乾隆就单单钟爱紫光阁呢?除了上述紫光阁本身和皇帝重要的关系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紫光阁的修建以及内部的摆设来研究。
1760年,乾隆开始着手对紫光阁进行修缮,希望能够像汉代的云台和唐代的凌烟阁一样,成为后代铭记他的重要象征,经过修饰的紫光阁,宏伟高大,庄严肃穆,清宫画《紫光阁赐宴图》就展示了当时乾隆和群臣吟诗联队的场景。此外,紫光阁里面还将跟随他征伐的功臣的画像一一陈列,而在这些画像进行陈列的同时,还有乾隆的200多首诗,西征将士的得胜灵符和缴获的兵器,这些物件的摆设,一方面是对这些功臣的褒奖,另一方面也算是对自己的政绩的一种炫耀。
此外,这些乾隆自己作的诗歌、功臣画像和缴获兵器的展示,除了上述作用,还能够作为宴请藩王以达到笼络人心的效果。按照清朝的规制,朝廷要定期对蒙古王公和外藩进行赐宴,在乾隆之前,皇帝宴请这些重要人物均不在紫光阁,而乾隆在修缮好之后,1761年赐宴的时候,就将场地定在了紫光阁,在这里,可以在觥筹交错之间让这些部落首领看到清朝的强大,恩威并施的瞬间,不只是炫耀,更是一种心理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