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随着金兵在东京城内纵马劫掠的欢呼,北宋灭亡,无数的臣子和徽、钦二宗被当作俘虏押送北上,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难里,二帝被囚禁在地牢之中,身死他乡,无数的臣子后妃死在了金国的大帐之中,受尽凌辱。上至君臣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那段靖康二年的屈辱过去,是宋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仇恨。
为了一雪前耻,南宋甚至不惜冒着被灭国的风险,再次联兵北上 ,剑指金国。而南宋的孤注一掷,换来的是曾经势力庞大的金国走上亡国之路,百万的金人只剩下十万余人,最终灭亡在宋蒙联兵的手中。
靖康之难
靖康二年(1127)的正月,刚是过了新年的日子,东京城里却是满城风雪,遍地凄凉,看不到一点喜庆的样子。
东京城要破了,金兵一路北下,如被一支射出的箭簇,直直地插向东京城,兵临城下。
此时困在城中的君臣和百姓,就像是金人圈养的羔羊,只能无力地等待着宰割,惶恐不安地等待着最后的命运。正月初十,皇帝相信了金兵口中的“和谈”,从臣子家眷和皇室宗亲中大肆搜掠少女和已经出阁的妇女,甚至连皇帝的女儿和后妃,都被当成了求和的货物,待价而沽。
“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
国亡在即,北宋的君臣已经完全被恐惧笼罩住,金兵一提出要求,就到处搜掠和寻找宗室贵女送给城外的金兵,任其凌辱。眼看着金兵似乎有和谈的意思,二月初五,北宋君臣再次许诺,无论金兵想要什么女子,都会拱手送出。
而这一次,宋朝送出了三名帝姬和七名嫔妃。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和谈,只是金兵戏耍他们的手段。就在第二天的二月初六,金太宗下诏废除徽、钦二宗,在众多的大臣面前,强行将两人身上的龙袍脱去,贬为庶人。
至此,北宋灭亡。
国破后,几乎全部的宗室贵女和宫女都被掳进了金营,就连那些已经怀孕的女子也被强行堕胎,送进了金兵的帐篷里。仅仅不到半个月,就有四名帝姬在金兵寨中被凌虐致死,其中年纪最大的不过十七岁。
三月二十八日,在将整个东京城都掠夺一空后,金兵带着无数的金银绸缎,将宋朝的君臣和女眷分作两批押送北上。史书上记载,金兵一共俘虏一万四千多人,其中就有三千多名女性因为金兵的施暴,死在了押送的路上。
而在到了北方金国之后,北宋君臣面对的,是更加无止境的羞辱。
徽、钦二帝,两位皇后和剩下的臣子宗妇被当成俘虏,用“牵羊礼”献给了金太宗。二帝二后被尽数脱去衣袍,而其余的臣子妃嫔则袒露身体,身上披着羊裘,用皮条将双手绑住,像羊一样跪伏在地上行走,被金兵牵到金国祖庙祭祀。
不论对于谁,脱光衣服,任人牵引,无疑都是一种极端的耻辱。而二后中的朱后,因为貌美,早在路上多次遭受凌辱,在牵羊礼之后,也再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羞辱,上吊自缢被救下后再次投水而死。
最后,在八年的囚禁生活中,徽宗死在了金国的冬天,钦宗的死亡虽然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有些史料中却清楚地写着,钦宗是马球赛中被用来取乐乱箭射死,随后尸身还被被马蹄践踏成了肉泥。
靖康之难,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是宋朝无数君臣的灭国之恨,亡国之仇,是一场所有宋人都无法忘记的耻辱。在南方安定下来的南宋君臣和百姓面对着这样的仇恨,无一不仰天而逝,终有一天会报仇雪恨。
而此时还沉浸在享乐中的金国并不知道,亡国的命运也即将降临在他们身上。
孤注一掷的赌博
兴定元年(1217年)夏,面对南宋频频的“不敬之举”,金宣宗下诏,南下伐宋。此时,距离靖康之变,不到百年。
最初的时候,金国大兵在战场上屡屡胜仗,斩杀宋军两万余人。一时之间,金军朝野上下满是不屑,认为这次出兵南宋,仍是像以前攻破东京城那样唾手可得,南宋很快就会再现曾经的靖康之耻。但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胜仗,并不是开始,而是金兵永远的结束。
面对金兵的挑衅,曾经的靖康之耻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插进南宋军队的胸膛之中,那些耻辱,无时无刻不重现在南宋士兵的梦中。为了抗金,南宋将领联合当时山东一带的汉族红袄军,带着满腔的热血和仇恨,双方共同作战,一时之间士气高涨。
此时,金国已经有西夏,蒙古压境,面对势力大增的宋军,金军连连败仗,不得不往北退去。眼看着金兵的实力渐渐孱弱,第二年春天,金宣宗向南宋求和停战。
但出于金国意料的,这一次,南宋坚决拒绝了求和,并禁止金朝使臣入境,同时停掉了一直以来作为附属国上贡的岁币。恼羞成怒之下,1219年,金宣宗再次宣布伐宋,兵分三路南下。但这一次,金朝迎来的不再是凯旋的喜讯。
在东、西、中三路中,东路刚开始就被宋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中路先胜后败,最后不得不狼狈北逃;而西路更是惨败,金兵被杀三万余人,只有金兵将领一个人逃了出来。
天兴二年(1224年),面对三国大军的步步紧逼,金宣宗最后在内外交困中死去,金哀宗继位。
金哀宗登基之后,面对西夏、蒙古、南宋三国的夹击,主动与西夏和南宋停战,希望南宋提供物资,共同抗击蒙古。为了表示诚意,金哀宗命令臣子来到宋金交界地带的光州,四处张贴布告,宣布从此之后不再南侵,希望缓和宋金之间的矛盾。
但金朝或许忽略了百年前的那场靖康之耻对于南宋君臣的意义。在南宋朝中,面对着同样寻求合作的蒙古和金朝,大臣分成两派,摇摆不定。他们深深地知道,如果联合蒙古灭金,那么蒙古将在北方盘踞,再也没有任何的屏障能够阻挡他,南宋只会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可面对曾经灭国辱君的金朝,刻骨的仇恨已经深深藏在了所有人的心底,现在这样报仇雪恨的时机,难道就要让它溜走吗?曾经高宗诏书上的那句“金人逆天乱伦,朕义不共天,志思雪耻”又被重新提起,北宋君臣的血仇还历历在目。
是投向有着血海深仇的宿敌,还是与虎谋皮,南宋君臣始终争论不休。
在绍定五年(1232年)的冬月,蒙古主动派遣使臣前来南宋商谈合作,希望能够从南宋借道,共同灭金。面对蒙古递来的橄榄枝,宋理宗力排众议,选择了联蒙抗金。
即使知道这柄利剑最终或许会刺向自己,但在国恨家仇面前,南宋还是选择了孤注一掷。这是一次赌博,也是即将斩下金国头颅的屠刀。
金朝的灭亡
“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
在最初得知南宋与蒙古合议的时候,金哀宗还显得不以为然。虽然蒙古的骑兵在金国的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南宋的士兵对于他来说却不值一提,根本没有什么威胁。但金哀宗的自得,很快就在蒙宋大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之下,变成了惶恐。
九月,金哀宗派遣使臣到南宋乞求粮食,再次希望能和南宋和谈。此时的金朝,在蒙古军和宋军的夹击之下,城池接连陷落,就连曾经盘踞的汴京城也攻破,金哀宗不得不逃离汴京,北渡黄河。
原本金军打算将金哀宗迎入蜀地,再通过蜀地雄厚的财力徐徐图谋复国,但是南宋大将孟珙却率领士兵,连连攻陷城镇,金兵死伤惨重。在马蹬山一战中,孟珙更是大败金将金仙,七万金军惨死。金哀宗逃亡蜀地的希望彻底破灭,最终被围困在蔡州。
1233年九月,孟珙率领的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抵达蔡州城下,将整个蔡州紧紧围住。此时的金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联军围城之下,蔡州城中断粮三月,士兵和百姓甚至要靠着啃食树皮,磨碎人畜骨存活。
曾经跟随军队逃亡的金国妇孺也早就被当成累赘丢下,死在了路上,蔡州城里只剩下绝望的君臣和士兵。他们知道,金国就要灭亡了。
金哀宗因为不愿意当亡国君主,就下诏传位给宗室子弟,但就在实行禅位之礼的时候,随着城内忽然响起的阵阵厮杀声,蔡州城南竖起了南宋的旗帜。
在联军到来之前,金哀宗自缢而死,并在死前留下遗言让臣子烧掉自己的尸体。蔡州一战,金军全部战死,臣子尽数死亡,而剩下的妃嫔,则和曾经的北宋宗室贵女一样,饱受凌辱。
在靖康之耻后的百年,金朝灭亡。而金哀宗的尸体也未能如愿被火化,在尸体烧到一半的时候,被攻入殿内的孟珙抢走。最后金哀宗的尸体被一分为二,其中大部分被带回了南宋,送到祖庙祭祀先祖。
曾经作为灭亡北宋的金国君主,金哀宗以罪人的身份,尸骨被永远地埋在了大理寺囚禁犯人的牢狱之下。
结语
正所谓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曾经的靖康之耻,终于在百年后随着金朝的国破灭亡一雪前耻。
却也正如唇亡齿寒,金朝的灭亡,带来的却是南宋新的亡朝;但这样的拼着灭国的风险最后将金国亡国,究竟值不值得,也只有那时候的南宋君臣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