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野史秘闻

    女娲补天的故事:女娲补天神话里隐藏什么历史秘密?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神话里隐藏的历史秘密:女娲补天

      “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这是《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讲的故事源起,贾宝玉就是那块弃在青埂峰下不堪补天之用的顽石。

      一

      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由来以久,《列子》(战国)、《淮南子》(西汉)、《论衡》(东汉)、《三皇本纪》(唐)等均有记载。

      如《列子·汤问》所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PS: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生于战国前期,在老庄之间,在道教中被尊为冲虚真人。

      《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在《列子》中女娲炼石补天以后又发生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中也有这个故事。

      《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柱折,地维绝”,《列子》与《淮南子》所说一致,略有不同的是,《列子》说的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而《淮南子》说的是“天倾西北,地不满西南”。

      在先天八卦中,乾卦为南,坤卦为北;在后天八卦中,乾卦为西北,坤卦为西南。八卦类象里乾为天,坤为地。

      两相对照可知,所谓“天柱折,地维绝”,其实就是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后天八卦的产生应当就在共工与颛顼时期(一般称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按神话所提示的信息来看,后天八卦并非出于周文王)。

      地不满东南还是西南呢?按后天八卦方位可知,《淮南子》所记的西南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学者认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女娲补天的前因,但我们从以上引文可知,在《列子》中.共工是在女娲之后,而在《淮南子》中这也是两个不相干的故事。

      不过,《淮南子》两个故事里说的“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与“天柱折,地维绝”看起来很相似,于是有人就把这两个故事拢到一块去了。

      所谓先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然后才有了女娲补天,是东汉王充的拉郎配。

      《论衡·谈天篇》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到唐代的司马承贞,其《三皇本纪》也认为共工在前女娲在后,但共工不是与颛顼争位,而是与祝融战。

      “女娲氏亦风姓……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细节暂且不论,这些记载中关于女娲炼石补天的核心是一致的:

      一是炼五色石以补天,

      二是断鳌足以立四极。

      二

      我们知道,一年有365天,准确地说,一年有365.2422天(指回归年)。

      当然,古人的数据没这么精确,但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使用四分历,一年有365又1/4天,四分历就是由这个1/4而得名。

      也就是说,四分历的一年有365.25天,与我们现代精确测定的数值相差0.0075天,即一年差10.8分钟,已经很准确了对不对?

      一年差十来分钟,听起来好像可以忽略的样子。我们换个说法,一分钱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漫说一分钱了,三毛五毛地都经常被抹零,买家卖家都会这么干。

      OK,就说一分钱。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估测数据,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按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全球人口达72.6亿。我们就按70亿来算,一人给你一分钱,瞬间你就有了七千万啊。

      同样的道理,一年差十分钟,六年就差一小时,144年就差出一整天,1440年就能差出10天。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今天(2016年)有2568年,如果今天的我们仍然按孔夫子那时候的四分历纪时,我们的时间就会比标准的一年慢18天,反映到节气上,我们以为到夏至了,但实际上已经过了小暑。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那一天,那么,闲得天天看日出日落的某个人就会发现,夏至这天的太阳怎么提前下班了呢?

      这关我什么事?

      好吧,确实没太大关系,但你要知道,子子孙孙无穷尽矣,一万四千年后就会差出100天,两万年后就会差出半年来,那时候就会在酷暑的阳光下过春节了。

      嗯,好像还是不关我事,撑死了坚持活满一百年,万年以后,呵呵……

      OK,如果把这种现象缩短到四五十年就出现呢?

      比如说,一年本来有365.2422天,现在我们的历法规定的却是一年360天,那么,把零头去掉,一年还差着5天。

      一年差5天,四十年就差出来200天,都已经超过半年了,也就是说,从我们实行一年360天开始,四十年后就已经是冬雷震震夏雨雪了。

      你拿出手机一看,明天夏至,然后第二天一睁眼,外面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啊。

      哪出问题了呢?

      手机没问题,黄历没问题,眼睛没问题,那么,一定是天有问题。

      形象化艺术化地描述,那就是——天破了。

      所谓补天,就是更正历法,将一年360天调整为一年365天。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五色石的意象就来自于五天。

      所以,伏羲画八卦制甲历,很可能那时的一年是360天,这种历法最多使用四十年就会出大漏子,然后就有了女娲的观测和发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五天。

      一年360天最多只要四十年就会寒暑颠倒,所以,伏羲和女娲如果不是部落的代名词而是两个具体的人,那么,他们俩一定生活在同一时代。

      三

      女娲补天将一年调整为365天后,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365.2422天相差无几,但如前所述,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在时间的累积中放大后就会变成大问题。

      一年365天,比实际的回归年少0.2422天,四年就接近少一天,四百年就少100天,八百年就会少200天,又会逐渐出现夏天可以滑冰冬天需要避暑的诡异天象。

      怎么办呢?和女娲补天一样,又需要调整历法了。

      据《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尧的时候,命羲和观测日月星象,制定历法,“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年有366天,但不是每年都有366天,因为“以闰月定四时”,从此开始有了置闰的办法,一直沿用至今。

      PS:古代的岁和年是两个概念,为免复杂,按年来理解就好了。

      当然了,随着观测技术及精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次的调整不会等到真的冬夏反转以后再行修补,要不在历史上又会出现一次所谓的女娲补天。

      一年365天,四百年就会比回归年少将近100天,实际的物候与历法中的节气已经偏移得比较明显,这种不正常的变化足以让古人察觉到历法又需要调整了,所以,从女娲补天到尧置闰的时代,应该相距三五百年。

      至于尧时的闰年366天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调整后的更加精确的历法能够沿用更长的时间,其后再有调整也就都是微调。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四分历,已经精确到365又1/4天。再后来到元代,郭守敬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就与现代的精确数值365.2422天几乎一样了。

  • 热点推荐
    01世界最长阴茎的族群:非洲象人族最长56厘米02越战老兵:手电照射下,越军女兵扯开胸前纽扣03国共内战时间 国共内战死亡人数是多少?04惊天暴行:日军逼200妇女脱衣等待强奸05《红楼梦》金陵十二衩妙玉结局:遭遇强盗惨遭玷污最终被卖入青楼06永嘉之乱简介07回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回族不可不知的禁忌习俗08历史上最恐怖的3种酷刑 最后一种甚是恶心!09名妓李师师简直是天人下凡 真的有这么美?10一代名妓李师师天人下凡 把宋徽宗迷的如痴如醉11深圳大学的鸟瞰图为什么是八卦形状的?深圳大学的灵异事件!12末代皇后婉容产私生子 竟是遭他凌辱生下的13哭丧棒的作用是什么?农村白事中的孝子丧杖讲解14祖农·太也夫的简介 祖农·太也夫的经历15细数7大古代阴刑 折磨私处竟有上千种方法16怎样判断是神仙下凡?教你一秒识别神仙真容17康熙皇帝晚年的一个预言,百年后竟然成真18绝世名妓李师师相会宋徽宗时床底竟藏男人!19军阀张宗昌的祈雨术:大炮开兮轰他娘20西藏叛乱的历史真相:僧俗上层集团的独立闹剧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