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朝代历史
定都陈县
陈县定都,商讨大事
起义军在陈县休整了几天,陈胜便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商量下一步行动。
三老就是当地有文 化的人,主管地方的教化工作。秦制,十里一亭,有亭长;十亭一乡,有三老掌教化,有法官(兼税务官),有公安捕盗贼。豪杰是地方精英,其中一些可谓地方实 力派——包含了一个经济的因素。三老、豪杰都说:“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功高,应该为王。何况您还要领导大家继续战斗,不立为 王,怎么行呢?愿将军立为楚王。”虽然有些奉承,但也很有见地,符合当前形势。
陈胜为此专门征求另外两个人的意见。这两个人颇有一些来头,一个叫张耳,一个叫陈余。
张耳是故魏国大梁人。不是说信陵君魏公子无忌有食客三千吗,张耳就是其中之一。食客当中也有能人,一位七十岁的打扫城门的人,还有一位屠夫,竟帮信陵君 完成窃符救赵、大败秦军的壮举。张耳跟这些人混在一起,多少也能长一点本事。估计是犯了法,他从大梁逃匿至外黄(两地相距五十五公里),名籍也被削除。这 样更好,可以换张脸重新做人。
外黄有一个富家女,很漂亮,嫁了个庸夫,不甘心,遂离家出走,投到父亲宾客门下。此人素知张耳,对叛逆 女说:“欲求贤夫,可嫁张耳。”于是女子请他帮忙,跟前夫离了婚,再嫁张耳。她家有钱,嫁妆丰厚,张耳摇身一变,成了富人,跟着做了外黄县令。又娶妻,又 发财,又升官,逃亡者时来运转了,千里之远的宾客都来投奔。其中就有 刘邦。那时他还没当亭长(泗水亭亭长,距外黄三百五十里),一到张耳门下,就停留好几 个月。
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好儒术,是个知识分子,与 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有交情。 秦始皇焚书那一年,他跟孔鲋说:“秦现在要灭先王书 籍,您为书籍之主,很危险啊!”孔鲋说:“我学的都是无用之学,也只有朋友知道我,会有什么危险呢?我要把书藏起来,以待来者。一旦有人求书,危难就过去 了。”陈余多次游于赵国苦陉县(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被一个有钱人看中,做了他家女婿。
张耳大,陈余小,陈余把张耳当父辈伺候,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秦始皇灭魏大梁,张耳正在外黄。没过几年,朝廷听说张耳、陈余是魏国名士,悬赏千金求捕张耳,五百金求捕陈余。张耳再次潜逃,陈余跟随,两人更名换姓, 一起来陈县(在外黄之南一百零五公里)当了杂役,管看门及清洁卫生等事。有一次,小吏故意找碴儿,拿鞭子抽打陈余。陈余想奋起反抗,张耳却把他按住,让他 吃了一顿鞭子。等小吏走了,张耳把他拉到桑树底下没人处,数落了一顿:“当初我跟你怎么说的?你想因为这点破事,就死在小吏手上?”陈余点头称是。
朝廷布告天下,继续求捕两人。两人贼喊捉贼,号召周围居民一起来抓通缉犯,才避开嫌疑。像他们这种有本事的人,忍辱负重,所为何事?朝廷不能争取他们,敌人就会争取他们。
他们终于等来了希望。队伍刚进城,他们就来求见陈胜。陈胜及左右都曾听过两人大名,但没见过面,现在主动找上门来,自然很欢喜。
三老、豪杰建议陈胜自立为楚王。张耳、陈余说:“先莫称王,急引兵西向。再寻找六国后人,立他们为王,为秦多树敌人,您则趁势攻战咸阳,号令诸侯。诸侯因为您而重新称王,自然感激您。您以德服之,则帝业可成矣。您一人称王,只怕天下不肯跟随。”
陈胜不听,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有张大楚国的意思。这是秦二世七月的事,距大泽乡起义才不过一二十天,可见他们的速度有多快。
有人批评张耳、陈余,而赞同陈胜,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张耳、陈余的谋略主张固然不对;陈胜不听,则是出于私心,而不是他更高明。张耳、陈余说过,“刚 到陈就称王,显得您有私心,愿将军先莫称王,急引兵西向。”葛英从蕲县分兵以后,也立了一个楚王,在九江郡,比陈胜晚。听到消息,就把那个短命楚王杀了, 赶至陈县说明情况,肯定没有背叛陈胜的意思,知错即改,反倒是个忠臣。等他赶到陈县,陈胜却把他杀了——还有比私心更恰当的解释吗?不过,从当时的形势 看,陈胜称王,为反秦事业树立一面旗帜,有积极、正面的谋略意义,比其私心重要得多。杀葛英是一个重大错误,为那些分裂起义队伍的野心家提供了口实。
陈县决策奠定了起义军的反秦基础,至少也算一个临时政府,因为陈县成了天下的反秦中心。《史记》一书三次提到“张楚”,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它的存在:长沙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土星行度表》里面,有“张楚”纪元的确凿记载。为了与别的“楚王”区分,也考虑到他姓陈,又在陈郡、陈县设立临时政 府,史家把他称为“陈王”。
起义烽火成燎原之势
定都陈县,等于有了临时政府。天下反秦的起义烽火迅速成为燎原之 势时,原先被秦灭亡的六国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人被降为普通人后非常不甘心。但如果他们要造反,作为原先的剥削阶层,老百姓们不可能支持他们。因 此,他们顶多是搞一些暗杀。当农民的革命如火如荼时,他们便怀着不同的动机投奔了陈胜。
至于各地出现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则更是数不胜 数。《汉书·严安传》中记载:“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穿山通谷豪 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 也。”
下面的描述显示了追随盛况:
《史记·陈涉世家》: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史记·秦始皇本纪》: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者,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
《史记·高祖本纪》:陈胜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
- 热点推荐
-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