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是由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剧,由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马苏、方中信、黄轩、高云翔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 。该剧将于2015年年底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播出。
《芈月传》和《甄嬛传》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郑晓龙:很多人反复在问《芈月传》和《甄嬛传》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其实是很不一样的,由于题材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故事不一样,人物的性格不一样,创作的方式不一样。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首先是尽量避开《甄嬛传》。
我知道现在,《甄嬛传》这几年确实播出影响力比较大,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一个标准,甚至在去学习,或者模仿,甚至还有抄袭,还有剽窃之嫌。
但是我们不行,因为《甄嬛传》是我们已经做过了,我们希望离它远一点,如果《甄嬛传》是一座高山的话,我们希望《芈月传》是另外一座高山。
王小平:老有人追着我问《甄嬛传》和《芈月传》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我特烦这个问话,我给他们说真不能比。
《芈月传》人物关系要复杂得多,剧情要曲折得多,制作要精美的多,场面要宏大的多,就像《甄嬛传》只是一个小港湾。
《芈月传》是在惊涛骇浪的大海里面行船,所以《芈月传》不能和《甄嬛传》放在一起说,如果非要放在一起比,我就说《芈月传》真比《甄嬛传》好,好的不是一点儿,好很多。
孙俪:《芈月传》剧本和甄嬛完全不同,《甄嬛传》是讲后宫的女人,但是在《芈月传》当中,后宫的戏非常少,有很多大情怀大爱,很少有什么麝香、堕胎这些,都是讲国家的。
其实我觉得芈月比甄嬛难演多了,从台词来讲就太难背了。我们私下里聊天都是“你台词怎么背的?”都在吸取经验。我们《芈月传》的台词都堪比英文台词。……我觉得这个戏真的会比《甄嬛传》的格局大很多。
观众对《芈月传》有这样的固定期待,除了《甄嬛传》的影响根深蒂固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许多人对《芈月传》的角色、故事和历史背景的不了解。就比如,这个“芈”字就难住了不少人。
芈(mǐ),楚国的国姓,楚国历代君王均沿用此姓,楚国不少王室族裔也都由此姓而来,如楚国四大家族屈、景、昭、项。
从故事与历史背景来看,与《芈月传》相似度更高的是2013年播出过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两部剧同样取材于战国秦惠文王时期的内政外交。
所不同的是,《大秦帝国之纵横》是男性视角,以秦惠文王、张仪为主线,着重在秦国的变革与崛起,《芈月传》是女性视角,以芈月(芈八子)为主线,着重在“一个女人的成长”。
而《甄嬛传》,大家知道,原著小说就是一部架空历史,电视剧为了拍摄需要而将情节嫁接在清雍正年间,实际上剧情与所处时代并无太大关联。但《芈月传》是一部与历史时代勾连十分紧密的剧,不仅有后宫权谋,更有家国大业,不懂点战国史,就不懂《芈月传》。
中国第一女政治家芈月
芈月是剧中戏说的名字,历史上真名不可考,在宫中的封号是八子,通常被称为芈八子,史书中多用的称号是宣太后。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厘不清关系的请看下表:
所以宣太后是秦始皇曾祖父的妈,也就是高祖母。
实际上,秦国的历史很是传奇的,就从上表来看,在秦孝公的时候,秦国还是偏安西方一隅的小国,让秦孝公愤恨地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因此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实现国家富强,跻身战国七雄之列。而到了秦始皇,短短六代人,就实现了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壮举,这其中的变化不由得不令人惊叹。
后世提到秦只晓得秦始皇多么伟大,却不想想这份基业是一代代人打出来的。
这三位君王分别完成了秦国崛起的三个阶段工作:孝公靠对内变法革新,让秦国由弱变强,他的得力助手是商鞅;惠文王靠外交,打破了六国合纵封锁,实现了秦国一强独霸。
他的得力助手是张仪;昭襄王在位的时间很长,他实现了秦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六国的绝对压制,在他死的时候,秦国统一基本已经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他的任期前半段由于年幼,国政由我们的女主角宣太后芈月执政,后半段亲政以后,得力助手是范雎和白起。
芈月在期间担任的角色尤其特别,她本身作为楚国出身,又非原配夫人,最终却能够辅助儿子登基,平定季君之乱,让秦国重回正轨,其历史作用不可估量。
作为女政治家的胆魄与能力也值得书写。她虽然不能说是历史上第一个太后,但应该是第一个完全把控政治权力的太后。后代的西汉窦太后、北魏冯太后、大清孝庄太后都可视为大秦宣太后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