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历史上是谁给魏延的头上安上了反骨?
《三国志》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从刘备力排众议否定张飞而任命魏延为汉中守将上看,刘备的确对魏延的能力是持肯定态度的,也充满了信任。诸葛亮北伐,魏延曾建议兵出子午谷,孔明没有采纳,并限制他的兵权,因此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但是他依然顾全大局,没有做出违背蜀汉的事情,孔明死后,别人都以他的临终遗言行事,唯独魏延道出了自己与众不同且见解独到的观点:“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这句话无疑挑战了蜀汉上下的“个人崇拜”意识和政策划一的观念,可谓石破天惊。
孔明临终曾经交代长史杨仪、司马费t、护军姜维等,一旦自己身死大军可速退,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军便自发。这说明孔明早已料到魏延会有意见,但是他并未要求除掉魏延,马岱在魏延营中潜伏也只是小说的虚构。杨仪本是荆州主簿,后来投奔刘备,刘备死后,他随孔明北伐任臣相参军长史,孔明出兵常以魏延为大将、杨仪为军需后援,但是两人的矛盾也让孔明极为头痛,什么矛盾呢?其实就是互不服气,魏延心高气傲很多人都避而远之,而杨仪自恃宠信言语没有节制,连蒋琬他都看不起更不畏惧魏延,开会的时候两人常常争吵,魏延拔刀杨仪大哭,两人由此产生嫌隙势如水火,而孔明又未及时化解,所以铸成大错,最终魏延被斩,杨仪自杀。
魏延与杨仪交恶其实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军撤退的时候魏延要求费t与自己一起驻守,费t说,我帮你去给杨长史说说,他不懂军事,必然会答应。说罢上马而去。等到魏延派人去观察时,杨仪早已帅大部队回程了,魏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所以怒发冲冠截住杨仪归路。后主对杨、魏互相上表说对方反叛感到头晕,就问董允和蒋琬,董、蒋都力保杨仪而排斥魏延。但事后查明,他们的这道选择题做错了,《三国志・魏延传》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原来魏延并无反意,只是想除掉杨仪而已。
倒是杨仪本以为自己可以代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认为他“性狷狭”秘密指令蒋琬接班,杨仪大失所望对费t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谁有反骨?此说一语中的。魏延是一名难得的猛将,是诸葛亮北伐的得力助手,两人虽有军事上的分歧,但诸葛亮从无加害之意,相反还非常重用魏延。刘备在时,魏延只是汉中太守、镇北将军,诸葛亮执政将魏延的官爵提拔到了极致,先后封都亭侯、南郑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假节,即使魏延与杨仪不睦,诸葛亮也“不忍有所偏废”。
蜀汉是三国中地盘最小势力最弱的国家,诸葛亮又连年北伐,如果政治上没有高度的统一与和谐那是万万不行的。刘备死后,蜀汉大小事宜咸决於亮,诸葛亮成为实际的执政者,他的治国方针也是有口皆碑,处事大公无私,北伐万众一心,治国道不拾遗,可以说,政治清明没有杂音,就像我们经历过的六七十年代一样,遍地“红宝书”“万岁”不离口,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魏延脱颖而出,要么就是违背了“既定方针”,背上叛逆的罪名。一句话,魏延头上本无“反骨”,而是硬生生被人安了上去,这一点,蜀汉君臣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