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文字语言真的不通吗?他们怎么交流

    历史上,秦始皇作为我国首个大一统的皇帝,具有不世之功。

    他的功劳可不仅仅是修长城防外敌那么简单,在此基础上,秦始皇还统一了六国土地,以及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字,甚至统一了度量衡。

    总之秦始皇对于后世的贡献非凡,功劳相当卓著。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六国之间如何互相交流的,他们之间的文字和语言真的有所不同吗?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而且六国之间的差异甚大。

    一、先秦时,六国的文字和语言真的不通吗?答案很肯定

    首先,从方言来看,古代并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各国与各国之间在文化上存在着不少差异。

    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所谓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各个村落之间人们的习俗和沟通方式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更不必说古代诸国。

    以秦国为例,秦国位于现在的陕甘地区,在当代时讲属于西陲之国。那里民风彪悍,所以人物性格也体现在语言方面,秦语发音简单粗暴,猛烈直接。

    不过,秦语的形成十分复杂,因为秦国的祖先本是殷商时期镇守西戎的公爵,而殷商起源于河南,所以秦语在发音直接的同时,又夹杂浓郁的河南口音,即便是现代,位于关中平原的秦陇官话片区其语言结构也许河南话类似,只是发音有所不同。

    除了秦国外,像其他六国中,齐国和燕国都是周朝贵族后裔所建的城国,其语言也与河南话大同小异,不过腔调不同。

    韩赵魏三国本来都源于晋国,虽然后来各自保持独立状态,但是其文化语言相近,都属于晋语体系,相互交流起来更是没有障碍。

    以上几个国家都在北方,而楚国却是六国之中唯一的南方国家。所以楚国方言与以上六个国家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

    楚国境内流行楚语,早在《说文解字》中说过“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楚国的文字和方言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楚语言的来源十分复杂,在古人眼里,楚国语言缠绵有劲,平翘舌音不太能区分,外人听起来相当于鸟叫声,有个成语叫“南蛮鴃舌”,说的正是楚语话像伯劳鸟的叫声那样让人难以捉摸。

    除了语言以外,各国之间的文字也不相同。

    我国最早的官方文字是甲骨文,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时代来临,各国为了巩固统治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字。

    比如,光从纂体“马”字中,就能看出各国之间的文字特点,曾有人很好地总结过各国文字的精髓即“秦字刚健、楚字华丽、晋字劲利、燕字峻整、齐字凝重。”

    但不管怎么说,各国之间的文字之间也有互通部分。如果深入研究六国文字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文字之间总有相同的部首出现,毕竟它们来源于同一甲骨文字体系,所以无论怎么变化都不离其宗。

    试想一下,如果各国文字差异过大,那么每个国家都会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内,根本无法做到与周边诸国进行文化交流,如果真是这样,就没有苏秦六国游说挂帅的故事。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人们怎么进行交流

    不过话说回来,在如此文字和语言充满差异,新旧文化相互碰撞的激烈年代,各国之间要要想真正做到交流无障碍,则需要选出一种能够广泛通用的语言,这种语言便是古代最早的普通话也称为“雅言”。

    有学者认为雅言其实就是古代的河南语言,如果范围缩得再小点,就专门指代古洛阳语言,这种语言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古代夏朝建都在河南,后来的商朝建都也在河南地区,周朝时成王建福在河南洛阳,所以当时夏商的官方语言以河南语系为主,并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到其它地方。

    到了东周时,周王室将雅言推为官方语言,而且只有贵族之间才能够使用,所以不论各个国家如何争执,这些诸侯之间的通用语言依旧是雅言。

    可以说在先秦,只要掌握了这一门语言,就能够走遍天下。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语言也从贵族阶层流向民间,并被广泛运用在六国之间。

    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比如会盟、商议国家大事、接见使节时,雅言正好派上用场。

    在这里有个典故,当年孔子讲学时,他的3000个门徒普遍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为了能够让所有学生听得懂教学,孔子便用雅言讲学。《论语》就有过证明:“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那么,如果不会说雅言怎么办?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六国之间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六国同处于华夏一脉,相邻两国之间的语言差异并不大,只要放慢语气,双方都能够听懂。

    先秦时,赵国名将廉颇攻打隔壁的齐国时,齐王非常恐慌,他赶紧派出使者求和,当时双方之间在讲和时也各自说的是本国语言。

    有人说,这仅局限于相邻两国,如果是距离最远的国家进行联动又将怎么办?

    其实也不用着急,到时候只要派一个能够听得懂两国语言的翻译就行。总之在交流方面,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

    总结

    正是由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和语言出现微妙差异,所以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当时各种文化和语言相互碰撞融合,间接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进步。

    从历史角度来看,那虽然是一个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和思想灿烂璀璨、高度繁荣的年代。

    这种百花齐放的文化现象,直到秦始皇出现后,才逐渐走入尾声。

    当年吞并六国后,为了便于管理各国语言和文字,这位迷人的老祖宗便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措施,真正将华夏境内的语言统一起来。

    这样做的后果十分显著,不仅增强了华夏民族的凝聚力,还让整个国家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不得不说,秦始皇确实目光长远,他被评为“千古一帝”实属当之无愧!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