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讨伐原国,约定七天天过去将其攻下,结果七了也没能攻下来,于是晋文公撤兵回国,谋士都劝阻不了,晋文公说了:诚信乃立国之宝,不能因原国而失去这样的宝物。第二年再次讨伐原国,晋文公就说了一定要得到原国,卫国人闻之,文公诚信治国,于是就归顺了文公。这就是晋文公伐原以诚信立天下的大致内容。
原文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翻译
晋文公起兵讨伐原国,跟身边的谋士说七天攻下原,七天没有攻克原国,便命令士兵班师回朝。有个谋士说:原国就要被攻克了,请将士官吏等待些时间。
凡是做主公的都要以诚信立天下,对人诚信并且对那些不是很亲近的人也一样,不诚信就会让所有事都不顺。所以这次攻下原诚信应该记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