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墨客历史 > 朝代历史 > 元朝历史
车臣汗布延 110
车臣汗,名布延,1555年(乙卯年)生,图们札萨克图汗的长子。1593年(癸巳年), 39岁即汗位。1603年(癸卯年)去世,终年49岁,在位11年。谥号车臣汗,称布延车臣汗。...
陈文龙 69
陈文龙,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君贲。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陈文龙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陈文龙中状元后,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几年后,拜监察御史,均得力于贾似道,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来......
赵葵 96
赵葵(一一八六~一二六六),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父方为京湖制置使,葵少年即随父军中。宁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以战功知枣阳军。十五年,通判庐州。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将作监丞。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出知滁州。六年,授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为京河制置使,知......
陈师道 54
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16岁时从师曾巩。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学博士正录荐师道为学录,他推辞不就。当时的执政大臣章□曾托秦观......
赵秉温 58
赵秉温(1222年—1293年),字行直,元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元史》有传。赵秉温之父赵瑨为武将出身,官至河南道提刑按察使,他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专门请金代进士冯巽亨教赵秉温学习,时人评价说:“当是时,世禄之家以侈靡相高,独公能敬让以礼,侃侃自持,滋久逾谨,华问弥著。”(《滋溪文集》) 也许正......
陈尧叟 72
陈尧叟,阆州阆中(今南充阆中)人,字唐夫。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己丑科状元。陈尧叟中状元后,授光禄寺丞,入值史馆。奉诏赈灾后,迁工部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岭南人信巫,有病不服信药,祷神祛灾。陈尧叟移风易俗,将《集验方》医书刻于石上,立于......
赵汝适 57
赵汝适南宋地理学家。太宗八世孙。寓居四明(浙江宁波)。曾任卿、监、郎官等。嘉定(1208—1224)至宝庆(1225—1227)年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1225年,以任内采访所得,撰成《诸蕃志》,2卷。上卷记载东自日本,西至北非的摩洛哥共50余国的概况。下卷记载物产;以物为纲,具述产地、制作、用途及运......
陈尧佐 114
陈尧佐字希元,号知余子(963—1044年),阆州阆中人(今南充阆中),尧叟二弟。太宗端拱年间进士,作过县尉、通判、知州、转运使、知制治、节度使、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尧佐一生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不同常人。他在陕西为官,告发地方官方保吉的罪恶,他因此被降为朝邑县主簿。......
赵汝愚 60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
陈宜中 68
陈宜中[1236?~1276?(一作1280)],字与权,浙江永嘉人。陈宜中年少时,家贫如洗,但他为人“性特俊拔”。曾经有一个商人推算他的生辰,认为他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他。进入太学之后,陈宜中写的优美文章,得到了许多饱学之士的赞誉。作为太学生员,他为人正直,很关心时政。宝佑年间,丁大......
赵普 54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后梁龙德二年(922)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后唐末年,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善吏道,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
陈升之 104
陈升之(1011-1079)北宋大臣。建州建阳(今福建瓯省建阳县,位建瓯县西北)人。字旸叔,初名旭。进士出身。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吕海等劾其阴结宦官,遂出知定州(河北省定县,位保定市西南)、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复拜枢密副使。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任知枢......
赵挺之 138
赵挺之(1040-1107)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四年,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拜御......
陈傅良 61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人称止斋先生,瑞安人。青年时以教书为业,在温瑞一带小有名气。叶适曾有记述:“公未三十,心思挺出,陈编宿说,披剥溃败,奇意芽甲,新语懋长,士苏醒起立,骇未曾有,皆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亦借名陈氏,由是其文擅于当世。” 乾道五年(1169),随薛季宣寄寓江苏常州......
陈三枪 64
陈三枪(?-1234)南宋理宗(赵昀)时赣、闽、粤三省边界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理宗绍定初率众起义,据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松梓山,以“张魔王”(名已佚传)为领袖,附近农民纷纷参加。他活动于赣、闽、粤三省边界数州之地,结寨六十余处,曾屡次拒绝宋军诱降。1233年,起义军战斗失利,张魔王自焚而死。他中......
陈亮 127
陈亮(1143~1194)宋代思想家。原名汝能,后改名亮,又一度改名同,字同甫(一作同父)。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世称龙川先生。其著作收入《龙川文集》(新版为《陈亮集》)。一生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作,关心国事,对南宋偏安一隅的局面,悲愤填膺,屡次上书皇帝,请求废除和议,抗金复国,改革内政,矢志中兴......
金代四大名医张从正 57
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人。金代四大名医之首。张从正幼年从父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
陆秀夫 63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
郑清之 61
南宋大臣郑清之。初名郑燮,字文叔,后改今名,字德源,别号安晚,鄞(今浙江宁波)人。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极称赏之。嘉泰二年,入太学。嘉定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十四年,差湖广总领所准备差遣,除国子监书库官。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谋立理宗,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除起居郎,兼枢密院编修官。宝......
释行均《龙龛手镜》 57
释行均,辽代蔚州金河寺僧人,俗姓于,字广济。《龙龛手镜》是我国辽代的一部佛教字书,对佛教在辽国的传播和普及起到很大作用,又由于它保存了大量的手写体的俗体字和异体字而引起当代文字学界、音韵学界、敦煌学界、佛学界的高度重视。《龙龛手镜》的作者就是释行均。僧人智光在《龙龛手镜》序中称其“派演青......
陆游 62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
郑文宝 57
郑文宝(953-1013年),字仲贤,生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宁化县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年六十一岁。初事李煜,累官校书郎。入宋,尝衣蓑荷笠以渔者见煜于私第。后补广文馆生,为李方所知。太平兴国八年(公元九八三年)进士,除修武主簿。累官兵部员外郎。帝因其久病,除忠武军行......
释慧严 58
释慧严,本姓范,豫州人,12岁时是位儒生,博晓诗书。16岁时出家为僧,又精研佛学。到而立之年,饱览群书,声名四起,遍及各地。他听说高僧罗什在关中,便前往问学。在关中慧严正字音,辨字义,学到很多东西。后又来到京师,住在东安寺。南朝宋高祖对他特别看重。高祖讨伐长安时,要带他同行,慧严说:“檀越这次远征,......
陆九龄 58
陆九龄(1132至一180)字子寿,居抚州之金溪(今江西金溪)。乾道五年(1169)进士,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号“二陆”。学穷性命之原,其于字画未必屑屑求工,所书端稳深润有法度,临学之士或有所未及。乃知有德有言者,于区区字画亦不苟。卒年四十九。《宋史本传、始丰稿......
郑居中 81
郑居中(1059-1123)北宋官吏。宋徽宗时太宰。字达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王珪之婿。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并于大观元年(1107)至四年官拜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政和三年(1113)至七年再拜知枢密院事,太宰,宣和二年(1120......
释僧导 55
释僧导,是京城人。10岁出家,从师学习,师父让他读《观世音经》,他读后问师父,这部经书共有几卷?师父想试一试他,就说只有这些。僧导说:“从内容来看,不止这些,应当还有一部分。”师父听了非常高兴,给了他一部《法华经》,僧导昼夜不停地看,粗解文意。因为贫穷,没有蜡烛和油灯,就采来树枝点着照明。 僧导18......
陆九韶 81
陆九韶[约公元一一七六年前后在世]字子美,抚州金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三年前后在世。学问渊粹。隐居梭山讲学,因号梭山居士。其学以切于日用为要旨,日之言行,夜必记之。举遗逸,不应。九韶著有梭山文集、梭山日记及家制、州郡图,《宋史本传》行于世。...
郑侠 67
郑侠(1041~1119) 北宋诗人。字介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年少时由于学习刻苦被王安石所器重。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时任光州司法参军,任满后进京城,监安上门。他不赞同王安石新法,曾借旱灾的机会,绘流民困苦图献给神宗,将灾民之苦归罪于新法,还揭发过曾与王安石交往密切的吕惠卿的罪状......
酌力克图汗 62
酌力克图汗名恩克,1359年 (己亥年)生,乌萨哈尔(乌萨哈勒)汗的长子。1389年(己巳年) ,31岁即汗位。1392年(壬申年)去世,终年34岁,在位4年。称恩克酌力克图汗。...
陆九渊 68
陆九渊 (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
-
- 热点推荐
-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1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2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19“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 月点击排行
-
01秦惠文王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02芈月传魏琰最后结局是什么?03嬴壮是谁04秦康公生平简介05管仲和鲍叔牙06秦惠文王的老婆秦宣太后简介07秦宪公简介08芈月传莒姬是好人坏人?09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10秦宣太后芈八子的儿子是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