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最不缺的当属皇帝了,按照数量来算,有400人之多,如果将那些死后被追加为皇帝的也算上,那么这数量就五百开外了。
在这些皇帝中,不乏有英明神武的帝王,也不乏有昏庸无能的帝王,更不乏为了自己登上皇位而杀害手足的帝王。
帝王之家,哪有亲情可言,在权力面前,所有的情感都得靠后排排,毕竟皇帝当着好不好,只有亲身体验一把才知道。
不过历史上也不乏有一些仁慈的皇帝,就其对待功臣的态度而言,能称得上仁慈的开国帝王,似乎只有两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和宋太祖赵匡胤。
说到这,或许有小伙伴可能会说,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杀几位功臣,但他不能算是开国君主,他爹李渊才是,而李渊在还没有统一全国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拿功臣开刀了。
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起大一统的秦帝国之后,把这些功臣几乎都封为了大官,根本没有想过要从他们手中收回权力,甚至没想过要送他们归西。
权力欲极强的秦始皇都能容忍功臣,这也说明了臣子会不会抢权,关键看帝王御人的手段,而一味想着除掉功臣来固权的皇帝,只是对自身能力不自信的一种表现罢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点上就极其不自信,毕竟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收拾了一遍,连已经快八十岁的李善长,都没能得以善终。
宋太祖赵匡胤在这点上,做得虽然没有秦始皇好,但比朱元璋可就好太多了,至少他只是收回了功臣们的权力而没有要他们的命。
赵匡胤所“导演”的杯酒释兵权,在历史上备受好评,他在功臣手中收回兵权之后,想当然的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没想到却漏了一个野心勃勃之人。
而15年后,正是此人抢走了赵匡胤的大宋江山。
杯酒
赵匡胤的人生还是非常精彩的,他出身于一个落魄的将官世家,谁也没想到最终他能问鼎皇帝的宝座。
赵匡胤崛起于行伍,身在乱世的他,自然明白军权的重要性,如果当初不是掌握了禁军,赵匡胤就是能耐通天也没有办法黄袍加身。
在冷兵器时代,兵权就是翻云覆雨的资本,而赵匡胤那些异姓兄弟们更是他得以当上皇帝的重要支柱。
赵匡胤的权力欲并不是太强,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几乎没想过要收回异姓兄弟的兵权,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皇位还没坐热时,两位拥兵自重的节度使起兵叛乱了,赵匡胤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起叛乱平息。
叛乱过后,赵匡胤也开始思索该怎么让江山永远是他们老宋家的,结合自身和这次叛乱,赵匡胤找到了答案。
要想江山永固,必须从手握重兵的将领里将兵权给收回,只有他们手上没兵,自己才能过得踏实。
收回兵权的办法并不难想,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历代帝王采取过的措施——一杀百了。
可赵匡胤看着跟他出生入死的这些弟兄们,又有些舍不得,毕竟举起屠刀容易,可放下就比较艰难了,更何况他本身皇位得来就是建立在欺负孤儿寡母身上,如果再加上屠杀功臣,皇位能不能坐得稳,他丝毫没把握。
该怎么处理?
赵匡胤思来想去,觉得是时候安排一顿,大家一起坐坐喝杯酒了,至于说这些人能不能体察他的用心良苦,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脑袋,就看他们的悟性了。
疏忽
在一片看似和谐的气氛之中,赵匡胤将开国功臣尽皆请了过来,大家其乐融融,喝得那叫一个尽兴。
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赵匡胤却对这些人说:虽然我贵为天子,可却没有当个节度使快乐。
石守信等人一听就悟出了言外之意,立即向赵匡胤表明立场,直言没有异心,可赵匡胤却说:
谁不想要富贵?如果有一天,有人以黄袍披在你们身上,拥戴你们当皇帝,纵使你们不想造反,那时候还由得你们吗?
石守信等人听后立即磕头痛哭,让赵匡胤给指条活路,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让他们放弃军权的打算,并答应赏赐他们丰厚的金钱,让他们安享晚年。
既然如此,石守信等人自然明白小命要紧,便在第二日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杯酒释了兵权,赵匡胤着实有权谋。
很显然,赵匡胤此举就是要处理掉威胁皇权的所有人,只是他却漏掉了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活着的时候,他或许从来没有觉得赵光义会抢夺自己的江山,但殊不知自己的身边人有时候最为危险。
在杯酒释兵权的十五年后,赵匡胤暴毙身亡,临死之前见的最后一个人便是赵光义,而在第二天,赵光义便迫不及待登上了皇帝宝座。
江山就此易主,而赵匡胤这一脉就此丢掉了传承皇位的资本,一切都在赵光义的算计之中。
仁慈
纵观赵匡胤的一生,他好似就是一个可怜人儿,说到底还是仁慈害了他。
他做皇帝,是被部下所逼迫的,唉,想想也真是醉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他却是不得已的,这件事虽然被记载在正史中,但是说句实话,您真的相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因为此事有点扯。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想着把皇位传给儿子的,结果却被老妈逼迫着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传给弟弟也就罢了,而自己的儿子却成为了这场权力更迭中的牺牲品,但是历史上真有“金匮之盟”吗?
至少,我认为没有,因为此事也有点扯。
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一直很不错,自己当皇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弟弟安排了极其重要的开封府尹一职,任凭自己的弟弟暗中培养嫡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他自己却在一次和弟弟喝酒的之后暴毙了,于是乎宋朝开国之后又增加了一桩悬案,是为“斧声烛影”,那么这件事情中,赵光义真的是无辜的吗?
当然,我认为他不是无辜的,因为如果说赵光义无辜,这事情就更扯了。
不管怎么样,从这三件事情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实在太仁慈了,只是这种仁慈最终却让他丢了大宋江山,连带着后人也深受其害,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换句话说,赵匡胤真的看不到赵光义的野心吗?
这也不见得,毕竟赵匡胤是位很英武的帝王,他或许早就看出了赵光义的野心,只是他盲目认为自己能压得住弟弟,也盲目认为弟弟不敢对自己不利,可结果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