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颁布“推恩令”,最高明的削藩手段

    主父偃说上( 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 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 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朝经过高祖、文帝、景帝的治理,到武帝时还需要销藩来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回顾一下历史。

    虽然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大帝国,但是,他所所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基础并不巩固。正因如此, 秦朝灭亡以后, 项羽便溺历史潮流而行一度恢复分封制。

    汉高祖 刘邦很会用人,这是大家都认可的道理。

    在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为了笼络人才,争取有实力的人拥护,刘邦对于一些有功的将领和有实力的地方贵族,也封他们为诸侯王。

    但是各个王在藩国里,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直接控制着人民和土地,这对中央政府有很大的威胁。“骄兔死走狗烹,飞鹰尽良弓藏。”刘邦在取得天下以后,就采取种种办法来消灭这些异姓王。

    同时,他因为自己新朝廷的实力不能到达全国各地,又认为自己本家的子弟是可靠的,因此就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王,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以加强汉朝廷对各地区的统治,起初也的确没有发生什么重大问题。

    但过了几十年以后,情形不同了。

    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中央政府的力量强大起来了。各地藩王与时俱进,势力也比以前大得多了,他们各自发展势力,拥地自雄。

    这就使中央和各藩国的矛盾空前尖锐了起来。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

    汗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经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公元前154年, 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了“削藩”。

    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吉川和济南七个藩国,便以诛晁错的名义,实行叛乱,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子平定以后,藩国官吏由朝廷任用,藩王只征收租税,因而等于是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但是,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当时并没有消灭。并且在三十税一(就是政府税收是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的政策下,商人和地主大量兼并农氏的土地,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豪强势力。

    到了武帝初年,一些大的诸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这一切,到了汉武帝时必须有所解决。

    为了加快中央集权,汉武帝使出了一个高招“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势力。

    什么叫“推恩令”呢?就是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

    这个办法够聪明吧?想出这个主意的当然也是个聪明人,他就是:主父偃。关于这个人,我们以后还有介绍,这里先放下不说。

    且说公元前127年,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这样一来,藩王国被分成许多侯国,意味着王国的缩小乃至消失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此后,藩国的土地越分越小,“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势力越来越弱,自然也就无法跟中央对抗了。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用种种的借口来剥夺侯国封君的爵位。

    汉武帝每年八月会诸侯于庙中,诸侯必须出金助祭,如果金的成色被认为是不好的,就要夺爵,因这被夺爵的有一百多人。

    这些政策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有史料记载,汉朝初年因军功封侯的有一百四十三人,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就只剩下了五人了。经汉武帝自己封候的有七十五人,而其中六十八人后来被剥夺了爵位。

    因推思法而封侯的各藩王子弟一百七十五人,在汉武帝手里失侯的也有一百十三人。

    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各诸侯王被削的削,分得分。终于不成气候了。

    秦始皇开始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汉武帝这时候才算巩固了。

    点评:

    汉武帝听取主父偃的建议,发布推恩令,来间接销藩,可以说是很聪明的一招。

    藩王问题历来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帝王来说,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统治的稳定,也是考验个人才干的一道难题。

    英明如景帝者,在这一问题上都险些酿成悲剧。正是有鉴于此,汉武帝才对这个大难题采取软着陆的手段处理。

    不仅没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地分化瓦解了各诸侯王的势力,而且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等到大势已去的时候,武帝就采取强硬手段,直接剥夺他们的爵位。

    武帝软硬兼施地解决了诸侯割据问题,不仅没在引起政坛的地震,反而对大汉帝国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消除了最大的障碍。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