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刘备公孙瓒?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刘备公孙瓒?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刘备公孙瓒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英雄纷争天下。当时袁绍、曹操、刘表与袁术、孙坚、公孙瓒这两伙人是主要的两大阵营。那时候的公孙瓒立足于北方,拥兵数十万,加上东北那边的地理环境的优势,所以当时的公孙瓒很是令人瞩目。

    刘备

    公孙瓒和刘备是同窗好友,曾经一起在卢植的门下求学。当时刘备因为见公孙瓒比自己大一些,所以用兄长称呼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被举孝廉,出任辽东属国的长史,迁为涿令,刘备本身就是涿县的人,所以此期间二人交往甚密。后来征讨董卓的时候,刘备被黄巾军所迫,便投奔已经是中郎将的公孙瓒去了。日后二人一起与青州刺史田楷对抗冀州牧袁绍,因为刘备在战斗中屡屡建功,所以被封为平原相。

    公元前193年,公孙瓒和袁绍罢兵,与幽州牧刘虞结怨,公孙瓒打败刘虞将其杀死,并在此控制了幽州。但是刘虞的残兵残将对公孙瓒很是不服气,一直在和公孙瓒胶着。刘备当时积极援助徐州,得到了陶谦等人的器重,当时刘备的手中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但是陶谦很是慷慨地帮助刘备,所以刘备便在恰当的时机投奔陶谦的门下了,后世有的史学家认为刘备的行为是在背叛公孙瓒。当时公孙瓒根本无暇顾及刘备的情况,也就随他去了。

    后来公孙瓒在与袁绍的界桥之战中惨败,公元199年,公孙瓒被袁绍逼迫得杀妻儿后自杀。其部下赵云投奔刘备,刘备的实力日渐雄厚。

    公孙瓒为什么失败

    公孙瓒从小便是优越家庭,即使是母亲的地位卑贱,也最终当了个郡中小吏。而且他为人正直,聪明伶俐,对人也是礼让三分。最终也是获得了涿郡刘太守的赏识,最终还抱得美人归,得到了刘太守的女儿。不断的发展壮大,最终做到了中郎将,并且勇猛善战,一步一步的对抗这北方游牧民族,战绩辉煌在边疆也是赫赫有名。

    公孙瓒

    正是由于公孙瓒过于好战,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一大因素。众所周知,军事上的失败必然有政治、经济原因的主导,政治上,首先,袁绍集团虽说不上政通人和,但是人才众多,有许攸,田丰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而公孙瓒周围大多为武将。所以在计谋方面输于袁绍太多,公孙瓒单凭一介猛夫之力,根本没法和袁绍抗衡。

    再者,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拥有很强悍的政治号召力和行为影响,在袁孙征战之中,舆论大都会指向公孙瓒,所谓师出无名;公孙瓒的策略不是很到位,虽然他和袁术等大将为同盟,但是盟友几乎是帮不到他的忙。反过来看袁绍,即使当时只有曹操一个盟友,却给了公孙瓒很多的压力。

    最后是经济,袁绍当时是在冀州,是当时东汉人口最多,经济也是很繁华,经济最繁华的富豪之地,而公孙瓒的幽州是在内蒙一带的山西,人口少环境也不利,资源更是不够,这也一方面的降低了公孙瓒的军队战斗力。这次战役是公孙瓒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之处,也是这次战役,最终使得公孙瓒死在了袁绍手中。

    公孙瓒和公孙度

    ?公孙瓒是三国时期的贵族子弟,字伯,辽西令西人。公孙瓒长得很好看,而且声音洪亮很受当地刘太守的赏识,被招收为女婿。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地位比较低贱,所以一开始只是在郡中当个小吏,被太守招为女婿后,逐渐做到了中郎将。

    公孙瓒

    公孙度是东汉末年辽东地区的军阀,字升济,辽东襄平人。因为少年时期和他的父亲在玄菟郡居住所以做了个玄菟小官吏,后来被升为尚书郎、刺史,最终被罢官。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割据辽东,使得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得到短暂的安宁,大大推动了当地的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公孙瓒和公孙度虽然都是公孙氏,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二人出生地相隔甚远,书中并没有记载二人存在血缘或是亲族上的联系。历史上二人都是颇有历史影响的人物。公孙度利用偏居东北的自然环境,建立公孙氏政权,公孙度执政期间,中原形势混乱,战火纷飞,社会生产被严重破坏,公孙度大力招纳中原的流人,积极开展恢复生产秩序的政策,开发建设东北的南部地区。

    公孙瓒在历史上是以作战英勇,威震边疆著称,被称为白马将军。一生之中征战南北,前期的公孙瓒取得很多次胜利,塞外敌人听到白马将军这四个字都会闻风丧胆,而后期的公孙瓒性格残暴,没有政治信念,在战争中残害百姓,变得很贪婪,斗志也不如年轻的时候,而且贪图享乐,最终走向失败,被袁绍逼得杀妻儿后自杀身亡,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公孙瓒部下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割据北方的重要人物,字伯,出身贵族,娶了当地刘太守的女儿候氏为妻,为人英勇善战,自己组建了一个善于骑射的一个轻骑,都骑着白色的马,所以人称白马将军。拥有军兵数十万,声震塞北。

    公孙瓒

    公孙瓒的部下中有很多和公孙瓒一样英勇的热血男儿,如公孙范、白马义从、刘备、赵云和一些公孙氏族的子弟都曾长期甚至一生追随公孙瓒。

    公孙范是公孙瓒的从弟,公孙瓒最初起兵攻打袁绍的时候,公孙瓒是袁绍最惧怕的敌人,所以袁绍将自己的渤海太守印交给了公孙范企图巴结公孙范,但是公孙范带着渤海的士兵去投奔公孙瓒去了,这大大地强盛了公孙瓒的实力。此人在后来和公孙瓒在与袁绍的界桥之战中和和公孙瓒一起败走。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早期自己组建的一支小部队,该队伍中的人都善于骑射,因为公孙瓒在多次的战队中深深了解到一支精锐骑兵可以发挥的巨大威力,加上公孙瓒本身特别喜爱白色的马,所以白马义从便统一骑乘白马,并且为了表达部队的忠心,白马义从的队员都会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在三国的历史上,白马义从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三国的长空,留下过短暂的辉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实力强大在射程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这支曾将让匈奴人闻风而逃的轻骑被誉为东汉第一轻骑,不过最终白马义从被鞠义的八百先登所破,辉煌不再。

    公孙瓒和赵云

    ?赵云是三国时期被刘备称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的英雄。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使用的兵器是亮银枪,他的师父是童渊,学了一个名叫“百鸟朝凤枪”的绝技,下山后自创一个“七探蛇盘枪”英勇无比,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的英雄。

    聂远饰演的赵云

    初平二年,赵云率领常山郡一部分的士兵投奔了公孙瓒,自此一直在公孙瓒麾下,直至公孙瓒败于袁绍自杀身亡,才改投刘备,便一生一直追随刘备,《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关于赵云的记载,如“两扶幼主”、“扫荡西川”、“汉水之战”、“千里走单骑”等,都被后人广为称赞。

    赵云追随公孙瓒的时候,刘备也衣服在公孙瓒那里,赵云曾一起和刘备出征,刘备很是赏识赵云,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便向公孙瓒请求回家,刘备很是不舍赵云。《三国演义》中记载赵云投奔刘备是在刘备被曹操打败投靠曹操的时候遇见赵云,赵云从此追随刘备。

    史料记载赵云在公孙瓒那里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因为公孙瓒自己本身就骁勇善战,并且有自己组建的“白马义从”。而赵云到刘备那里后,大多是做一些押运粮草,保护刘备家小的工作,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神勇。

    不过总的历史新知上对赵云的评价还是很高的,称其实三国五虎之三,有的史学家更是称赵子龙是继吕布后的第一猛将。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