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离世后,次子李嗣源即位。初时,他对成为优秀君主有所见悟。然而,因文化修养不足,且后期统治逐渐荒废,使后唐陷入了厄运。
之后统治中原的,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卖国贼石敬瑭,他建立了后晋。
石敬瑭幼时家境优渥,与后唐有着深厚联系。尤其是李嗣源即位后,他更是得到重用,甚至晋升为驸马。李存勖离世后,两位皇子李从珂和李从厚争夺皇位,石敬瑭选择支持李从珂,成功助其篡位。
然而,李从珂对这位姐夫深感不满,因为石敬瑭常在他眼前秘密招募士兵,独自积累实力,地理位置更是远离国都,难以控制。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然而,由于实力悬殊,石敬瑭要打败李从珂,需借助外援方可。众所周知,这股外援便是契丹,成为了石敬瑭名义上的“父亲”。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
沙陀族,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936年11月30日—942年7月28日在位)。
石敬瑭
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为明宗。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次年,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挟留在卫州。不久,闵帝为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位,是为末帝。
末帝猜忌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命石敬瑭移镇天平军。石敬瑭遂与桑维翰、刘知远等谋反,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闰十一月,后晋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阳,后唐灭亡。
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石敬瑭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
天福七年(942年),吐谷浑(退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
后晋出帝石重贵(914年-974年)
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石重贵生父早亡,少时谨厚,为石敬瑭所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稳定后方。石敬瑭称帝后,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政绩平平。
天福六年(941年)安从进叛乱,石重贵出兵果断,次年即平襄州之乱。
石重贵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于柩前继位。石重贵甫一即位,不顾晋辽国力差距,力排众议,对契丹强硬地“仅称孙不称臣”,拒绝再臣事契丹,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
天福八年(943年)年末,在两国的野心家怂恿下,契丹大军以杨光远为内应挥师南下,进逼黄河沿线。石重贵亲自领兵北上,于戚城、马家渡击败契丹军,逼迫其在澶州与后晋军展开决战,契丹兵败北去。次年年末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贵亲征,后晋大军在阳城附近的白团卫大破契丹,契丹国主仓皇北逃。
开运三年(946年)十月,石重贵多次遣使称臣求和无果后,下诏举全国之力北伐,然而主帅杜重威惧战叛降,致使后晋防线全面崩溃,契丹军队长驱直入,占领后晋都城,石重贵出降,后晋灭亡。随后石重贵被流放黄龙府,于辽保宁六年(974年)六月病死,辽景宗追封他为晋王。
辽景宗
石重贵在位期间,后晋国内天灾不断,藩镇拥兵自重。契丹连年寇边,朝廷只能括率民财以充军费,人民负担极重。石重贵长期沉迷畋猎,排挤重臣桑维翰,重用外戚,致使朝政益坏,国力亏空,最终兵败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