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考古发现夏朝之前就可能有社会等级分化

    南京博物院研究所派出的“藤花落遗址队”于2003年11月12日开始对这座史前城址进行了第4次大规模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大型的探坑内,方形房子和圆形房子的轮廓已被挖出,柱洞、灰坑都清晰可辨,土层中还泛出了一片片红烧土。
    林留根对目前的发掘情况十分满意。他边说边指给记者看,在2号水沟的南侧发现了一套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这套房子是由6间方形房子套合而成的,房屋支撑柱的柱洞面积很大,基础也很宽,房屋角柱的柱洞直径达到了40厘米,房子大门前还有十分宽敞的活动空间,可以想见,这套房子的建筑规模是比较大的。相比之下,在2号水沟以北发现的则是7间面积较小的方形排房和9间面积更小的圆形房子。这是他们迄今所发现的房屋间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房屋遗址。
    据林留根介绍,“南方北圆、南大北小”体现了房子主人的等级差别,也反映出聚落内部的分层。因为等级分化是文明起源的基础,所以这次考古发现的独特的房屋平面布局为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对探求人类文明起源也具有重大意义。
    4500年前的人类已经开始圈养
    就在前几天,考古队员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大房子的后院位置,有十分明显的偶蹄类动物脚印和一对36码大小的人类脚印,脚印旁边有一排小圆洞,开始专家们认为是拴动物用的桩,后来发现小圆洞排列成一条直线,由此判断这是栅栏。史前人类的中出现了圈养动物,还是首次发现。据林留根分析,这些脚印得以保留至今,很有可能是当时发生了类似洪水的偶然事故,泥沙突然将脚印盖住才使其保存完好。
    发现了可能是水稻田的灰坑
    距离发现方形房子和圆形房子的探坑50米处,还有一个探坑。林留根告诉我们,这里发现了很多炭化的水稻粒,说着从怀中取出了两个扁扁的圆形透明塑料盒,盒子里面铺了一层棉花,棉花上面放着百十颗黑乎乎类似米粒的东西,这就是炭化的水稻粒了。通过这些发现,专家们估计这里曾经是水稻田。
    古聚落的墓葬正在寻找中
    此次发现的灰坑中,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红烧土快,甚至是碎陶片,因此专家推测,这些灰坑在当时可能是睡坑、灶坑或者垃圾坑等。在离7间排房约3米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座大型红烧土坑,内有很多红烧土和分布较有规律的红烧土块。初步推测这可能是一处史前人类用于燎祭的祭祀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墓葬所在地。据考古专家讲,他们会继续向下发掘,看看这里究竟是不是墓葬所在。
    古城很可能毁灭于洪水
    藤花落古城是如何毁灭的,至今仍是一个谜。但现场的考古学家们凭经验推测,这座古城很可能是毁于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记者发现藤花落遗址四周的山脉都是光秃秃的,山上只有寥寥几棵树木。而古城出土的造房子用的木桩都十分粗大。专家据此推测,当时城内的人们建造房屋使用了数以万计的树木,周围山上的大树都被他们砍光了,山体因此遭到破坏,生态严重失衡,使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极易发生,因此后来城中的百姓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这只是推测之一,相信随着考古的继续,南博的专家们会一一揭开藤花落古城的谜底。(高利平)
    经过1998年、1999年和2000年3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连云港藤花落地区发现了一处中国第一座内外域结构的史前城址。这是江苏省内目前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江苏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这一发现曾经被国家列为“200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据考: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乡西诸朝村南,北云台山之间的冲积平原上,海拔六至七米。该城址分外城、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城围一千五百二十米,墙基二十一至二十五米,残高一点二米,总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用堆筑和板筑相结合的技术组成;内城位于外城内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和哨所组成;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城围八百零六米,墙基宽十四米,残高一点二米,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主要由板筑夯打而成。城内众多房址中有一座“回”字形大房址,面积约一百一十平方米。此外,城内还发现有供排水用的水沟、宽三至四米的道路、石埠码头、水稻稻田和儿童尸骸等遗迹二百多处,出土石斧、石锛、石刀和陶鼎、钵、盆、盘、杯、纺轮以及动植物标本、玉器等共计一千二百余件。通过对遗址土壤植物硅酸体测定和众多遗址现象初步认定,城外和北部外城之间有着保存较好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并发现一百多粒炭化稻米粒,充分证明这一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稻作农业为本。

    江苏藤花落遗址

    南京博物院研究所派出的“藤花落遗址队”于2003年11月12日开始对这座史前城址进行了第4次大规模发掘。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大型的探坑内,方形房子和圆形房子的轮廓已被挖出,柱洞、灰坑都清晰可辨,土层中还泛出了一片片红烧土。

    林留根对目前的发掘情况十分满意。他边说边指给记者看,在2号水沟的南侧发现了一套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这套房子是由6间方形房子套合而成的,房屋支撑柱的柱洞面积很大,基础也很宽,房屋角柱的柱洞直径达到了40厘米,房子大门前还有十分宽敞的活动空间,可以想见,这套房子的建筑规模是比较大的。相比之下,在2号水沟以北发现的则是7间面积较小的方形排房和9间面积更小的圆形房子。这是他们迄今所发现的房屋间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房屋遗址。

    据林留根介绍,“南方北圆、南大北小”体现了房子主人的等级差别,也反映出聚落内部的分层。因为等级分化是文明起源的基础,所以这次考古发现的独特的房屋平面布局为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对探求人类文明起源也具有重大意义。

    4500年前的人类已经开始圈养

    就在前几天,考古队员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大房子的后院位置,有十分明显的偶蹄类动物脚印和一对36码大小的人类脚印,脚印旁边有一排小圆洞,开始专家们认为是拴动物用的桩,后来发现小圆洞排列成一条直线,由此判断这是栅栏。史前人类的中出现了圈养动物,还是首次发现。据林留根分析,这些脚印得以保留至今,很有可能是当时发生了类似洪水的偶然事故,泥沙突然将脚印盖住才使其保存完好。

    发现了可能是水稻田的灰坑

    距离发现方形房子和圆形房子的探坑50米处,还有一个探坑。林留根告诉我们,这里发现了很多炭化的水稻粒,说着从怀中取出了两个扁扁的圆形透明塑料盒,盒子里面铺了一层棉花,棉花上面放着百十颗黑乎乎类似米粒的东西,这就是炭化的水稻粒了。通过这些发现,专家们估计这里曾经是水稻田。

    古聚落的墓葬正在寻找中

    此次发现的灰坑中,都不同程度地残留着红烧土快,甚至是碎陶片,因此专家推测,这些灰坑在当时可能是睡坑、灶坑或者垃圾坑等。在离7间排房约3米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座大型红烧土坑,内有很多红烧土和分布较有规律的红烧土块。初步推测这可能是一处史前人类用于燎祭的祭祀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墓葬所在地。据考古专家讲,他们会继续向下发掘,看看这里究竟是不是墓葬所在。

    古城很可能毁灭于洪水

    藤花落古城是如何毁灭的,至今仍是一个谜。但现场的考古学家们凭经验推测,这座古城很可能是毁于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记者发现藤花落遗址四周的山脉都是光秃秃的,山上只有寥寥几棵树木。而古城出土的造房子用的木桩都十分粗大。专家据此推测,当时城内的人们建造房屋使用了数以万计的树木,周围山上的大树都被他们砍光了,山体因此遭到破坏,生态严重失衡,使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极易发生,因此后来城中的百姓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这只是推测之一,相信随着考古的继续,南博的专家们会一一揭开藤花落古城的谜底。(高利平)

    经过1998年、1999年和2000年3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连云港藤花落地区发现了一处中国第一座内外域结构的史前城址。这是江苏省内目前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江苏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这一发现曾经被国家列为“200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据考: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乡西诸朝村南,北云台山之间的冲积平原上,海拔六至七米。该城址分外城、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城围一千五百二十米,墙基二十一至二十五米,残高一点二米,总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用堆筑和板筑相结合的技术组成;内城位于外城内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和哨所组成;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城围八百零六米,墙基宽十四米,残高一点二米,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主要由板筑夯打而成。城内众多房址中有一座“回”字形大房址,面积约一百一十平方米。此外,城内还发现有供排水用的水沟、宽三至四米的道路、石埠码头、水稻稻田和儿童尸骸等遗迹二百多处,出土石斧、石锛、石刀和陶鼎、钵、盆、盘、杯、纺轮以及动植物标本、玉器等共计一千二百余件。通过对遗址土壤植物硅酸体测定和众多遗址现象初步认定,城外和北部外城之间有着保存较好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并发现一百多粒炭化稻米粒,充分证明这一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稻作农业为本。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