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墨客历史网
》,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首页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历史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墨客历史
>
朝代历史
镇江之战:英军大肆屠杀劫掠
126
英军攻占上海时,运兵船从英国源源不断地开来,许多运输船也从印度开来,海防增援部队也陆续从香港赶到。英军总兵力约为为12000人,实际作战人数在9000名以上。 1842年7月6日,英军留下战舰 北极星 号和 阿吉林 号封锁长江口,其余全部溯长江而上。 7月14日,英军至天险周山。这里只有守军80多人......
黄宗羲治史方法:考信不诬
120
黄宗羲的治史方法,也有其独到见解和特色,他认为,作为学者,必须博览群书、独立思考,如果读书不多,就无从证明事理的千变万化;如果读了很多书而不 善于独立思考,那就是平庸浅陋之学,而作为史学专家,则不仅需要广泛搜集、阅读各种史料,熟悉历史事实,还必须认真作出考证,与各种史料弹驳参正,去伪存 真,考信不诬......
黄宗羲“力行”哲学的时代意义
113
黄宗羲从解说阳明学中提炼出来的 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 、 致字即是行字 、 必以力行为功夫 的哲学思想,虽对王阳明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说而 言,不免有转移学说重点之嫌,但十分契合其师刘宗周 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 即工夫即本体......
清王朝的繁荣与忧患意识
115
我们后人寻找清王朝灭亡的原因时,通常不离口的都是那个王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等等。无疑,这属于正确无比的话语。问题在于,自大、锁国之类也要讲资格,不是谁想自大就自大,谁愿锁国便锁国。比如夜郎国自大,至今遭人耻笑,而清朝自傲、自大是有基础的。 满族人在周朝时以 楛矢石弩 向中原王朝纳贡,那时并不自大,入......
黑水党人抗英斗争概述
204
和在广州的情况相似,英国侵略者虽然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清朝军队作战中占了便宜,它却不可能抵挡当地中国人民群众的抵制和还击。 侵略者进攻镇海的时候,浙江沿海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封锁和防守海岸,击退英军的侦察船只。英军将领不甘心失败,带着二十几个士兵从另一处登岸抢劫,早有准备的人民群众蜂拥而上,用锄头、铁锨猛......
黄宗羲:扬善惩恶的史学功能
102
黄宗羲的史学理论,主张治史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他的史学观,一是强调 经世应务 ,二是严夷夏之辨,三是扬善惩恶、扶正祛邪,前二者,我们在上文 已有叙述,这里对第三点略作补充,黄宗羲认为,研究历史,编写史书,必须善恶分明,扬善惩恶,对于那些弑君犯上、害国害民的 乱臣贼子 ,应当明明白白、 原原本本地将......
黄宗羲政治思想——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107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最有价值也是在历史上最有光彩、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思想,而最集中、最精彩地体现其政治思想的著作是《留 书》和《明夷待访录》,这两部书,是黄宗羲强烈的反清民族主义和激烈的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纲领性著作,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代表作。 我们在本书引论中已论述了黄宗羲具有......
皇太极为何改国号:改“金”为“清”是为何
111
努尔哈赤在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中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明朝军队,并在后来的诸多大小战争中逐渐占领了明朝的辽东地区,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将自己的国 家命名为 大金 ,他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让自己的国家继承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光荣传统,以自己为金朝的后继者。努尔哈赤认为金朝是女真人历史上最为辉 煌的一页,使......
孕育黄宗羲思想的时代因素
114
历史上任何伟大人物,都是时代的产儿,他的光辉业绩,并非天才人物心血来潮的发明创造,而是深深根源于他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现状之中,同时也受到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与制约。 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即所谓 天崩地解 时代,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第一,......
清军节节败退:英国侵略者不费一兵一卒得宁波
110
英国侵略者第二次占领定海城之后,为了达到长期占领、掌控浙江海域的目的,接着又出兵镇海、宁波。镇海军民奋起抵抗,直至城陷;宁波守军不战溃逃,被英军轻易得手。这两次战役的失败,表明清政府在浙江战场上已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对整个战争的形势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英军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为宁波,因为宁波是浙东的门户......
历史上康乾盛世是否存在?
122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坚决否认清朝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认为 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 的 。稳定后出现的所谓 盛世 ,其实是时人和后人 吹捧 出来的。既然 盛世 不存在,康乾盛世研究也就成为一个伪命题。另一种观点则充分肯定盛世的存 在,认为将康......
清代北京御林军研究
144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清朝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集八旗兵力之半约十 余万人厚集京师(今北京),号称 禁旅八旗 ,以保卫皇室和都城的安全。 禁旅八旗 之中的镶黄、正黄、正白旗称为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为皇帝亲军, 是清朝禁卫军......
清代后期汉族的会社风俗
113
会社风俗 1商业行会风行 清代后期商业发展较快,故行会组织较发达。当时的行业组织主要是商帮和会馆。其 风俗与前期基本相同。除商帮和会馆外,还有公所。公所多为业缘组织。清代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同业组织。据统计,在清末,仅苏州一地就共有各行业的公所 157个,可见其组织发展之兴盛。 唐文权:《苏州工商各业......
清代后期汉族信仰风俗
140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人们普遍流行宗教信仰风俗,其关心的问题不全是虚无缥渺的天堂地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切实的利益。因此,就多数人而言,崇 拜神鬼仙佛往往出于一种实用的心态。正如葛元煦在一首诗中所说: 香烛些些费莫猜,非关祈子乃求财。鬓边黄纸签条插,如向司徒庙里来。 葛元煦:《沪游 杂记?淞南梦影......
北洋军阀时期北京御林军研究
131
1912年(民国元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后,北京成为北洋军阀统治中心。袁世凯及皖、直、奉系军阀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都 在北京部署了大量自己派系的部队,任命亲信统辖北京的军警机构以加强卫戍警备,并为此而多次发生军阀混战。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警卫,北洋政府相继成立了禁 卫军、拱卫军......
王闿运三施纵横计
121
王闿运是湖南湘潭人,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 帝王之学 。他认为《春秋》主旨在 于拨乱。治经要经世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即所谓纵横之术。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 之业。在乱世......
赵烈文:最早预见清朝灭亡的人
127
从现存的文献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50年。 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
英国侵略军进攻厦门过程简述:1841厦门失守
132
当时的英国政府有着不可思议的侵略野心,义律在中国如此拼命地开展掠夺活动,英国政府还是感到不满足。 1841年4月(道光二十 一年三月),义律将由他亲自拟定的,琦善答应过的《穿鼻草约》送往伦敦。英国政府有关要员看完《穿鼻草约》之后,认为勒索太少,为此大为不满,连忙撤销了 义律在中国的职衔,改派野心更大......
北洋时代黑暗中的光明
123
在传统的认知中,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是北洋时代的标签。连年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深重的苦难,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但在这黑暗之中真的就没有一丝希望,一点曙光么? 堪比春秋的百家争鸣 北洋政府时期堪称自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思想学说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古老的中国焕发出生机活力。出现这种局面......
姚启圣放弃职位: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138
短暂的放弃是为了得到长远的回报 ,放弃需要有牺牲精神,不仅是具有胆识和谋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摆正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明智之举。学会 放弃 求发展,需要有 壮士断腕 的气魄,需要有着眼未来的气度。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康熙二年乡试考中,当了广东香山县知县。 从明末以来,香山县因盗匪和天灾并行,......
《南京条约》——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19
早在一八四O年七月,定海失守后,清朝统治者就已经开始了可耻的投降活动,但因为英国侵略者贪得无厌,得寸进尺,需要一段时间讨价还价。 此时英国侵略者已经深入长江,直接威胁南京了。早就被侵略者吓破了胆的清朝政府,投降的要求便尤为迫切了。更加重要的是,此时各地的人民起义活动,已处 于一触即发之势。湖北崇阳已......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的宗族风俗
120
清代后期,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汉族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思想、伦理制度受到冲击,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许多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习得到清理,男女平 等的社交思想、自由结社的社交行为,及握手、鞠躬等社交礼节、同志、同学等社交称呼逐步形成和流行,使晚清时期汉族社会的社交风俗又具有近代性的特征。 清代后期社会在......
清代后期汉族冬时节俗
128
十月初一日,南方名曰 十月朝 ,《说杭州》曰:杭州 例行城隍会 即为赈济孤魂者。 此日,朝廷则要颁新时宪书(历书), 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街巷间亦有负箱唱卖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冬至,在南方是个大节,有 冬至大如年 之说。杭州, 前一晚,泛扫内外各地,谓之扫隔年地,以冬至日不扫地也。又以欢......
清穆宗同治皇帝怎么死的?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121
载淳:1862年-1874年在位,名爱新觉罗 载淳,咸丰帝第四子,性格宽厚而软弱。在位13年,没有任何功绩可言, 是历史上典型的傀儡皇帝。病死,终年19岁,死后葬于惠陵(今河北遵化西北70里处昌瑞山)。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庙号 穆宗,史称同治皇帝。 载淳死于天花还是梅......
科举的弃儿,商海的宠儿王致和的故事
116
这已经是第四次会试落第了,想起这么多年的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王致和不禁悲从中来。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 一般又叫做 小考 。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 童生 ,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
胡雪岩是如何被对手整垮的?
145
胡雪岩,清徽州绩溪人,著名的红顶商人,有 商圣 之美誉。他虽为商人,但其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经营银号、中药店、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并多次为官军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从而一步步 走向事业的巅峰,......
“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148
翻阅着定价不菲、印制精美的《祁隽藻书法精典》,美的享受充溢心间。经典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不仅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成时代之圭臬,而且能布泽于世,浸润身后的所有岁月。 如果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则是这片茂林修竹中枝叶参天的大树。 头顶浩瀚天空,撑起一树绿荫。 好大的一棵树,......
嘉靖:为我“炮制”青词的高手严嵩
124
还是我修道修惑了心只认得你的青词,不认得你的为人,误让你掌了大权,你又误了自己的儿子 从嘉靖二十一年你严嵩入阁以来,在我身边混了二十多年,尽管你排除异己、打击干部、玩弄权术,但你支持我炼丹嗑药,八十多岁了在我身边也小小心心地伺候着,我已习惯了你对我的察言观色、投我所好,甚至老奸巨猾、左右逢源,我已......
黄宗羲的一生:著书留言,经世应务
132
黄宗羲的一生,经历了八十六个春秋,我们可以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从明万历三十八年到清顺治十年(1610 1653),即他44岁以 前,是其读书交游并从事政治实践时期;后半生,从顺治十年到康熙三十四年(1653 1695)即从44岁到逝世止,是其讲学著书时期,之所以以1653 年分界,是由......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陋俗简介
117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 在一些大商业城市,鸦片烟祸与其他社会弊病互为表里,成为社会公害,败坏了社会风俗。烟毒、赌博和娼妓 一道构成奢侈性消费,毒害着由于近代企业初步发展而握有余钱的市民。《申报》曾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过统计,这一年上海城内烟馆多达1700家, 绝大多数集中在英法租界里。其高......
首页
上一页
…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01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
02
武则天风流艳史
03
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
04
武则天的性生活
05
武则天艳史
06
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
07
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
08
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
09
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
10
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
11
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
12
罗刹海市
13
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
14
《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
15
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
16
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
17
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
18
“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
19
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
20
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月点击排行
01
秦惠文王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
02
芈月传魏琰最后结局是什么?
03
嬴壮是谁
04
秦康公生平简介
05
管仲和鲍叔牙
06
秦惠文王的老婆秦宣太后简介
07
秦宪公简介
08
芈月传莒姬是好人坏人?
09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
10
秦宣太后芈八子的儿子是谁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