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看了梁思成手稿才信林徽因没选徐志摩是对的!

    看了梁思成手稿才信林徽因没选徐志摩是对的!

    梁思成、林徽因,

    一对贤伉俪,

    在离去多年后,

    他俩的名字,

    仍不绝于公众的视野。

    人们传说着他们,

    不寻常的家世学识,

    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

    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

    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

    让他们离我们更近,

    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上个世纪2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和美术系。

    面对西方世界完备的建筑史体系,他们萌生了从无到有创建中国建筑史体系的梦想。

    之后,在兵荒马乱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开始踏上漫漫的寻找分散在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的征程。

    寻找、拍摄、测量、绘制……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做出系统研究,向世界撩开中国古建的神秘面纱。

    1946年,正是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中国大地伤痕累累。

    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是生存的问题,没有人关心这片土地上被炸得面目全非的亭台楼阁。

    林徽因在和梁思成一起工作的日子里,从来只肯画出草图便要撂挑子。

    后面,自有梁思成来细细地将草图变成完美的成品。而林徽因这时便会以顽皮小女人的姿态出现,用各种吃食来讨好思成。

    林徽因并非不能自己画图,

    她要的就是这种被宠着的感觉,

    而宠着林徽因,

    只怕也是梁思成最大的快乐。

    寻访中国古建筑,翻山越岭,

    得以在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里,

    发现这些珍贵的建筑遗存。

    梁思成利用鸭舌笔和墨线等简陋的制图工具绘制出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的建筑图纸,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图片之精美,都令人惊讶不已。

    战争结束了梁林的古建筑考察,也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健康。

    但是在大西南的流亡岁月中,以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以惊人的毅力,用几乎是燃烧自己生命的方式,坚持学术研究。

    中国人未把建筑当做艺术,但建筑的构成与建筑装饰早已可独立成为一门艺术。

    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合作的手绘图更是精美不已,基本上每一幅图都可以当做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来欣赏。它们一张一张,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要。

    当费正清前去李庄看到梁思成夫妇二人的境况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后来,他在《费正清对华回忆录》一书中满怀深情地回忆当年去李庄看望他们的情景:

    “林徽因非常消瘦,……傍晚五时半便点起了蜡烛。没有电话,仅有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有热水瓶而没有咖啡;有许多件毛衣但多半不合身;有床单但缺少洗涤用的肥皂;有钢笔铅笔但没有供书写用的纸张;有报纸但都是过时的!”

    患难见真情,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梁思成林徽因完成了,

    《中国建筑史》这一巨著。

    林徽因劳累过度,在大足石刻考察中又受了风寒,回李庄后,肺病复发,这一病就是四年。

    为了给林徽因治病,医药费花掉了夫妇二人的大部分工资,余下的便赶紧购买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以防物价上涨。

    实在没钱用了,梁思成只得乘船到宜宾委托商行典当衣物,甚至把最宝贝的美国派克金笔和手表也当卖了。

    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只有天冷了才穿草鞋和布鞋,平时只能打赤脚。

    梁思成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在李庄乡下的两间小屋里,开始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的编写工作。

    林徽因带病承担了该书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并执笔写了书中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

    费正清在他的对华回忆录中写到,“我为我的朋友们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深受感动。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生存门道。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

    阮籍《咏怀诗》有云: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这两句诗放在梁林身上,

    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