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著名战舰,大家一定就会想到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然而这两艘战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超级战舰。今天小编要介绍的ppflim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规模最大的日德兰海战中一艘德意志“永不沉没”的战舰“塞德利兹”号的传奇故事。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约80英里的北海海域,英国皇家海军与德意志帝国海军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日德兰海战。这片海域内,双方汇聚超过240艘各式舰艇、总吨位接近190万吨,投入兵力超过10万人,堪称人类海战史上空前绝后的恢宏篇章。
宽广的海面归于沉寂后,英国舰队损失十四艘舰艇,总计113300吨,而德国舰队损失十一艘舰艇,总计62300吨。单纯从数字上衡量,德方似乎占据上风,然而,英方实力依旧占据压倒性优势。为了避免被英方歼灭,德国海军舰队纷纷调转船头、突破重围,向南方的母港回航。
6月1日中午,大部分德军舰船先后安全返回基地。然而,在大部队后方,有一艘伤痕累累的巨舰依然在步履蹒跚地艰难南行,这就是本文的主角——塞德利兹号战列巡洋舰。
塞德利兹号于1912年3月30日下水,设计排水量24988吨、最大排水量28550吨,舰长200.6米、宽28.5米、吃水9.29米。动力系统为27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26.5节。主要武器是五座双联炮塔,配备10门 280mm/45倍径炮。
在日德兰海战中,“塞德利兹”号和“德弗林格”号战列巡洋舰合人在归途力击沉英方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然而,该舰自身也被超过20发大口径穿甲弹和1枚鱼雷命中,五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毁,舰体遍体鳞伤,船舱内大量进水。此时,“塞德利兹”号已经无法抵挡任何一艘英军主力舰的进攻,状况岌岌可危。入夜,“塞德利兹”幸运地避开了与皇家海军封锁,平安地穿过了大舰队队形、撤离战场。接下来,“塞德利兹”号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返回威廉港!
6月1日0时12分,苍茫的夜色中,“塞德利兹”号驶向丹麦西海岸的荷斯礁。最初,该舰能达到22节的航速。然而,海浪和进水不断拍上艏楼甲板,从破损处涌入船舱,该舰纵倾改变、船头开始下沉,导致操舰越来越困难。加之辅助燃油系统故障的因素,该舰大幅降低航速至12节。
“塞德利兹”号的状况一直在持续恶化,随着炮列甲板上的进水漫过上部装甲带位置的横向舱壁,并进一步造成装甲甲板以上的舱室进水,该舰艏楼内的进水逐渐增加,纵倾也进一步加剧。
6月1日凌晨3时45分,德国海军多艘驱逐舰发现了“塞德利兹”号,随即作为其反潜护航编队与该舰一同航行。4时,“塞德利兹”号通过位于荷斯礁的灯船,随后继续往南驶向叙尔特岛。5时40分,“塞德利兹”号与公海舰队主力会合,位于第2战列舰战队后方位置。
由于“塞德利兹”号的前部已经严重下沉,其进水总量进一步增加。该舰虽然一度试图加速跟在编队后方,但航速一旦超过15节,海水就会漫过艏楼,因此该舰的速度不得不下降至7节,被大部队甩在了后方。
雪上加霜的是,7时40分前后,该舰的两座陀螺罗经又出现故障,由于此前磁罗经已经出现了偏差变化、海图在海战中丧失或污损,这一新故障导致该舰无法自行完成导航作业,被迫向附近的第2侦察群船只求助,以求通过南方的阿姆鲁姆浅滩。
8时45分,第2侦察群派出的“皮劳”号轻巡洋舰就位,以7节的速度在“塞德利兹”号前方领航。此时,弹痕累累的巨舰前部吃水已达13米,几乎不可能从阿姆鲁姆浅滩穿过。如果从浅滩以西穿过,路途又过于遥远。于是,该舰最终还是决定碰碰运气,强行穿越浅滩。
9时,“塞德利兹”号在叙尔特岛南端的赫尔努姆附近海域搁浅,这意味着该舰吃水已经达到13.5米。为了尽可能抬高舰艏,该舰对中后部船舱进行了反向注水作业,降低了该舰向右舷的侧倾,终于在半小时后成功脱离险境。这次通过浅滩的失败尝试,迫使该舰决定经由阿姆鲁姆浅滩以西前往赫尔戈兰湾。然而,后续赶来协助的船只报告荷斯礁西南西方向发现英战列舰编队,获得情报后,“塞德利兹”编队不得不调转船头、通过阿姆鲁姆浅滩以东航道驶向赫尔戈兰湾。
此时,德国海军第1扫雷分队的扫雷艇在“皮劳”号和“塞德利兹”号之前排成横队,不断进行测深作业,并用旗语通报结果。根据测深结果,“塞德利兹”号选择了最深的水道通行。偶尔发现水深略为不足时,该舰便加快主机转速,强行从海底表面一擦而过。
12时30分,编队通过赫尔努姆以西、阿姆鲁姆浅滩水道入口处的隘道。2小时后,“塞德利兹”号抵达福尔特拉普深水区的钟声浮标,从而完成了穿越阿姆鲁姆浅滩水道的航程。
在此期间,“塞德利兹”号进一步缓慢下沉,其前部仅舷侧鱼雷平台仍具有部分浮力,其余装甲甲板以下舱室则全部被海水注满!随着海水的不断涌入,该舰舰艏铭牌已经大部分没入水下。在此情况下,该舰的左倾迅速增至8°,有可能会造成倾侧。
16时,“塞德利兹”号航行至施马尔深水区,再取东南航向靠近海岸,然后转向南方,在约15米深的水域沿海岸线航行。鉴于该舰的严峻情况,舰长已经下令为弃舰做初步准备。此外,为了尽可能减轻进水影响,舰长做出了一个颇不寻常的决定:军舰引擎转为倒车状态、舰尾朝向前方,依靠自身动力倒车航行!
17时,“塞德利兹”号对右舷后侧舷舱进行了反向注水作业,以扶正左倾。此时,该舰正面临其整场战斗中最危险的状况:战前,该舰前部吃水9.3米,后部吃水8.94米;随着海水的涌入,该舰的前部吃水已经增加到14.05米,舰尾被抬起到7.4米的吃水深度!在这一刻,船体内的进水总量约达5329吨,达到最大排水量的五分之一!“塞德利兹”号的船头已经几乎沉入水中,船员们随时做好弃船逃生的准备。
17时30分,两艘抽水船“北风”号和“克拉夫特”号赶到,并分别在“塞德利兹”号两舷就位。然而,“克拉夫特”号的设备不配套而未能实现抽水,所以对“塞德利兹”号而言几乎无用。好消息就是,这两艘船的到来都有助于改善受伤战舰的舵效。
6月1日~ 2日夜间,“塞德利兹”号的状况相对稳定。在此期间,若干艘拖船和驳船先后赶到参与救援,并对其舰尾实施拖曳作业,以加快该舰的航速。当夜,该舰因吃水过深曾再次搁浅,所幸并无大碍。
6月2日黎明时分,天气逐渐恶化,西北风力达8级,海况也逐渐恶化,这一情况对“塞德利兹”号左舷炮廓的水密性造成了更大的考验,该舰也不得不全力对炮廓进行填缝和排水作业。与此同时,“皮劳”号在上风位置提供一定程度的风挡,而“北风”号继续对左舷前部炮廓进行排水作业,“克拉夫特”号则前出至上风面敷设油带。以上措施都阻止了“塞德利兹”号的情况继续恶化。
编队已经接近威廉港,英军潜艇随时可能发动袭击。此时,“塞德利兹”号两舷只有一门高炮可运作,完全无法凭借自身火力驱赶潜艇,3~5节的低航速更是无法实施反潜机动。因此,反潜任务完全落在了“皮劳”号和扫雷艇肩上。除此之外,“皮劳”号还需引导“塞德利兹”号进入威廉港所在的亚德湾。由于“塞德利兹”号航速过缓,而亚德湾入口处的海流又较强,因此该舰只能沿着“皮劳”号的尾迹航行。对于 “皮劳”号而言,最艰巨的任务是找出水深15米以上的航线,以保证“塞德利兹”能够通过。
最后,“塞德利兹”安全回到安全区域,于7时50分在亚德湾入口处的沙坝附近下锚。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艏楼已经化为一片废墟,该舰的右锚、锚链和锚链支架仍可运作。在等待涨潮、返回威廉港的过程中,该舰的伤员先行撤下回港,部分阵亡者遗体也从舰上卸下。
正午涨潮时,该舰以倒车姿态在航海拖轮的帮助下通过了亚德湾的沙坝,并于当晚继续前进。6月3日3时25分,“塞德利兹”在瓦雷尔深水区下锚。鉴于威廉港的船坞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深度为10.5米,因此该舰下锚后潜水员立即投入作业,检视该舰水下部分的损伤,并进行了一些修补作业。此时,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泵马力全开,一道对煤舱以及所有注满水的舱室进行排水作业,后续维修和改造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塞德利兹”完成了这段奇迹般的归航,并将在修复完毕后重披战袍。日德兰海战过后,德国战舰采用的水密结构设计和炮塔防护的优点为此后各国建造大型军舰时所借鉴。以此役中表现出的优秀损管和防护设计,“塞德利兹”赢得了“不沉战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