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野史秘闻

    郑成功为什么将母亲开膛破肚?真实原因让人心酸

      这是一个很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跟血腥残忍无关,跟忠孝悲壮有关。

      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

      他爹郑芝龙是福建泉州人,早年间跟随舅父黄程干海上贸易。1623年,郑芝龙贩卖白糖、麝香到日本。在日本,郑芝龙结识了九州岛的华侨领袖、海盗商人李旦,在李旦的栽培引路下,郑芝龙很快走上了亦商亦海盗的彪悍之路。

      因为势力越做越大,当时的日本权贵纷纷来拉拢郑芝龙。平户藩领主松浦氏为了留住郑芝龙,不仅专门赐给他宅邸,还特意精挑了一个日本女人送给他。

      这个日本女人叫田川松。

      嫁给郑芝龙的第二年,田川松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郑成功(当时叫郑森)。

      郑成功六岁之前一直跟母亲田川松生活在日本平户。田川松是一个有胆有识,性情异常刚烈的女人,她不仅对郑成功管教甚严,而且还要郑成功学习日本武士花房的武士道和“二道流”剑术,简而言之,这位日本母亲对郑成功的成长影响极大,史称郑成功“果敢刚毅,传之自母”。

      郑成功七岁那年,他爹郑芝龙受大明招安,摇身一变,由纵横海上的大海盗升级成大明将领,并且还半公开地兼营着他的海上商业帝国。因为有了荣华富贵和安稳的环境,郑芝龙便将他最看重的儿子由日本接回泉州老家,并为他提供了文武双全的一流教育。

      大明灭亡后,1645年,郑芝龙在福州拥立朱聿键为帝,是为南明隆武帝,郑芝龙达到了个人权势的巅峰。隆武帝为了拉拢郑氏家族,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其原名森改为成功,从此郑成功在民间有了“国姓爷”的美名。

      也就是在1645年这一年,郑芝龙把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由日本接到了泉州。

      然而,郑芝龙这个人实质上是个老海盗,对民族、家国这些儒家的、宏大的理念根本没概念,他拥立南明政权只是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势、财富以及女人。所以,当清军大举南下时,他很快就动摇了,在他看来,明朝、清朝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谁对他有利,他就认谁,典型的实用主义。

      但刚过二十岁、已经开始领兵的郑成功不一样,郑成功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忠义情操,骨子里更流淌着英雄主义的热血。

      父与子,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这注定了郑氏家族的历史悲剧将无法避免。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清军大举南征,兵锋直指郑芝龙的势力范围福建。在清军南进途中,郑芝龙就开始与之密使洽谈投降事宜。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郑芝龙密令部下放弃天险,自动撤退,并且留下粮草,以备清军使用。

      二十二岁的郑成功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安,为此,他和父亲展开了一次著名的长谈,据《台湾外纪》记载——

      成功劝曰:“以儿细度,闵粤之地,不比北方得任意驰驱。若凭高恃险,设伏以御,虽有百万,恐一旦亦难飞过。收拾人心,以围其本;大开海道,兴贩各港,以足其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矣。”龙曰:“稚子妄谈,不知天时时势。夫以天堑之隔,四镇雄兵且不能拒,何况偏安一隅。倘画虎不成,岂不类狗乎?”

      在郑芝龙看来,清军已经占领中原,只有福建、两广、云南尚未归附。况且满洲八旗的战力已经一再得到证明,以一地抗全局,无异螳螂当车。既然早晚都得投降,那么,晚降不如早降,被迫不如主动,消极不如积极。

      二十二岁的郑成功虽然聪明精干,但在郑芝龙眼中终归是乳臭未干的“稚子”,根本没有和他深入探讨的必要,所以父子谈到最后,“龙见成功语繁,厌听,拂袖而起”,干脆不甩自己这个儿子了。

      然而,决意降清的老海盗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这个个性果敢刚毅的长子竟然敢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不但不随着自己一道投降,而且不久还成了清军在东南沿海最忌惮的敌人。

      老海盗为了郑氏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千算万算,万万没有算到,因为郑成功的坚决抗清,不但他的如意算盘没能打成,最后更是把自家的性命搭进去了。

      子不似父,却似母。

      郑芝龙决意降清后,田川松拒不同行,如此,才有了她后来的惨死。

      而一说到郑芝龙降清后,包括他在内的郑氏家族多人被杀,简单的看法都是说清廷出尔反尔,其实入情入境深入地了解,甚至可以这么说,是郑成功坚持忠义,间接弑了父,害了母。

      英雄郑成功在那一刻,忠孝不能两全,很悲壮,更痛苦。

      郑芝龙降清后,由于表现的太积极,满清对这个诡计多端的老海盗始终不放心,把他挟持到北京后,仅仅给他授了个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空头官衔,根本没有兑现闽粤总督的承诺。

      郑成功起兵反清后,满清对郑芝龙怀疑更深,以为他们父子在唱武力要挟的双簧。为了让郑氏父子陷入被动,满清反过头来以郑芝龙为诱饵,把他放在案板上做举到欲杀状,“借父胁子”,威逼郑成功投降。

      见过大风浪的郑芝龙岂能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有多凶险,但他能做的只剩下不断地给郑成功写劝降信。清人杨英的《先王实录》中记载了其中一次情景:郑成功的弟弟作为特使,来见郑成功。

      “跪下涕泪涟涟称,父在京许多斡旋,此番不就,全家难保,乞勉强受诏。”过两天,又来“涕泣恳告曰:二使此番失意而回,大事难矣!我等复命,必无生理,并太师老爷(郑芝龙)亦难。”

      透过这些历史情景可以想见,对当时的郑成功而言,不降,其父必死;反清反的越凶,其父死的越快。

      郑成功和郑芝龙的父子感情其实是很深的。但在家国忠义面前,郑成功只能“移孝作忠”,与满清一些面上的虚与委蛇,根本不能让郑芝龙逃离险境。

      为此,郑成功经常中夜起立北向,私自痛哭失声。

      因为郑成功拒不投降,郑芝龙随后被捕入狱,后又举家被流放到宁古塔。满清之所以始终不杀,那是因为对招降郑成功还抱有一线希望。

      但随着郑成功东征台湾,满清再不抱任何希望,郑芝龙因此也不再有任何价值,最终一家十一人被清军杀戮。

      间接弑杀了父亲,让郑成功悲痛欲绝,但紧接而来的还有更大的悲痛。

      清军随后攻入郑成功老家安平,郑家族人纷纷逃走,郑成功母亲田川松手持长剑不肯离去,清军入门之际,有的说田川松被俘,之后被送往军营,遭到日夜不停地凌辱,最终惨死;有的说田川松没被俘,而是毅然拔剑割肚而死。

      但在世人的风言风语中,英雄的母亲是惨死于凌辱的。

      郑成功抢回母亲的尸体后,为了让母亲以清白之身入土为安,他按照日本风俗,刨开了母亲的肚腹,洗涤了污秽之物,然后隆重的安葬了母亲的遗体。

      怎一个惨痛、悲壮可以形容!

      之后的一幕更让人感慨动容——将母亲隆重安葬后,郑成功头换儒巾,身披青衫至南安文庙焚烧,在至圣先师孔子像前四拜,言“昔为孺子,今为孤臣,相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庶先师昭鉴!”

      礼过之后,去青衫,换铠甲,誓死抗清!

  • 热点推荐
    01越战老兵:手电照射下,越军女兵扯开胸前纽扣02世界最长阴茎的族群:非洲象人族最长56厘米03国共内战时间 国共内战死亡人数是多少?04《红楼梦》金陵十二衩妙玉结局:遭遇强盗惨遭玷污最终被卖入青楼05惊天暴行:日军逼200妇女脱衣等待强奸06永嘉之乱简介07回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回族不可不知的禁忌习俗08一代名妓李师师天人下凡 把宋徽宗迷的如痴如醉09深圳大学的鸟瞰图为什么是八卦形状的?深圳大学的灵异事件!10名妓李师师简直是天人下凡 真的有这么美?11康熙皇帝晚年的一个预言,百年后竟然成真12绝世名妓李师师相会宋徽宗时床底竟藏男人!13怎样判断是神仙下凡?教你一秒识别神仙真容14军阀张宗昌的祈雨术:大炮开兮轰他娘15西藏叛乱的历史真相:僧俗上层集团的独立闹剧16哭丧棒的作用是什么?农村白事中的孝子丧杖讲解17祖农·太也夫的简介 祖农·太也夫的经历18远征军老兵:野人山被三个女人性侵死里逃生19垓下之战!楚军十万大战汉军五十七万,够本了20百团大战简介 百团大战的结果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