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野史秘闻

    观音菩萨手上拿的是什么?观音菩萨手里的瓶子叫什么

      看上图的观音菩萨画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观音菩萨手里拿的是柳枝和一个白色瓶子了。这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观音菩萨形象。那这柳枝和瓶子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观音菩萨手里拿的这两样呢?关于这两样东西是什么,说法不一。

      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这样的:这柳枝乃是一种用作刷牙的工具,也可以是杨枝。古代没有牙刷这种东西,那些佛教徒就用杨枝刷牙,或者咀嚼杨枝的枝条来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那个白色的瓶子,是净瓶,用来储水的,随身携带用来洗手的。因为古印度的佛教徒们非常讲究个人卫生,所以这种说法颇为可信。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观音菩萨手里拿的最早的时候应该是密法中宝瓶印的三昧耶形宝瓶,为宝瓶印的一种象法,直到元代女像观音才开始被密宗僧人大量描绘。明代的时候,女相观音盛行,但是密宗已经归西,宝瓶才被变化成符合中国佛学理念的净瓶。而瓶中的杨柳,本是不存在的,乃是元明以后的人发明创造的。

      那这柳枝和净瓶沿用到现在,是有什么用呢?

      佛教的说法是这样的:齿木和净水可以作为用作恳请观音菩萨的物什,净水也有消除人们心头的无名怒火的效果,杨柳可以消灾、治病,而净瓶里的甘露则可以播撒幸福。

      所以,当有人问观音菩萨手里拿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净瓶和柳枝了。

      观音菩萨的由来

      观音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观音菩萨为什么叫观音菩萨呢?为什么不是别的菩萨叫观音菩萨?”在这种时候,我们往往就说不上来。

      古时候,盛行的《华法经普门品》在中国通行。中国通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在五胡乱华的时代,北凉国国主沮渠蒙逊生了一场大病,群医束手无策。就在这时,一名来自印度的名叫昙无谶的人,劝国主诚诵《华法经普门品》。沮渠蒙逊听取了他的建议,诚心诚意的诵读《华法经普门品》,不久竟真的不药而愈了。自此以后,国主在国内广弘《普门品》。在《普门品》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众生在受苦之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能让其得到解脱。

      其他的佛经中,也有关于观音菩萨的来历的话语:

      《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在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阿弥陀佛有子一千,长子名叫不眴。不眴出家之时,在宝藏佛前发愿,如果众生在遭受种种苦恼恐怖的时候,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我就能帮他免除那些他所正在经受的种种痛苦烦恼。因此,宝藏佛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由不空三藏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则认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只是他在西方清净佛土中现佛身,在五浊恶世中现菩萨身。这里的观点是认为阿弥陀佛就是观音菩萨。

      《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观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观自在、捻索、千光眼,既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所以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之所以我们仍然叫他观音菩萨是因为他要广度众生,便自降佛位,任为菩萨。

      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来历了。

      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谁厉害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是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神格的能力。

      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大悲为本愿,以救苦救难为目的菩萨。

      我们单看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怎么也不会把他们想到一块去。但在西游记里,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的交情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一起陪玉帝去南天门观看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战局,途中两人有说有笑的,先是观音菩萨的净瓶,再是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最后还是太上老君制服了孙悟空。

      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的第二次见面。是在西游记的26回里。孙悟空推到了镇元子的人参树之后,到普陀珞珈山去请观音菩萨医树。观音对他说:“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还说当年太上老君曾打赌打赢了他,把他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后,送来还他。是他拿了插在瓶一昼夜,才恢复成青枝绿叶,和原来一样的。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其实私底下在一起研究如何救活干枯的植物呢。至于打的是什么赌,有说法是与王母娘娘的蟠桃有关,只要观音菩萨的甘露水成功了,那么也就能够运用在蟠桃上面,也算是一个坚强的后盾了。

      第三次见面是在西游记71回。在朱紫国的时候,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下了凡,凭着鼻子下挂着的紫金铃在凡间称王。本来,这个紫金铃是太上老君的宝贝,却在金毛的脖子上,就足以见得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的私交甚笃了。

      观音菩萨的故事有哪些

      很多人都知道观音菩萨,却不知道观音菩萨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家名叫妙庄,国王是妙庄王。妙庄王和王后生了三个女儿,大公主整天浓妆艳抹;二公主整日轻歌燕舞、吃喝玩乐;三公主却身着素衣,吃素食,读诗文。

      妙庄王年纪大了,就想找个女儿来继承王位,大女儿二女儿整日的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只有小女儿贤淑,聪慧异常,妙庄王便拿定主意,要让她早日成婚,好继承王位。

      妙庄王隔三差五就就给小女儿介绍对象,一会是宰相的大公子,一会又是新科状元,但是都没有同意。终于,妙庄王找着个首富,要给幼女当驸马,可谁知她依旧不同意,向妙庄王表明了终身不嫁的决心。妙庄王听此,甚是愤怒,不再顾及宝贝女儿的意愿,坚决要她成婚。谁知马上就要成婚了,女儿却失踪了。妙庄王立即下令搜宫,派人出宫搜查,直到半年后,踩在舟山桃花岛的白雀寺里,找到了已经出家为尼的三公主,法名妙善。

      妙庄王先是派大臣去劝说妙善,还俗回宫,却不得。便用重金买通白雀寺的当家尼姑,要求其虐待妙善,以此让她知难而退。妙善面对师姑的刁难,丝毫没有退却之心。终于在寒冬腊月里,在雪地上的爬行过程中,渐渐的手脚麻木,栽倒在了山沟里。幸得一白须白发的老翁相救,乘着小船来到桃花岛东边的一个山头结茅为蓬,以鸟兽做伴念经修行。

      几年之后,妙庄王又得知了妙善的踪迹,御驾亲征却遭山上蛇虫之阻,便下令烧山。只见妙善移身礁洞,妙庄王只能收兵回宫。回宫之后,妙庄王便突发奇痒,浑身长出脓疮,访遍名医终不见好。忽闻一声音告知与他:“想活命,快去南海普陀求你女儿!”他便立马准备车船,来到礁洞前,祈求妙善赐他良药。

      妙善端坐莲台现身妙庄王之前,折断一臂,让妙庄王拿去做药引,便可痊愈。原来此时,三公主已位登三宝,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而她修行得道的荒山就是洛迦山,礁洞也就是现在的普陀山梵音洞。

      世界上真有观音菩萨吗

      观音菩萨一直被我们所敬仰,供奉着,也有人质疑观音菩萨是否真的存在,却一直都没有定论,对于“真的有观音菩萨吗”这个问题,我们就先来看看都有哪些说法吧。

      有的人说,真的有观音菩萨。佛经里说过,只有两种人才能亲眼见到观音菩萨,一种是有大福德的人,一种是修行到“须陀洹”以上圣位的修行人,在通往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前,能够亲见观音菩萨。即使没有见到过观音菩萨,却能时刻感应到观音菩萨的存在。况且还有观音显灵的真人事迹为证,更是为真的有观音菩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有的人却说,观音菩萨不存在。原因是佛经里面的解释大都不是科学的。比如,佛经里解释海水是咸的的原因是鱼儿在海里尿尿了,所以海水便是咸的。再比如,佛经里解释下雨是天庭的刷地水流下来形成了雨。由小及大,也就推论出观音菩萨这种关于神明的存在与否,也是不科学的结论,也就是说观音菩萨是不存在的。

      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认为观音菩萨真的存在的人,一般都是信佛的人,对观音的信仰,让他觉得自己时刻处在观音菩萨的庇护之中。而认为观音不存在的人呢,往往是不信佛的,要么是无信仰者,要么就是信仰其他的,比如基督教的信徒,就不信佛啊,菩萨的,他们只相信耶稣,认为耶稣真的存在。

      所以说,“真的有观音菩萨吗?”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你信观音菩萨,那么观音菩萨就存在;你不信观音菩萨,那么观音菩萨就不存在了。

      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哪些

      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佛教上有不同的记载,中国民间,自唐代起,就有一个大悲观音菩萨是妙庄王的幼女的传说。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呢?

      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呢?这个说法来源于《观音得道宝卷》:往昔过去劫,有个妙庄严王,王后名叫宝应。夫妇俩生有如花似玉的三位公主,分别是大公主妙颜,二公主妙香和三公主妙英。妙英公主虽然年龄最小,但却是最善良、最聪明的,也因此最讨人喜欢。她五岁能诵经,知道尊重佛法、孝顺父母。她谦让,她温和,她善解人意。人们夸奖她、疼爱她,尤其是妙庄严王,更把她视为掌上是明珠。在大公主、二公主先后出嫁后,妙庄严王便决心要为三公主寻找一个最理想的郎君。可是做父亲的他没有去问妙英的意愿,也没有去了解她的心思,只是用他自己的眼光,物色了一位他认为的乘龙快婿。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妙英,告诉她要马上为她办婚事时,平时最听话的三公主,这时却默默地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她坚定地表示自己不想嫁人,向妙庄王表决了自己皈依佛门的决心。而妙庄王也在一气之下将其逐出宫门。孤苦伶仃的她,孤身一人在一座荒山里结庐拜佛,苦修之下终成菩萨。还有一个类似的记载,是在《香山宝卷》中:“须弥山西有一兴林国,国王婆伽,年号妙庄。生二女,长女妙书,次女妙音;至妙庄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又生一女,名妙善,原为仙女转世,一意念佛修道。”妙庄王想让妙善出嫁,她却坚持出家修行。妙庄王在几次劝说无果之后,放火烧了妙善所在的寺庙。为灭大火,妙善刺口喷血,使火势得以控制。但是妙庄王见此情形,以为妙善是妖怪,便下令将妙善绞杀了。

      她的幽灵遍游地狱,发愿普救众生。阎罗王怕她毁坏地狱,便让其还魂归阳。于是,妙善在太白金星指引下还阳,并在惠州澄心县香山寺苦修九年,终于现观世音化身。而这时,妙庄王因为毁佛而患重病,妙善化身为老和尚,施以良药。后来又化为香仙人,施以手、眼合药。从此,她就成为千手千眼观音被供养。

      虽然名字不一样,事迹也有些差异,但是,妙英妙善同位妙庄王三女,可以判定是同一个人。所以就有了妙庄王的幼女是观音菩萨的传说。

  • 热点推荐
    01世界最长阴茎的族群:非洲象人族最长56厘米02越战老兵:手电照射下,越军女兵扯开胸前纽扣03国共内战时间 国共内战死亡人数是多少?04惊天暴行:日军逼200妇女脱衣等待强奸05《红楼梦》金陵十二衩妙玉结局:遭遇强盗惨遭玷污最终被卖入青楼06永嘉之乱简介07回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回族不可不知的禁忌习俗08历史上最恐怖的3种酷刑 最后一种甚是恶心!09名妓李师师简直是天人下凡 真的有这么美?10一代名妓李师师天人下凡 把宋徽宗迷的如痴如醉11深圳大学的鸟瞰图为什么是八卦形状的?深圳大学的灵异事件!12末代皇后婉容产私生子 竟是遭他凌辱生下的13祖农·太也夫的简介 祖农·太也夫的经历14哭丧棒的作用是什么?农村白事中的孝子丧杖讲解15细数7大古代阴刑 折磨私处竟有上千种方法16怎样判断是神仙下凡?教你一秒识别神仙真容17康熙皇帝晚年的一个预言,百年后竟然成真18绝世名妓李师师相会宋徽宗时床底竟藏男人!19军阀张宗昌的祈雨术:大炮开兮轰他娘20西藏叛乱的历史真相:僧俗上层集团的独立闹剧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