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解密: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解密: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

    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浮躁起来,对于敌人,少了原来那份镇定,多了些轻蔑不屑。《汉书》上曰:“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很快,诸葛恪便尝到了苦头,在新城之战中,“病者大半,死伤涂地”(《诸葛恪传》《资治通鉴》),最后只得大败而归。孙峻趁诸葛恪民心渐失,公然“伏兵杀恪于殿堂”(《三嗣主传》)。

    据史书记载,孙亮在这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在诸葛恪回来之后,“冬十月,大飨”(《三嗣主传》),被人认为是迷惑诸葛恪,致使其放松警惕。

    第二件,与孙峻商议如何除掉诸葛恪,要不然史书上不会有“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被人认为是颁布诏书,赞同孙峻剿杀诸葛恪。

    第三件,在诸葛恪死后,《三嗣主传》上说“以峻为丞相,封富春侯”,《孙峻传》上说“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被人认为是主动满足孙峻,庆祝大功告成。

    这三件事情环环相扣,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对于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需要从以下三个分论点进行分析。

    分论一,诸葛恪专政从何说起。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孙峻想怎么摸黑,就怎么摸黑。诸葛恪已死,不可能再回到阳间与其理论。

    诸葛恪专政的所谓证据。第一条,书信证明,认为诸葛恪写《诸葛恪与陆逊书》是为了警告陆逊。第二条,杀死孙弘,认为诸葛恪这样做是为了铲除异己。第三条,广施恩泽,认为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是为笼络人心,为专政寻找群众基础。

    笔者认为以上三条,不足为据,反驳理由如下。

    第一点,写书信的真实用意。诸葛恪给陆逊写这封信,是为了“知逊以此嫌己,故遂广其理而赞其旨也”(《诸葛恪传》),没有任何恐吓警告之意。再加上,“会逊卒,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容易让人误读,产生歧义。其实,只要弄懂“会逊卒”的“会”字为恰逢、正好之意,一切也就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了。

    第二点,杀死孙弘是为了孙权。孙权去世,孙弘因平日里与诸葛恪不和,便想借机“欲矫诏除恪”(《诸葛恪传》《资治通鉴》)。孙峻在当时还和诸葛恪统一战线,便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诸葛恪这才“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让孙权一路走好,要不然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第三点,立场导致不同处。“恪乃命罢视听……众莫不悦”(《资治通鉴》)。对于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这一条,人们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便会大相径庭。其实,用这一条来论证诸葛恪专政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所以,诸葛恪专政这种说法纯属有人捏造,是不能成立的。

    分论二,孙峻平日多恶贯满盈。

    孙峻做人真不咋地,再者对诸葛恪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诋毁他,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把以下三点作为依据。

    第一点,玩持久战,用心良苦。孙峻嫉妒心极强,所以虽然在初期对诸葛恪是毕恭毕敬,但在阿谀奉承的同时,也翘首以盼诸葛恪轰然倒台,到时候自己也好取而代之。在当时的吴国,诸葛恪的能力是屈指可数。孙峻要想有所作为,只能让诸葛恪在自己的眼前永远消失,彻底清净。所以,在孙权重病卧榻之时,孙峻才会“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诸葛恪传》),活生生的置诸葛恪于悬崖边,让你享几天福,不久便是你的死期。孙峻此计真可谓阴险歹毒,人心真是可怕。

    第二点,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如果一个歪门邪道的大官在国家政权更迭之际,不趁手捞一把,那才怪呢。孙峻平日坏事做绝,做的坏事数都数不过来,按此思路推断,所以他做除掉诸葛恪这件事也极有可能用心不良。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难,即便你真的变好了,乡亲们也不会在短时期内改变对你的不好看法。更何况,孙峻常常做坏事呢!对于这方面内容,史书上多有记载,“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孙峻传》);“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孙峻传》);“全公主谮p公主于峻……峻遂杀p公主”(《资治通鉴》)。要不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不会这样评价他“凶竖盈溢,固无足论者”(《孙峻传》)。孙峻一生作恶无数,所以如果说他除掉诸葛恪这件事有多么大公无私,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

    第三点,因果报应,说明一切。如果以上不是很让你信服的话,那就再来看一条极具说服力的史料暗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这一因果报应。孙峻的死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据御军齐整……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以后事付D”(《孙峻传》)。即便因果报应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至少在这里,史官在向我们暗示一点,诸葛恪是被孙峻弄死的,而且还是含冤而死。如果历史上的诸葛恪真的如史料记载那般专政,如果孙峻除掉诸葛恪真的是顺天应人的话,史官就不会在此做此暗示,说孙峻因惧怕诸葛恪索命而死。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孙峻如果做人坦荡荡,不做长戚戚这样的事,就不会在睡梦中惧怕死去的诸葛恪。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实中,孙峻确实是彻彻底底的击垮了诸葛恪,一跃成为朝中大臣。可他在获得权力、金钱、地位的同时,却也坠入了余生中那无尽噩梦里,心灵深处永远的烙上了心虚的阴影。

    分论三,孙亮实属无辜多荒废。

    对于除掉诸葛恪这件事,孙亮并不热衷,被扣上主谋的帽子也实属冤枉。但如果孙亮真是一代好君主,也不会给孙峻留下可乘之机,除掉诸葛恪,最终又被他的堂弟孙D废掉。为什么孙亮实属无辜多荒废?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点,对诸葛恪无恶意。不管诸葛恪有没有兵败,他都是孙亮的几大辅佐人之一。再说失败乃兵家常事,孙亮也不会因这一次失败就处理掉诸葛恪。相反,在兵败之后,孙亮对回来的军队“大飨”(《三嗣主传》),只希望诸葛恪平心静气,不要太过于看重这次失败。

    第二点,被要挟参与计划。虽然正史《三国志・诸葛恪传》上记载的是孙亮主动参与计划,如“酒数行,亮还内……‘有诏收诸葛恪!’”(《诸葛恪传》),但可信度不大,远不如《吴录》上的相关记载,“峻提刀称诏收恪,亮起立曰:‘非我所为!非我所为!’乳母引亮还内”。要不然,《三国志》的补注者裴松之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臣松之以为峻欲称诏,宜如本传及吴历,不得如吴录所言”。

    第三点,被高看却多荒废。对于孙亮的聪明智慧,史书上多有表露,如远近闻名的鼠屎断案。只可惜,孙亮多是小聪明,即便有大智慧,也没有用到治国惠民的正道上,只会多荒废。这方面在史书上也是有记载的,如“作琉璃屏风,镂作瑞应图一百二十种”(《古今注》),“每於月下清夜舒之,常爱宠四姬”(《拾遗录》),“尝爱宠四姬,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太平广记》)。

    孙亮是绝顶聪明,智商不一般,可只会贪图享受,对朝事不管不顾,更不会有杀死诸葛恪这样成熟的政治想法,若有也只会用在衣食住行和女人身上。所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要不然不会让孙峻得逞,再让他的堂弟孙D得逞,而且最后还把自己给废掉了。其实,孙亮如果对朝事真动心思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先采取制衡措施,既不杀死诸葛恪,也不整死孙峻,让他们你争我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趁双方你死我伤之际,迅速出手清理残局,重新收回自己的皇权,也好号令东吴,令臣民诚服。如果真如此的话,那历史将改写,只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当然,现在再说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