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一些?两人军事才能大PK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公元231年的二月,诸葛亮(时年51岁)率军第四次北伐,并再次选定以祁山为攻击方向。这次蜀军远征,大约呈现出了三个亮点:一是,诸葛亮采用了「木牛」(经改良过的带有前辕的小车)来运送军粮,提高了以人肩担粮的运载量;二是,诸葛亮将他所改进的「损益连驽」(一种利用机械原理,可一发十矢,并能连续发射的先进射箭武器。)机,配置进了蜀军之中;三是,诸葛亮事先派人,招抚了鲜卑族部落首领轲比能,使其率兵从故北地和石城出击,以响应北伐。所以这次的声势上,超过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
此时,因魏国大司马曹真(对抗蜀军的主帅)病重卧床,而蜀军已逼进天水,将祁山的魏国守将贾嗣、魏平等,围了个水泄不通。魏明帝曹睿便请出时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时屯驻在河南南阳),接替曹真担任抗击诸葛亮的主帅,统领在西部的各路军马抵御蜀军。曹睿并当面对司马懿说道:「一旦西部出现战事,非您不能够抵挡啊!」从这时候起,才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面对面较量的真正开始。
司马懿出生于河南温县,比诸葛亮大两岁。这两人在军事才上,称得上是棋逢敌手。但在性格及作风等方面,可算是大相迥异的。司马懿天性狡诈,深藏不露,并且多谋善变。据史传,他天生颈长,两眼宽阔,能在行走时不需要转动身子,就可以灵活地把头转回一百八十度而窥视于后面,故被时人称之为「狼顾之相」。司马懿出身于中原士族世家,其先祖累历朝官,乃父曾担任京兆尹(洛阳市长),故他自幼也饱读诗书,博学多闻。
在司马懿23岁时,出任了地方的上计椽(相当于向朝廷编制年度报告的统计科科长)。这年,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而威震中原,踌躇满志,所以便四处招揽人才。他听谋臣崔琰介绍,说司马懿年青有为,便派人前去征召。大概是司马懿自以为出身高贵,看不起曹操是阉宦之后的原因。曹操的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是给东汉桓帝的太监曹腾做了养子以后,才改为姓曹的。所以,司马懿才托病婉拒(言称患了风痹症)了曹操的邀请。曹操的使官当然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便在半夜里悄悄来到司马懿的住房外面偷窥,却见他僵卧于床,竟然一动未动,只好作罢。
过了几年后,曹操已升任了一言九鼎的丞相之职,不由惦记起司马懿来。于是再度征召他,要聘为文学椽(丞相府的文学秘书)一职。而这次,曹操心里想到的,是要为「太子」曹丕网络一帮可用于将来的良才。以曹操的雄略与精明,司马懿(比曹操小25岁)在当时只能做他的小学生的。他为了让司马懿爽快地来赴任,便叮嘱其使臣,若此人再想耍赖,就直接抓起来送到监狱里查办!
此招一出,司马懿只得乖乖地应召就任。这就恰好应了一句俗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当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也因不应曹操之征,跑到山中躲避,竟被曹操叫人放火烧山,一会儿就被「烧」出来,投到了朝府里,做了曹操的大秘书。司马懿勤勉务实,做事靠谱,就是喜怒不形于色,言语极少,让人很难猜透他的真实意图。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说他是「情深阻而莫测,饰忠于诈」的人,这是非常到位的评论。
在今天看三国史,以司马懿当年先是不露声色地稳住孟达,进而出其不意地击破上庸城、擒杀孟达的手段,我们可以领略于他的谋略之深,行事之果断。从司马懿后来在曹芳即魏帝后,遭大将军曹爽(曹真之子)排挤时,竟然装病退养,达十年之久。司马懿扮瘫扮痴,说话颠三倒四,骗得曹爽集团心花怒放,毫无戒备了,他却率领两个儿子及一帮死党,伺机伪造了皇太后诏书,突然发动「军事政变」(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事变),一举捕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株连其家族诸人。在这场争夺曹氏政权的血洗行动中,前后共有三千多人遇害,魏帝曹芳被废,司马氏取代曹魏的政局由此定格。我们可以得见,司马懿的用心之狡诈,手段之残忍。
让我们再说回到公元231年的三月份,因大司马曹真病逝于魏都洛阳。从此,曹氏家族在魏国的老将重臣,俱已凋零殆尽,魏国的军事指挥权开始落入到了司马懿的手中。司马懿领军进入前线之后,立刻调兵遣将,作出了一番战略部署。他命令费曜、戴陵二将,以精兵四千人驻守上邽(甘肃天水);其他部队作为主力,向西救援祁山。
作为曹操五虎将之一的张郃,此时提出建议,希望分出一部分军队,分别驻防于雍县(陕西凤翔县)与郿县(陕西眉县)两地,以便于相互救应。司马懿回答他:「如果前方各军都能够独当一面,你的主意是没错的;但如他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就会造成军力分散,而被诸葛亮得以各个击破。当年项羽的楚军一分为三,为叛将英布所破,原因即在于此。」于是,魏军尽数西进。
诸葛亮侦悉到司马懿指挥全军,蜂拥西来的动向后,也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如下:一是令王平将军所部屯驻于南围(围打祁山魏军的南方营垒),担任继续攻打祁山的战斗任务;二是亲自带领魏延、高翔、吴班等部直扑上邽。上邽是魏国后方重镇,所以魏军必会死保不失,那么就可以调动魏军主力回头救援,以利于蜀军攻击祁山。这一计策,是诸葛亮将兵法上说的「围魏救赵」的活用。
郭淮、费曜等魏将,在迎击诸葛亮大军的战斗中遭受重挫,只得溃退于上邽孤城之内,龟缩着不敢出战。这时正值麦熟,诸葛亮便命蜀军,把上邽城外的麦子尽收干净,以补充军粮。司马懿得知上邽之城势危后,尽驱魏军赶来救援。于是,蜀、魏的两军主力,相遇在了上邽之东。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见诸葛亮所率之军兵锋什强,锐不可当,便采取了「敛军依险」之策。他命令部队缩小防御圈,依险扎营,拒不出战。
诸葛亮无机可乘之下,只得率军先退于卤城(甘肃的甘谷县东),再寻机破敌。然而,司马懿虽然率军紧紧尾随,却只是立营坚守,不出击迎战蜀军。这两位三国中一流的军事家,又在卤城相持了起来,但两人又是各怀心思的。
诸葛亮远道而来,所带粮草有限,故而磨刀霍霍,只求速战速决。因视司马懿拒守不出,诸葛亮便令士兵每天到魏营前叫阵挑战,激其出兵相应。由于是在本土作战,司马懿占有地利之优,把持着「对急应缓」的本钱,所以忍受于蜀军天天叫骂的耻辱,就是不出来应战,让诸葛亮难以奈何!
司马懿此举,是出自对敌我双方实情分析、权衡后,从两方面来正确对待的。一是,他有感于蜀军确实善战,诸葛亮也指挥得当,自己取胜的把握不大,弄不好肯定丢兵失将,所以只能以示弱不出对待;二是,他清楚蜀军数量不多,在大批魏军的防御之下,是翻不起大浪的,一旦其势减粮缺,必退无疑,魏军也就稳可以「得胜」回师了!这也算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别样计谋。
司马懿的想法不错,但他的下属却很不满足于此,认为这样做有损于作为大国的声誉,也使魏军丧失了士气,不如给诸葛亮一点颜色看看的好。老将军张郃(时已70岁开外)就此提出道:「今祁山守将知我援兵来到,人心自安,不足为虑了;现在我军应该分道出击,以主力从正面进击蜀军,另遣一部绕于敌后而攻击,必会大破于诸葛亮。若如我们于今这样,只敢于尾随,而不敢于进前,这是有损国威与民望的做法!」
但司马懿心有余悸,对张郃之言不已为意,依然继续对蜀军采取尾随之策。每到一地,他就下令依山结营,挖掘战壕,据险坚守,始终不跟蜀军主力接战。魏将贾栩、魏平也对主帅司马懿的怯懦之态,极度不满了起来,要立下军令状,以死请战。但他们几次的请战,均被司马懿挡回,于是,众将领向他愤慨而言:「你害怕蜀汉像害怕老虎一样,怎会不教天下之人耻笑?」
在众情难违之下,司马懿也变得相当的焦虑,那马脸红一阵白一阵的,极为难堪。到了五月中,司马懿不得不下令出战了,并做出了攻击蜀军的军事部署:他决定亲率主力,从正面进攻诸葛亮大营(实为牵制,意图仍在解祁山之围);让张郃一军攻向祁山之南,以击溃蜀将王平进围祁山的部队。
这是蜀、魏两军的一场颇为激烈的交战。双方的擂主各有手中王牌:蜀军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魏军则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双方主帅调遣得当的情况下,就看下面的各方战将之间,来比拼用勇与谋的高下了。张郃老将军虽曾「名震关右」,多谋而善战,但是这回他进击祁山南围,却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就是蜀军王平所部。王平是行武出身,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作风稳健而顽强。他所带之军号称「无当军(无人可挡)」,队伍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异常,属于蜀军精锐。张郃倚仗兵多,对蜀军营地发起了数次强攻,但均被击退,让魏兵毫无办法,只得又退回原地。
而面对于司马懿的攻击主力,诸葛亮则派出大将魏延所部居中,高翔、吴班二将率军分于左右,三支兵马如同三把利箭,直插魏军之中。一场血战下来,杀得司马懿大败,便连忙鸣金后撤,逃回原来的营垒内,只想求于自保了。这一仗,蜀军共计斩杀魏兵三千人,缴获铠甲五千件、弓箭三千一百张。
但是,由于司马懿依山据守,死不出战,让蜀军无隙可乘,只得相持而待。到了六月,蜀军粮草开始接济不上,诸葛亮开始郁闷起来。而就在此时,突然丞相参军马忠、督军成藩二人,从汉中来到前线,报说受李严(留守汉中主持政务,并负责督运前线粮草)派遣,前来传达刘禅旨意的。其大意为:因蜀中「粮运不继」,务请丞相及时退兵。鉴于情势所迫,诸葛亮也只好下令班师。
龟缩于魏营中的司马懿,听到蜀军全线撤离的消息后,心中大喜,感觉报仇的机会来了,便下令张郃选调精兵,迅即展开追击。张郃这时,却认为这样做不妥,向司马懿劝阻道:「兵法上曾有警示,说军队围城须让开一条通路,对于撤退之军不去追赶;这是以避免敌军狗急跳墙的道理!」但司马懿一门心思,想要挫伤诸葛亮,以挽回自己的尊严,便严令张郃执行追击任务。
不料诸葛亮心思缜密,在蜀军的进退用兵上早有算度,以不致使自己吃大亏。当张郃率军追赶到木门道(甘肃天水市西南)时,进入了诸葛亮设下的伏击圈中。于是,蜀军凭借高山险境,对着魏军万箭齐发,特别是由专训兵士操作的「连弩矢发器」,发挥出了强大的杀伤力,致成张郃中箭落马,当场身亡。
待诸葛亮率大军平安地返回汉中时,李严却表现得疑惑不解,一脸惊讶地对左右人士道:「军粮供给不存问题嘛,北伐汉军怎么就无故而返呢?」李严还一面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是因惧怕司马懿,不敢进兵而擅自撤退了;一面又报告于后主刘禅,言及诸葛亮是假意退却,目的在诱敌深入而后歼之。对李严的这些前后矛盾的言行,引起了诸葛亮的高度关注与警觉,便亲自着手对此事调查核实。诸葛亮将李严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件,以及报告给刘禅的文稿也找出来,一一对照核实,终于真相大白。
原来从五月以来,因蜀汉大雨不止,山路难行,严重影响到军粮的运送,将有造成前线因断粮导致军溃的重大事件发生。但是李严怕担此责任,便采取了几面造假的手法,想借此掩盖,推脱了事。更为离奇的,是他还要将具体督运粮草的官员岑述,予以斩首示众,以表现自己重视粮草供给的态度。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显得既卑劣又极幼稚,不像是一位老资格的高官(李严在蜀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所为,因而也引起了不少后人的猜疑,感觉其中应该另有隐情的。
在人证物证俱全的事实面前,李严理屈词穷,只得低头认罪。由于同属「顾命大臣」,诸葛亮便上奏后主刘禅,请求朝廷秉公处置。同年八月,李严被削职为民,流迁到梓潼郡,后在城南四里外的蚕神山下,自建了一处居所,取名「横造庐」,以示自戒。
诸葛亮返回汉中后,虽然事务纷繁,特别是对重臣李严事端的处理,可谓震动蜀汉朝政的一件大事,但并未影响他的继续北伐的决心。除了督促蜀军加紧整训,提高兵士的个人能力外,诸葛亮这时更加的重视对各兵种的配合作用,并突出进行了排兵布阵方面的演练。
如闻名古今的八阵图,就是他吸收了古代兵家八阵之法的精华后,潜心研究、推演出来的一种灵活机动的战术。它主要运用于行军、战斗及宿营等方面,要求步、骑兵及弓弩手等诸兵种,依据不同战况需要,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又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演绎出的多种阵势。比如诸葛亮创造出的锯齿阵,就是八阵图中的一种。因它适合于在山地险要布阵,所以才使得当时的张郃死于此阵之中。
简言之,因为八阵图的基本阵形,是以纵横各有八行而得名,但可因机而变化出多种的阵形。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八阵兵法即已出现。从于今汉墓中出土的《孙膑兵法》里,就录有《八阵篇》,其内容主旨,在于选择有利地形,运用八阵里最合适的阵法调配兵力,凭以打击消灭敌人。但自汉代以后,这种古老阵法无多创新,便逐渐流于形式,没有人运用在实战中了。由于蜀军兵力有限,又要同人多势众的魏军作战,所以诸葛亮必须采用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应敌,以弥补自己的弱势。这大概是他因何要巧思奇想,推陈出新地搞出一些新玩意儿,运用在北伐战争中的特别的心思。
鉴于蜀军几次北伐,皆因粮草不继以致无奈退兵,诸葛亮深感到,有力的后勤保障,已经成为北伐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呢?他确实想尽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未能根本解决问题。粮源、粮运,以及后勤保障运作的负责官员,似乎在他重点考虑解决的事情。
自从回到汉中的第二年(232年),诸葛亮便命令蜀军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东)东南的黄沙地区,采取了一边屯田种粮,一边修整练兵之策,主要为储粮备战。除了继续制作「木牛」外,诸葛亮又对其加以改进,创制出了「流马」(大约是特殊独轮车或者四轮车),成为又一种粮运工具,以用于北伐之中。
公元233年,诸葛亮将任职于巴西太守的吕胄,调任为汉中太守。吕胄是荆楚人士,因其「俭素守法」,做事负责认真,又是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持者,所以得到诸葛亮的青睐,让他到汉中主持于北伐的后勤保障事宜。
这一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把大量粮食运至靠近魏国边境的斜谷口(今陕西汉中市西北面),并在那里修建了仓库,囤积军需。诸葛亮并命人修复了原被赵云退军时,所烧毁的褒斜谷的栈道。看来他是想利用这条似乎便捷,但却极为险峻的北上通道了。所谓褒斜谷栈道,是由汉中北面的褒谷口进入,在漫长的俗称「千梁无柱」的栈道上通过,从魏国郿县的斜谷口出来的一条险道。
经过两年多的一系列的精心准备,诸葛亮似感出师北伐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想去同对手司马懿耍上一番了。公元234年的春二月,诸葛亮集结蜀军十万人,再次举全国之力誓师北伐。为了东西相应,形成钳击曹魏之势,诸葛亮决定这一次与东吴同时行动。所以,他在出师之初,派了特使去跟孙权打招呼,要求两家联手配合,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魏国。孙权得到诸葛亮的伐魏通报后,也积极行动起来,部署了三路出兵的计画。魏主曹睿得悉蜀、吴联手攻魏的动向之后,也相当的重视,特地诏令司马懿全力对付西面的蜀军;他自己则亲临南境,指挥魏军各部,以抵御东吴之兵。
春四月,诸葛亮所带领的十万蜀军耗时两月,终于艰难地走出了褒斜谷栈道。蜀军进入陇东之后,一路行抵到郿县的渭河南,随即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扎下大营。司马懿得悉后,担心诸葛亮北渡渭水,占据于那里的民聚物茂之地,尔后可以就地猎取军资,势必大不利于自己。于是,老谋深算的他,便亲率主力抢先涉渡渭河,并且临岸结寨,构筑高垒,与蜀军形成了对峙的态势。
时任雍州刺史的魏将郭淮,向司马懿建议说:「诸葛亮此时必定会派兵去攻夺北原,我军应当派人提前固守此地。」众多魏将均不认同此说,郭淮急忙解释道:「假若诸葛亮横跨渭水,控制住五丈原的全境,如再进击北山(即汧山),就能够切断通向陇右的交通线。这样,必将引起当地汉人及羌胡人的恐慌,形势会对我们很不利。」司马懿听郭淮说得在理,便让他带领所部即刻进屯北原,筑垒据守。果然魏兵正在筑防线之际,即遇诸葛亮派出的兵马前来争夺。一场攻与守的激战过后,蜀军见敌军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已知难决一时胜负,便只好缩回于五丈原了。
由于司马懿上次跟诸葛亮展开交锋时,吃过蜀军兵精器锐的大亏。魏朝的一些个大员(如任职司空的陈群),对他白白送了名将张郃性命的行为,一直颇有微词并且唠叨不休。甚至连曹睿也临朝悲叹:「蜀国未能剿灭,可张郃已死于非命,这叫我怎么办哪?」所以,司马懿在没有把握制胜诸葛亮的前提下,也就不敢贸然出击了。他暗自定下了要以「深沟壁垒、据守不战」之计,来跟诸葛亮周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形似笨拙,实为取巧。
因为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不好对付,而蜀军远道来此,利于速战,却可能在长久对峙之下,致使士气衰落,不战自消;自己则可以凭借天时地利,以逸待劳,再伺机出击,或者等到蜀军疲惫不堪时、粮尽退兵时,再趁机挥军出击,此时就可以胜券在握,置诸葛亮于困境之中了。其实呢,诸葛亮在上次同司马懿PK时,就察觉出对手果然名不虚传,实乃「罕见」狡诈之徒。因而,对他耍弄只守不战的「赖皮」手段,诸葛亮还是早有提防的。为了避免重蹈粮尽退兵的覆辙,诸葛亮抽调出一部分兵士,就地分散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干起农活来。其目的,是想收购到他们手中的「余粮」,以作长期驻扎的打算。由于蜀军纪律严明,对当地居民秋毫无犯,便出现了「当地百姓安居有如垣墙,垦荒蜀兵不谋私利」的一番「和谐」景象。
司马懿得悉诸葛亮也不是省油的灯,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指挥起「军民大生产」的大合唱来了!他当然也恼羞成怒,忧愤不已,但又仍然不敢贸然出兵,怕像前两次一样中了蜀军的伏击。所以,他虽然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却貌似镇定,秀出一副神态自若的模样来,以掩己心,又可稳定军心。
诸葛亮可是不愿意「坐享清闲」,又派出兵士到魏军的大营前,让他们大肆擂鼓呐喊,并且施之以辱骂叫阵的歪招,只为能够引蛇出洞,与之进行决战。蜀兵辱骂式地挑战,使得司马懿手下的将士们纷纷怒火中烧,认为这是魏国的奇耻大辱。他们不能容忍属于小国寡民的蜀汉,竟猖狂到如此地步,而堂堂中国(曹魏的自称)的威风何在?于是许多的曹魏将领,来到主帅司马懿的营帐之中请战,纷纷摩拳擦掌地想要冲杀出去,让诸葛亮认识到魏军的利害,以解心头之恨。
然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本对取胜于诸葛亮,是没有什么把握的,所以他一直不想出动主力,跟蜀军展开决战。因为这正是诸葛亮所期望的,也正是他秣马历兵多年,所形成的优势所在,自己怎么能轻易地上他的贼船呢?一番思虑过后,司马懿严令:众将领回营坚守各自的阵地,没有本帅的指令,均不得轻举妄动。
就在蜀、魏两军对峙到五月份时,东面的孙权(时年53岁)正式发动了对曹魏的三路进攻。他是以陆逊、诸葛谨领兵从夏口北攻襄阳;孙韶、张承二将,渡淮河攻向淮阴;自己则亲率主力进攻合肥新城。因此从表面上看,其声势还是蛮大的。不过,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当后来,孙权听说了魏主曹睿南下亲征的消息后,便不战而退了。紧接着,另外两路攻魏之师,也就是虚晃了一枪后,各自又退回到了原地。吴军攻魏的收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诸葛亮的这次北伐。
司马懿得到了东吴退兵的战报,为了动摇诸葛亮的军心,他故意派出几千魏兵,来到蜀军营前敲锣打鼓,高呼「万岁」!诸葛亮听说许多魏兵在军营前搞庆祝活动,也颇感纳闷,便派人出去打探。结果回报说,孙权已经投降了曹魏,派出的降使到了司马大营里,所以魏兵们是在庆贺此事。诸葛亮听完这话,笑着说:「我太了解孙权了!他怎么会投降曹魏呢?即便是他投降,也不该派专使到渭河前线来呀!」诸葛亮笑够了,又叫人前去,让那些魏兵给司马懿传个话,大意是说,他都已经六十岁的老人了,就不要玩一些小孩子玩的把戏了!
然而,面对于司马懿的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确实也让诸葛亮相当的郁闷,又拿不出太好办法来,打破眼下的僵持之局。诸葛亮绞尽脑汁地想了好几天,才想出了一条所谓的「妙计」,这就是给司马懿送一套女人穿戴的服饰去,以戏弄他因拒不出战,所以只能配做女人!殊不知,老奸巨滑的司马懿,却能够强忍怒火,居然笑而纳之。
司马懿的部下们倒是受不了这般羞辱,纷纷请求出战,闹得大营内骚动不安起来。司马懿便只好将计就计,正而八经地写出了一份向「魏皇请战」的奏章,说是只待皇上批准后,便即刻带领众将士出战蜀军,同诸葛亮一决胜负。仅此小计,司马懿就把军中的情绪稳定下来了,看来他还真是只狐狸投胎转世的。
不久,曹睿特派出将军秦朗,率领步骑兵二万,进抵渭水前线,以增援于司马懿,并带来了曹睿的诏令,跟司马懿现行的坚守不战之策不谋而合,也算是给司马懿撑了腰。曹睿对司马懿玩耍的请战花招,是心知肚明的,因而也乐于顺坡下驴,又派遣了时任卫尉的辛毗,前来担任大将军的军师之职(相当于总参谋长),并手持魏皇亲赐的符节(代皇帝传令),以严厉制止魏国诸军出战诸葛亮。
已担任于蜀军护军(军事总监)的姜维,对此意不太明了,向诸葛亮说道;「辛毗带了皇帝的符节前来,司马懿再不可能应战了。」诸葛亮告诉他:「司马懿本来无意应战,所以故弄玄虚,坚决要求非应战不可。他实际上是在故摆姿态,以借皇帝的权威,堵住别人的嘴。自古以来,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假若司马懿真想出战,并也有能力击败我们,他怎会犯傻似地做出,要采取『千里请战』的离奇事情呢?」
到了六月以后,蜀、魏两军依然没有大的战事发生,相持的僵局难能打破。诸葛亮只得天天派人去司马懿大营中,给他下战书,要求约定两军PK的时间和地点,以决胜负。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对蜀军使节的接待相当热情,如若无其事一样,绝口不谈战事,只是向他打听一些诸葛亮生活中的琐事。当使者回答说:(www.lishixinzhi.com)「我们丞相每天都是早起晚睡,二十板以上的军法处罚,都要亲自裁决,饭量不过数升。」司马懿便不动声色地对他左右的人说道:「诸葛亮食少而事烦,怎么能活的长久呢?」
这个话讲得固然非常的阴险,但也表现出司马懿的内心深处,还是存有相当畏惧于诸葛亮的情绪的。由于自己无法在战场上取胜对手,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别人早点死去,以便可以即早摆脱眼前的苦境。这当是司马懿不厌其烦地,要打探诸葛亮生活细节与工作状态的目的。他是以此来判断对手的身体状况,健康与否,及寿命之短长,以利为所用。
诸葛亮后来,果然「因为食少事烦」而病倒了!以远观上讲,这是他长期操劳国事,又事必躬亲,过度劳累,以致油尽灯枯的必然反映。而从直观上看,他是在遭受这次双重忧虑的缠绕、打击下,而致病倒下的。这次十万蜀军北伐,被司马懿拒之于渭水之南,在其「贴身监护、拒不接战」的防御之下,诸葛亮寻找不到任何挫败魏军的战机,这就迫使他焦虑万分,寝食难安,但又苦思不出能有效攻击魏军的好办法来,以相应完成他的出征时的必胜预期,这是一层重大忧虑。
蜀汉大军与魏军相持于渭南,已历时三四个月,其用度耗费是巨大的,即便是运输通畅,而以蜀国之经济,也难能支撑起一场长久的举国式的拉据战,所以粮尽之忧,经济衰微之扰,实为诸葛亮的心腹大患,这是另一层重大忧虑。诸葛亮就是在这把双刃利剑的重刺之下,以致心衰力竭而倒下了!
公元234年的8月之初,年届54岁的诸葛亮心知病入膏肓,自己已再难为国家效力了。于是,他为汉军撤退作了周密的安排,至于选择谁来继任丞相之职,他早就密函于刘禅,保荐了蒋琬;他并留下遗愿,希望埋骨于汉中勉县定军山的山坡上,墓穴能容棺木足够,不需陪葬器物,身穿着平时衣物下葬即可。于此,他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了!
诸葛亮病亡后,蜀军是在「秘不发丧」之下,悄然撤退的。当地百姓见到蜀军营垒帐拔人空,便跑到魏军营中报告了此事。司马懿接报,预感诸葛亮可能身亡,立即纵兵前往追击,却在蜀军摇旗擂鼓的回击下,以为判断有误,又怕再次丢兵失将,便赶紧下令收兵了。回营之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生死与否仍存狐疑,于是又派出了一支由二千兵士组成的小分队,让他们悄悄跟踪于蜀军后面进行观察。这支侦察队伍一直尾随蜀军,来到斜谷的赤岩岸时,听到汉军那边已是哭声震天,又远远瞧见了在风中飘动的白幡,方才确认诸葛亮已离开人世的死讯,便连忙返回到魏营里,报告了司马懿。
当时的当地居民,特为此编出了一句顺口溜,是说「死诸葛吓跑活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用以嘲笑司马懿的「胆小」。司马懿听到后,也不禁自嘲地说:「我能够料他生,但不能料到他的死呀!」司马懿随后在一帮亲随的陪同下,来到诸葛亮留下的营垒中了解参观。当他仔细地察看到其间的攻防设施、对各兵种的部署安排,连及食宿分布均是十分的周密,并井然有序的,也忍不住赞叹一句说:「诸葛亮真是天下之奇才啊!」司马懿为曹魏政权立下的最大功绩,当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这就是他阻止了诸葛亮后期伐魏的步伐,并使得诸葛亮在困顿、忧虑中离开了人世。从此而后,蜀汉帝国失去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再也没有出现如诸葛亮一般的人杰,能让曹魏感到紧张和胆怯了!因而无论从或公或私的角度看,司马懿都是最大的赢家。
这也就让许多人借题发挥,好像是找到了评说诸葛亮不如司马懿的软肋。而尤其是在今天,不少披着「天生反叛」外衣的「愤青」之辈,把司马懿吹得神乎其神,不顾客观事实地故意贬低诸葛亮,甚至于攻击到诸葛亮根本不会打仗的地步,更不配跟司马懿PK!还有某些所谓「名家」,竟然以对号入座的方式,评介出谁是法家,谁是儒家,谁又是儒法混?进而高谈阔论,议出什么「法胜儒」、「儒胜法」等等。此实为似是而非,糊弄一把,以达到其「搏出格」、「博出名」的私利目的。
虽然说司马懿对待诸葛亮的北伐,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正确应对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出战就绝对能够获得战场上的胜利。难道他甘愿领受「红妆」屈辱,闭营不出,就有十足把握,能让自己的阵线永固无摧吗?诸葛亮不幸中道病亡,只不过是成全了司马懿的侥幸。诸葛亮仅举一州之力,深入拥有九州之地的魏境之中,左冲右突,来去自如,就足以显现出他有着一流军事家的手段和气概!
有人以司马懿后来征讨辽东的战绩,来说明他比诸葛亮能打仗,「他不是才用了几个月,就征服辽东了吗」?这诚然也只是一个笑柄。既然司马懿也不乏英勇,为何要「畏蜀如虎」呢?他屯驻宛城之时,也曾经多次地力克于东吴众将领的进攻,但为何碰到诸葛亮就躲避不出了呢?这个中答案,正如诸葛亮说他的:「没有取胜的把握!」意思是两人之间PK结果,难分于高下哦!
由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大PK,是与他的整个北伐行动(即俗称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牵连在一起的。其实,早在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的前后,就有不少蜀中人士对此不满,但因为他威望甚高,一言九鼎,所以大多是在私下里嘀咕。而当诸葛亮死后,一些探讨他究竟该不该发动北伐战争的议论,就尾随而来了,甚至成了千年以来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
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发动北伐,连年用兵,但未得到魏国的「咫尺之地」,空耗了蜀国的巨大财力及人力,所以这项战略决策是失败的。张恨水老先生,则是从他北伐的进军路线上,提出了批评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绕道陇中,兵缓粮荒,徒为敌算,则非也!」
与其相反的观点,是以当时诸葛亮对阵司马懿的形势角度,阐发的宏观看法。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倚靠一州之力,联吴抗魏,以致(蜀汉)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北伐,长驱而入;而对手司马懿,虽然占有地广兵多之优,却无擒敌(诸葛亮)之意,务求自保而已,使得孔明自来自去。假若他不在中年过早死去,终其意志,连年运思,刻日兴谋,那么就会是「雍凉不解甲、魏国不释鞍」的另一番景象,胜负之势,就不言而自明了!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事之难易,不在大小,而在于时机;时机未到,徒劳无益。」无论诸葛亮出于何种目的北伐,但他在发动时机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也即是说,他发动北伐的条件不成熟,故而难以取得成功。
从当时魏、蜀两国的主要形势对比分析,一是两国的实力差距确实太大,而魏国又没有出现重大的天灾人祸,致使其产生局势震荡,造成可乘之机;二是对手司马懿的谋略,的确与诸葛亮不相上下,难有出现致命失误,以留给诸葛亮大的可乘空间(司马懿遭受排挤后假意退养于家几年时,是在241年之后;如果诸葛亮健在,也就60岁出头。);三是蜀国没能出现如韩信、白起那样的真正名将,能够所向披靡,让对方闻风丧胆,否则,是难能撼动「将臣如云」的强大魏国的。
另外,从诸葛亮自身条件优劣而言,确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长于治理军事,短于奇谋诡计,政治能力优于作战能力,所以连年劳师动众,不能克敌制胜」。诸葛亮数次北伐,不仅司马懿知晓他远道而来,唯有利在速战,所以便采取据险不战之策,逼迫他只有粮尽而返。甚至连曹真、郭淮之流,也能够猜出诸葛亮用兵的心思。如前者预知他第二次北伐,必以陈仓为攻击点,而提前作了防范,致使数万蜀军竟未能攻破一座陈仓小城;后者于他最后北伐,进抵武功的五丈原时,也能够料到北原是必争之地,所以提前去占据固守,从而压缩了蜀军的拓展空间。
从战略上看,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是要实现「北图中原,兴复汉室」的大目标的。这实为非同小可的灭国之举,就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相应配合。这其中的所谓「天时」,即是敌国已出现衰势,或者因内乱造成局势震荡。但魏国当时政权稳固,司马懿又还在「忠心」地辅佐曹魏。
所谓的「地利」,即是兵力及物力雄厚,能够支撑从多点进攻敌方(如后来魏国灭蜀),但当时诸葛亮只是孤军深入,又数次因粮尽而退。所谓的「人和」,即是要有一些能征善战的猛将和谋臣配合默契,但当时够得上档次的,武将唯有魏延一员,谋臣略无。由于这几项条件均不具备,因此诸葛亮的北伐结果,与他的战略目标相距遥远,实为失败,也是憾事!
不过,我们还也要全方位地看问题。虽然从战略上讲,诸葛亮的北伐没有取得成功,但从具体的战役上总结,他并没有出现溃败,而是几乎每战均有所获的。如他攻取武都、阴平二郡,阵斩王双、张郃二将,在当时条件之下,也算是了不起的胜利;他还在军事理论、以及相关械具的改进发明上,均表现出了突出的才能。这一切可以说明,诸葛亮无愧于属于三国时代中的,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
综上所述,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位居一代枭雄曹操之后的两位军事能人。堪称千年一遇的智慧神人诸葛亮,尽管天时、人和没有眷顾着他,最后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和世人中的地位,排名第二是理所当然。而老谋深算、隐忍功力非凡且教子有方的司马懿,生逢其时,历史的战轮将他推向了前沿阵地,并借机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晋朝基业,排名第三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